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他英俊聰敏、受過良好教育,為何屠殺女性?| 連環殺手與心理側寫

他英俊聰敏、受過良好教育,為何屠殺女性?| 連環殺手與心理側寫

原標題:他英俊聰敏、受過良好教育,為何屠殺女性?| 連環殺手與心理側寫


彙編 / 夏超


編輯 / KY主創們



1986年5月3日晚上,18歲的詹妮爾·克魯茲邀請一位朋友到家裡玩耍,因為她的父母外出度假了,她獨自待在家中有些無聊。屋外和車庫傳來過至少兩次奇怪的聲音,她們當時沒太在意。朋友在午夜時分離開,又只剩下詹妮爾一人守著空房。


詹妮爾·克魯茲及家人


第二天早上,一位房產經紀人登門拜訪,發現詹妮爾躺在卧室里一動不動。她被強姦,被棒擊致死,臉上血淋淋得令人無法認清。屋外留下網球鞋的印跡,後院的一隻扳手也消失了。


調查人員先後走訪了見過她最後一面的朋友、她的前男友,但案情毫無進展。在家人和朋友的眼中,剛剛成年的詹妮爾是一位熱心善良的姑娘,從未和別人有過什麼較大的衝突,他們想不到究竟是什麼人會下此狠手。調查人員從案發現場採集了相關證據,但那時DNA技術在刑偵領域的應用才剛剛起步,這些證據繼續存放了很多年才起到作用。


即便萬分悲傷,克魯茲一家仍舊努力讓生活繼續下去,但一想到兇手還逍遙法外,他們就痛心疾首。這個案件的作案者,就是前不久才剛剛偵破的「金州殺手」本人,詹妮爾是「金州殺手」(the Golden State Killer)最後一次作案的受害人。


從70年代早期開始,一位未知的攻擊者就一直威脅著加利福尼亞的多個區域,他犯下的一次次罪行讓他有了很多不同的名號:Visalia Ransacker,the East Area Rapist,the Original Night Stalker。等到DNA檢測技術的成熟應用,人們才發現這些名號都指向同一位罪犯。



金州殺手嫌疑犯


而直到今年4月份,當局逮捕了一位72歲的海軍老兵、前警察Joseph James DeAngelo,將其鎖定為嫌疑人。這次案情的突破得力於一位曾長期調查此案的已退休調查員。他搜索了一個家譜自助查詢網站,這個網站擁有一個80萬份DNA信息的資料庫,方便人們利用這些信息尋找自己失蹤的親屬。令調查員驚喜的是,在這個網站里有和金州殺手的DNA相匹配的信息,原來DeAngelo的一位家庭成員曾使用過網站的服務,這為案情的水落石出提供了重要線索。


金州殺手被逮捕的消息傳開了,詹妮爾的妹妹在接受採訪時說道:「三十二年來,我從來沒敢獨自待在家裡。我和媽媽一直活在恐懼之中。」


隨著金州殺手的落網,「連環殺手」再次成為了人們議論的焦點。這個常常在小說、電影和電視劇里出現的身份,其實離現實生活並不遙遠,上個世紀的七八十年代甚至被人稱為連環殺手的「黃金時代」。


雖然連環殺人並非新的社會現象,但它的數量在時間上存有一個明顯變化。據統計,在美國,從1800年到1995年的近二百年間,僅在1975年到1995年出現的連環殺手就佔總數的45%。在1980年早期,連環殺人的迅速增多曾引發全國性的恐慌,美國國會都開始介入調查,並宣稱國家正面臨著一場「連環殺手流行病」。



金州殺手當年的通緝令


那些在美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連環殺手大多都活躍在這一時期。


比如被稱為「殺手小丑」的John Wayne Gacy,在1972年至1978年間在芝加哥強姦、折磨和殺害至少33位男孩與男子。警察在他房間的窄小空間里共發現29具屍體,他承認還將一些受害者的屍體拋棄到河裡。


比如David Berkowitz,又稱「山姆之子」,自稱是依照魔鬼的命令(以鄰居的狗的形式出現,通過吼叫對自己說話)在1976-1977年間間歇性槍殺陌生人,共造成6人死亡,7人受傷。


再比如被稱為「綠河殺手」的Gary Leon Ridgway,他的被明確定罪的兇殺案共為49起,受害者主要是性工作者,是美國歷史上殺人最多的連環殺手(依照被證實的殺人數)。他在法庭上曾表示,他殺過很多人而無法準確記住數量,大部分的兇殺案發生在1982年至1984年間。


這一時期有什麼特殊之處,會讓連環殺手的數量激增?

