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徐生翁,這個人的字「丑」出了境界……

徐生翁,這個人的字「丑」出了境界……

無論是書法史上,還是當今書界,總有一些人,明明傳統功夫很好,卻非要把字寫「丑」,寫得讓你認為他沒什麼功夫。對於這些人,你會怎麼評價?

這些人,讓我想起了那個「不懂球的胖子」……


徐生翁,這個人的字「丑」出了境界……


還讓我想起了那個「不懂書法的老漢」,他就是徐生翁


徐生翁,這個人的字「丑」出了境界……


徐生翁,生於光緒元年,經歷了清末、民國,見證了新中國誕生,經過了大躍進,於1964年去世。浙江紹興人,據說一輩子沒出過紹興,就像德國大哲學家康德,幾乎一輩子沒離開過家鄉葛底斯堡。當然,這並不妨礙他們成為各自領域的偉大人物。徐生翁本姓徐,因幼年寄住在李姓的外婆家,故起名李徐,號生翁,所以他的字畫有時以「李徐、李生翁」署名,晚年署徐生翁。


徐生翁,這個人的字「丑」出了境界……

此作即署名「李徐」

上面署名「李徐」的隸書對聯,這字倒還「傳統」,裡面有石門氣勢,有張遷的拙勁,滿紙的金石味,用筆老辣,結體寬博,氣勢雄渾。徐生翁研習隸書二十多年,功夫自然不是吹的。這字充分展現了他深厚的傳統功力。但後來,一切都開始變化……

後來,小徐生翁23歲的現代書壇巨擘鄧散木,傾慕生翁書名,便跑到紹興去拜訪老先生。生翁送他一副對聯。只見那字歪歪斜斜、落款稚拙,根本看不明白。於是,他拿著對聯去找自己的老師蕭蛻庵。蕭老看後大驚道:「是書已入化境,天人相合,妙造自然,其為遠紹六朝兩晉,而加以爐冶,一洗近人側媚之習,真逸品也。」鄧散木當時看到的字,大概是這種風格的:


徐生翁,這個人的字「丑」出了境界……


這字還真不是一般人能欣賞得了。但在當時,徐生翁的書名已經很盛了,官方也找他題字:


徐生翁,這個人的字「丑」出了境界……


那麼,徐生翁的書風是如何形成的呢?

在取法上,徐生翁初學顏真卿,後宗北碑,兼學漢隸二十年,還對金文和六朝碑版都深入臨習,真可謂博採眾長。他曾自述:


余習隸書二十年,以隸意作真者又十餘年。繼嫌唐為法縛,乃習篆以窺魏、晉,而魏、晉古茂終遜漢人,遂沿兩漢吉金(祭祀的古器物),上攀彝鼎。

徐生翁,這個人的字「丑」出了境界……

這段話很明白地講述他由近入古、不斷上溯的學書歷程,其中「嫌唐為法縛」一句很關鍵,體現了他的書學理念,相比於唐代尚法,他更注重個人的天趣。他後來的字,個人面貌極其獨特,整體書風稚拙、憨朴、厚勁、生辣、野逸、奇崛,基本上看不到淵源所在。


徐生翁,這個人的字「丑」出了境界……


他還說過一段話,可以作為解釋:


我學書畫,不欲專從碑帖古畫中尋求資糧,筆法材料多數還是從各種事物中,若木工之運斤、泥水工之堊壁、石工之錘石,或詩歌、音樂及自然間一切動靜物中取得之。有人問我學何種碑帖圖畫,我無以舉例。其實我習塗抹數十年,皆自造意,未嘗師過一人,宗過一家。

可以說,徐生翁的字,既重傳統,更重自然、重生活、重自我。這是我們需要學習的地方。


徐生翁,這個人的字「丑」出了境界……


除了取法因素,我認為,徐生翁,包括書法史上那些真正獨樹一幟、造詣極深的書法大家,他們之所以能在前人燦爛浩繁的書學成就中走出自己的道路,根本上是因為他們極具個性色彩的文人「風骨」。沒有風骨,就不可能鑄就偉大藝術。王羲之坦腹東床,就是風骨,魏晉之風骨;顏真卿忠義千秋,寧死而不屈,更是風骨;柳公權勸諫「心正則筆正」,也是風骨;楊凝式裝瘋賣傻、遺世獨立,深得晉人之風骨;蘇東坡屢遭貶謫,越貶離政治中心越遠,最後貶到了天涯海角的瓊州,卻始終豪邁樂觀,留下了「九死南荒吾不恨, 茲游奇絕冠平生」的詩篇;其他如楊維楨、鄧石如、傅山、倪瓚、鄭板橋、金農等等,哪個不是如此?


徐生翁,這個人的字「丑」出了境界……

文/書藝咀華

徐生翁一介布衣、正直耿介、安貧樂道。民國初年,一個軍閥以重利邀其代筆,生翁雖然當時貧困潦倒,卻毅然拒之不納。抗戰時期,紹興淪陷,日寇逼其作書繪畫,面對生死,生翁拒絕,威武不屈。當時,生翁閉門度日,生活來源斷絕,全家陷入饑寒交迫的境地。生翁寧願與妻兒靠糊火柴盒及種植一小塊菜園維持生計,也不願接受日寇的利誘和漢奸的巨金籠絡。一些鄰人大為不解,問:「先生何必如此?」生翁厲聲答道:「我勿要這種造孽錢!

這就是「風骨」,錚錚風骨,耿耿風骨。

當今時代,我們身處商品經濟大潮,所謂「風骨」,很多時候竟成為人們嘲諷的迂腐,真是讓人不知所言。我每每見到一些所謂的書法家、藝術家,聽其言、觀其行,即知其不可能造就藝術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聞是書畫 的精彩文章:

書法:史體、家風、會事、修練、升華三字經
五代 彥修草書論狂草之意境

TAG:聞是書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