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有教養、人緣好的美國孩子,是怎樣練出來的?

有教養、人緣好的美國孩子,是怎樣練出來的?

來源:優教國際USA

有教養、人緣好的美國孩子,是怎樣練出來的?

有教養、人緣好的美國孩子,是怎樣練出來的?

有教養、人緣好的美國孩子,是怎樣練出來的?

Manners make the man.

「教養造就人。」

美國是個非常重視教養的國家,在公共場合很少看到亂跑、喧嘩的孩子,如果有擾亂公共秩序的行為,大人也會馬上制止。

不僅不「熊」,美國孩子們還多給人留下「很有教養」的印象,這得益於美國家長從小教孩子good manners(良好的舉止)的重要性,這不僅要求孩子守規矩,還得懂得尊重他人、懂得與人相處。

也許是因為太習慣美國孩子的懂禮貌,今天經朋友提醒,才仔細思考整理了美國孩子在待人接物方面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的的優秀習慣,對應美國父母的7大家規,也許能給大家一些參考。

▋家規1:不壓抑孩子表達欲,但一定要學會傾聽

我經常陪孩子去社區的圖書館聽繪本故事,有時一場故事會有二三十個孩子和家長參加,小小的圖書館顯得很擁擠,但是孩子們都很安靜,更不會看見有人在打鬧。如果偶爾有孩子控制不住自己想說話,大人會把食指放在嘴上示意他們安靜。

此外,美國家長還會教孩子打岔大人說話是不禮貌的,需要等大人說完後,再示意自己要發表意見。

有教養、人緣好的美國孩子,是怎樣練出來的?

我的一個美國朋友的兩個孩子很好動,她為了不壓抑孩子的表達欲、又不顯得無禮,和孩子們約定,如果她在和其他大人交談時,他們要是想打岔,就捏住媽媽的小指,作為他們的「暗號」。這樣媽媽會創造機會讓他們發言。

當然,不插嘴這一條在課堂上不適用,美國的課堂鼓勵孩子們盡情發表自己的觀點。

▋家規2:打噴嚏時,一定要擋住鼻子

在美國,小學入學後的第一堂行為禮貌課上,必定會教孩子們「cover your nose when you sneeze」(打噴嚏時用胳膊或者紙巾擋住鼻子),這是美國公共場合約定俗成的規矩。

我和孩子在公園玩的時候,如果有孩子打噴嚏或咳嗽,爸媽會立刻告訴他們要cover your nose,這樣做是為了防止細菌的傳播,也是一種禮貌。

有教養、人緣好的美國孩子,是怎樣練出來的?

5歲以上的孩子,在打完噴嚏後,家長還會教他們說一聲」excuse me」, 意思是「抱歉」,能很好地體現出孩子的教養。

另外,在公共場合挖鼻孔,對著別人的臉打呵欠也屬於不禮貌的行為。

▋家規3:Wait your turn

這是一個不太容易翻譯的表達,中文意思是「得等到輪到你」。

前陣子天氣熱,我幾乎每天下午都帶孩子去社區的游泳池游泳。紐約的高溫天,游泳池常常擠滿了孩子,門口買冰淇淋的小哥生意也異常火爆。但孩子們都自覺排隊,有時候隊伍會繞草坪彎彎曲曲的排上十幾米,但從來沒有見過插隊的孩子。

有教養、人緣好的美國孩子,是怎樣練出來的?

此外,在美國坐升降電梯,大家也會自動分開在兩邊等候,電梯來後等裡面的人先下,外面的人再上去,很有秩序。進電梯後,站在門邊的人會看一下後面還有沒有要進來的人,如果有,會扶住門等他。最後門邊的人還會主動問站在裡面的人要去哪一層,幫忙按按鈕。

▋家規4:進門後,幫後面的人扶住門

我表姐有一次旅遊住酒店,端著一碗泡麵往自己的房間走,走廊上的門是那種前後開的雙扇門,一個男人走在前面,進門後瀟洒的一放手,門彈回來把泡麵全部打翻在她身上……這段恐怖經歷讓表姐一直對雙扇門有陰影。