在那時,美國人口迅速增長,自然會有一個簡單的邏輯:更多的人,更多的犯罪,更多的連環殺手。而更重要的是,那個時期的人口流動性非常大,進一步的城鎮化讓人們的居住環境里有了更多陌生人。


州級公路系統的興建加劇著這種趨勢。發達的公路系統逐漸覆蓋美國本土,搭車行為開始盛行,並成為一部分人的出行方式,讓陌生人之間發生更多接觸,給一些殺手在更大的範圍內作案提供了交通上的可能性。



上面這張圖片就顯示了超過500起高速公路連環殺人案,其中的紅點標記了從80年代中期到2004年間在高速公路旁發現的受害者的屍體或殘骸。


那時,刑偵技術還相對落後,缺少大規模計算機化的資料庫,無法將很多相似的犯罪聯繫在一起進行更好地調查。媒體從地區報紙轉型為全國性的電視,讓更多連環殺人事件廣為流傳。同時,和連環殺手相關的文藝作品也在增多,甚至成為一種流行文化。


連環殺手研究者Peter Vronsky還從更大的範圍做出猜想。他總結了相關的數據,發現這一時期連環殺手在美國的爆髮式出現並非個案,在歐洲和部分第三世界國家同樣有這種趨勢。他覺得這與二戰有重要關聯,很多連環殺手的父輩是從戰場回到日常的老兵。在這些承受戰爭創傷的一代人中,很多人都沒有為孩子提供相對良好的成長環境,使孩子遭受較為嚴重的創傷。這對他們日後成為連環殺手造成了一定影響。



在這一時期,人們對連環殺手的恐懼不僅來源於他們兇殘的犯罪手段。


隨著更多殺手的落網以及媒體對這些殺手們更全面的報道,人們發現原來很多殺手並不是過去想像的那樣窮凶極惡:他們可能平時待人和善,在工作中盡職盡責,有些甚至受過良好教育,風度翩翩。如果你和他們生活在一起,你根本無法想像他們藏有那麼黑暗的一面。


開膛手傑克的恐懼形象


在更早之前,系列謀殺常常與巫婆、狼人、吸血鬼、惡魔等聯繫在一起。第一位現代連環殺手——開膛手傑克,他的形象就帶著這種陰森恐怖的氣息。1888年後半年,在倫敦東區,五名妓女被殘忍殺害,人們反覆追查都沒有結果,而在報紙和書籍中,開膛手傑克被想像為一個帶著高頂帽,身披黑大衣,手持鋒利匕首的惡漢模樣。


而到了在1978年,連環殺手Ted Bundy的落網讓人們發現——原來殺手也可以看起來完全不像是殺手。Ted Bundy聲稱在1974年到1978年間犯下30起針對年輕女性的兇殺案,而警方認為真實的受害者數目會更高,可能高達100位左右。



連環殺手Ted Bundy


然而,人們很難想像Ted Bundy會是這些案件的兇手。他長相英俊,衣著端正得體,聰穎而富有魅力。他受過良好教育,曾在華盛頓大讀中文系(Chinese),與女同學戀愛後輟學做幾份低薪工作,又重回大學讀心理系並以優異成績畢業,曾任職於自殺防治中心。


Ted Bundy為什麼會成為連環殺手,他罪案的動機又是什麼?這不僅是普通百姓所好奇的,更是警察想要了解的。如果不能理解這些殺手們的想法,他們就很難追求案情的真相,很難挽救更多無辜的人。



以前,大城市中也有不少暴力犯罪,但大多發生在以某種方式互相聯繫的人們身上。在60年代左右,美國的殺人案破案率還高達90%,儘管後來警方經過更嚴格的訓練,裝備更精良,破案率卻在下降。在越來越多的犯罪案件中,兇手和受害者是陌生人關係,缺乏可查的動機,至少缺乏明顯的或「合乎邏輯的」動機。


在這種焦灼的時代背景下,一種特殊的偵探方式開始被進一步系統化和推廣——犯罪側寫,是指根據罪犯在犯罪中留下的痕迹來推斷犯人的行為模式,進一步推斷出心理特徵,再推斷出罪犯可能的行為特徵,幫助鎖定嫌疑人,並在審訊過程中提供建議和談話策略。

從1978年,FBI調查支援科的約翰·道格拉斯和羅伯特·雷斯勒開始對三十六名罪犯進行專訪,他們想要摸清這些罪犯到底是怎麼想的(去年熱門的美劇《心靈獵人》(點此閱讀KY影評)就是根據這段真實經歷改編而成)。可以說,犯罪側寫的完善完全是為了應對連環殺手的爆發。



《心靈獵人》劇照


在後來的案件偵破和總結中,人們對連環殺手的犯罪動機有了更多認識,將其主要劃分為以下4類:


1.幻覺這類殺手常常有精神錯亂的表現,他們從自己的幻覺中獲取殺人的命令,比如上面提到的「山姆之子」,還比如赫伯特·穆林,他相信有個聲音告訴自己,只要他去殺人就可以阻止地震,他甚至還用煙燙傷自己的生殖器,只是因為那個聲音這麼說。


2.權力/控制這類殺手實施犯罪是由於他們從受害者身上獲得完全的控制感。性謀殺,常常是這種謀殺的一種形式。Ted Bundy的動機正是如此,他會綁架、強姦、分屍,並在受害者死後與其發生性行為。


查理·戴維斯也非常典型。他是一位兼職的救護車司機,在將受害者殺害之後,他會將屍體丟棄在他負責救護區域的公路旁,隨後他向救護站打一個匿名電話,自己再開車到兇殺現場收拾屍體。他享受的就是策劃和控制局面的興奮。


3.使命使命型的連環殺手是向某些特定的人群進行報復。他們的動機通常不是出自精神錯亂,而是現實生活中的某些傷痛事件或刺激。比如卡羅爾·愛德華·科爾,他的目的就是殺害那些欺騙自己伴侶的女性。


4.享樂:享樂型殺手受狂喜或興奮所驅動,有些是色慾上的快感,有些是謀殺所得的精神快感,甚至是經濟回報。黑寡婦式的兇手一般屬於這一類別,比如Lydia Trueblood殺害了五任丈夫和自己的孩子。


而究竟是什麼「造成了」這些連環殺手?目前還沒有定論。而有一點比較突出,就是創傷性的教養經歷。根據研究者Mike Aamodt在2005年的研究,36%的連環殺手遭受過身體上的虐待,26%的遭受過性虐待,50%的遭受過心理上的虐待,而在整個人群中這些經歷的比例分別是6%,3%和2%。


談起連環殺手,人們常常以為這些人都是男性,而實際上在連環殺手中約為五分之一為女性。考慮到女性殺手難以追捕,這個比例應該會更高。


這些女性連環殺手比起典型的男性殺手更為致命、殺人數更多,她們常常被形容為「寂靜的殺手」因為她們很少會將屍體拋在路邊,引發更多關注。而且,她們的殺人生涯平均為八年,是男性殺手的兩倍。在作案地點上也更為隱蔽,她們經常在家中或專業性環境中作案,比如醫院、賓館、公寓,有時甚至不會被認定為謀殺。



連環殺手Aileen Wuornos


在這些女性殺手中,有幾類殺手相對特殊:


1.黑寡婦:這是女性連環殺手中較為常見的類型,常常將自己的親屬當做殺害對象,比如丈夫、孩子、愛人。85%的黑寡婦式殺手會選擇毒害,她們的動機主要是物質資源,獲取或繼承受害者的財產或得到他們的保險賠償。