來美國後,我發現無論大人小孩都有一個很好的習慣,就是進門後,會幫後面的人扶住門,直到對方走過來自己扶住了門,再鬆開。第一次有人為我這樣做的時候,我還嚇了一跳,以為那個紋身肌肉男扶著門要找我什麼麻煩,僵持幾秒才發現大叔只是善意而已。

孩子在這種環境中耳濡目染,自然也會學會這樣做。印象最深的一次是,逛紐約自然歷史博物館時,從洗手間出來,一個可能只有五六歲的小女孩,很賣力的幫我扶住門,還很禮貌說了句「after you(您先走)」,當時我都快被暖哭了。

▋家規5:只取所需,不要浪費

一個留學的朋友曾經告訴我,她母親來美國探親的時候,每次去超市都要拿很多很多塑料袋。多到什麼程度呢,比如阿姨只買了三個蘋果一盒雞蛋,她會把蘋果分成三個塑料袋裝,說是拿回去裝垃圾。其實他們家的垃圾少到兩三天才需要倒一次。

朋友多次勸說無效。後來她畢業回國的時候,打開廚房的一個柜子,上百個沒用過的塑料袋從裡面滾落出來,讓她的美國室友覺得非常不可思議。

有教養、人緣好的美國孩子,是怎樣練出來的?

Take one at a time——在美國的公共場合經常能聽到這句話,意思是「一次只取一個」,在圖書館上藝術課,家長會對孩子說,一次請只拿一張紙,參加社區活動有免費點心,家長會告訴孩子一次只拿一個餅乾,給後面來的人留一些。盲目佔有,是一種病。

家規6:說話時正視對方的眼睛

據我的觀察,大多數孩子說話時,並不會本能地去看著對方的眼睛,但美國人認為,說話時正視對方的眼睛,是有禮貌的表現。目光游移,會讓人覺得講話的人不自信、不能委以重任。

有教養、人緣好的美國孩子,是怎樣練出來的?

這一條,我個人意見是不必強求。因為各個國家的文化不同,有些東亞國家的文化里,甚至認為說話時盯著對方是不禮貌的。因此不必把它作為普世標準去要求孩子。

▋家規7:見到人先打招呼,受人恩惠書面表示感謝……

美國孩子們很小就要學一些基本的禮貌用語,這是美國人眼裡良好教養的重要部分。

Please(請):這個詞可能是美國孩子學會的第一個謙詞,被家長孩子們稱為magic word(有魔力的詞)。記得一次去美國朋友家聚會,一個孩子想要桌上的糖果,她說Can I have a candy? 媽媽立刻在旁邊提醒她,what』s the magic word? 孩子立刻明白她該說的是:Can I have a candy, please?

Excuse Me(抱歉):在擁擠的地方,想要從別人身邊擠過去,最常用的詞就是Excuse Me. 如果你有急事,別人聽到這句話都會自動為你讓道,也不會顯得無禮。

Sorry(對不起):學會道歉,是教養的另一個基本維度。美國家長常常告訴孩子們,一句sorry是人際關係的潤滑劑,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衝突。自己做錯了什麼,及時表示抱歉,也是有風度和教養的表現。

Thank You(謝謝):美國人喜歡隨時把謝謝掛在嘴邊,和吃飯一樣自然。美國家長從小就會教育孩子,無論別人舉手之勞幫助了你什麼,都應該得到一句謝謝。當然,表揚鄰居老太太新買的口紅顏色很漂亮,她也是滿臉笑開花的來一句thank you,萌萌的。

不少美國學校專門有一門課,就叫做Learn Polite Words(學習禮貌用語),老師還會和孩子們專門做一個禮貌用語的展示板,隨時提醒孩子們。

很多幼兒園和小學低年級課堂還會用一個小遊戲訓練孩子的教養,叫做Mr. Manners(禮貌先生),玩法很簡單:父母或老師扮演Mr Manners,他們會分別講一些禮貌和不禮貌的話,請孩子們去辨別哪些屬於Good Manners(良好的舉止)。

教養,才是好人脈的前提,也是孩子最重要的情商課之一。但願在物質越來越豐富的今天,我們的孩子們都能學會尊重、學會等待、學會從容。

有教養、人緣好的美國孩子,是怎樣練出來的?

有教養、人緣好的美國孩子,是怎樣練出來的?

魯稚老師作文課暑假班(線上授課)正在報名中!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了解詳情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