2.死亡的天使:這一類殺手會殺害她們照顧的人。她們可能是護士,會殺害孩子、病人或老年人;他們可能是保姆,會殺害自己照顧的孩子。有些人的動機是享樂式的,有些人覺得有些病人不值得繼續活著,還有些人相信自己這麼做是為了讓受害者免於不必要的痛苦和折磨。


3.代理性孟喬森綜合病症(Munchausen Syndrome by proxy ):孟喬森是18世紀的一位男爵,總是用裝病來吸引別人的注意,後來用他的名字來命名這種行為。而代理性孟喬森綜合病症,是指有些人杜撰或製造其他人的疾病,然後自己主動照顧和救治,在這個過程中顯示自己的關心和愛護。比如有些醫生會欺騙自己病人患有某些疾病,自己為其用心治療,但實際上會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而在連環殺手中,有些女性就謊稱自己的孩子患有某些疾病,在治療的過程中可能會造成孩子的早逝。再比如,有些連環殺手會頻繁縱火,而他自己就是消防隊員,當他縱火會再衝鋒陷陣去營救自己的受害者們。這些殺手們享受著自己掌控局面帶來的權力感。

連環殺手之所以總是引起人們的關注,一方面是由於他們對社會的危險性,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他們所反映的人性的幽深。連環殺手作為人類中非常極端一個群體,有他們難以為人理解的傷痛、煎熬、扭曲、狂喜和陰鬱。人類竟可以泯滅人性至此,而其中有些人竟看起來就如同身邊的某個普通人一樣。


連環殺手或許離我們相對遙遠,但有一點是我們能夠從這些案例中學到的:那些對權力和控制感有著狂熱迷戀的人,有較一般人而言更大的概率會傷害到他人。最近有一則來自KY主創小姐姐家鄉的新聞,一個女孩子的父母不同意女孩的男友與女兒交往,為此這位男友謀殺了這個女孩,用榔頭敲打了這個女孩的頭部二十多次,消息傳來時,女孩還在搶救,但醫生說希望渺茫,即便救回也是個植物人。


惡魔有時候離我們的生活真的不太遠。如果你的另一半或身邊的人,有著特別明顯的支配欲和控制欲,不能接受事情不按照ta的意志來發展,我們提醒你需要多加小心,告訴你信任的朋友你的處境,問問他們的意見,同時相信你內心關於危險的直覺。如果對方已經處在了狂怒中,不要激惹ta,要順應服從,再伺機離開。


最後,如果你對犯罪心理側寫很感興趣,長假可以觀看美劇《犯罪心理》,這部劇的劇情有紮實的研究和理論基礎,也許可以加深你對人類心靈的了解哦。


以上。


References:


America"s Most Famous Serial Killers.ranker(N.D.)


Criminal Profiling and Understanding the Criminal Mind.Caitlin Beddows.elsevier(2015)


Criminal Profiling: The Original Mind Hunters.Scott A. Bonn.Psychology Today(2017)


Dirty Dozen: America"s 12 Worst Serial Killers.Kelley Marks.soapboxie(2018)

Golden State Killer: The end of a 40-year hunt?Jessica Lussenhop.BBC News(2018)


Highway Serial Killings:New Initiative on an Emerging Trend.FBI(2004)


How Serial Killers Work.SHANNA FREEMAN.howstuffworks(2018)


Serial Killers:the Method and Madness of Monsters.Peter Vronsky(2004)


The Serial Killer.criminaljusticeschoolinfo.(N.D.)


What makes a serial killer?.J Oliver Conroy.The Guardian(2018)


Why were there so many serial killers in the 1980s?.Jessica Murphy.BBC News(2018)

搜索文章/心理測試/招聘/轉載/請戳菜單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KnowYourself 的精彩文章:

「我為我的存在感到深深的羞恥」 | 人類最負面的情緒是什麼?
你離了解自己只差1天的修行 | KY城市修行工作坊招募500個想要了解自我的人

TAG:KnowYoursel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