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以色列為什麼放棄了西奈半島這麼遼闊而又資源豐富的土地?

以色列為什麼放棄了西奈半島這麼遼闊而又資源豐富的土地?

以色列這個國家,號稱中東平頭哥。人狠話不多,不服就干。但是它的地緣政治確實是太差了!平頭哥就算再怎麼厲害,扔到狼窩裡面它也扛不住。不是有人就說過么:阿拉伯人失敗一百次,他們還可以再來第一百零一次;猶太人只要失敗一次,以色列就完蛋了

所以除了武力之外,合理的外交斡旋,合理取捨之道,也是以色列能夠在穆斯林的夾縫之中生存下來的必要手段。

以色列為什麼放棄了西奈半島這麼遼闊而又資源豐富的土地?


所謂的西奈半島,指得是埃及蘇伊士運河以東的亞洲部分國土。全境六萬一千平方公里,大部分是沙丘,氣候乾燥,缺水。居民中大多數是貝都因人,世世代代都以放牧羊群和駱駝為生。這裡歷來就是中東國家的必爭之地,在第一次中東戰爭時,以色列就佔領過半島。只不過當時,以色列的實力還不夠強,在阿拉伯國家的逼迫下,最後撤走了。

第三次中東戰爭時,以色列先發制人,再次發動攻勢,佔領了西奈半島。這一次以色列人不打算走了,就在西奈半島上駐紮了下來。此舉導致埃及國內民眾耿耿於懷,發誓要收回西奈半島。於是在第四次中東戰爭中,埃及人也先發制人,摧毀了以色列的巴列夫防線,奪回了一部分西奈半島上領土,從而打破了以色列不可戰勝的神話。

但是這場戰爭雙方的損失都很慘,埃及和以色列都其實都沒有佔到便宜。照這樣打下去,對以色列很不利!於是關於歸還西奈半島,以及埃及與以色列的邦交正常化,被提上了日程安排。

以色列為什麼放棄了西奈半島這麼遼闊而又資源豐富的土地?


在美國總統卡特的調解下,以色列和埃及簽署了《埃及—以色列和平條約》。根據這個和平條約:以色列於1980年1月前,先歸還西奈半島三分之二的領土給埃及,到1982年再歸還三分之一的領土。埃及恢復對西奈半島的全部主權後,埃以雙方互派大使,建立外交關係。同時埃及解除對以色列的禁運,允許以色列的船隻自由通過蘇伊士運河,同時允許向以色列出口石油。雙方建立正常的經濟關係。

那麼以色列把西奈半島歸還給埃及,到底虧不虧呢?從結果上來說,還真的不算虧,理由有四點:

第一,分化了阿拉伯國家聯盟

以色列通過歸還西奈半島,成功的惹怒了整個阿拉伯國家聯盟。就在埃以雙方簽署和平條約後,十八個阿拉伯國家和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的代表在伊拉克的巴格達舉行會議,通過了對埃及實行政治、經濟制裁的決議絕大多數阿拉伯國家都宣布中斷同埃及的外交關係!但是埃及為了收復領土,不為所動,仍然堅持恢復了同以色列的外交關係,放棄對以列色的所有禁運措施。

看到這裡,小夥伴心裡應該就清楚了。以色列用一個西奈半島,就成功的分化了阿拉伯國家聯盟,讓埃及選擇了中立,不再針對自己。這無疑是以色列外交的巨大勝利,阿拉伯國家聯盟外交上的重大失利。

以色列為什麼放棄了西奈半島這麼遼闊而又資源豐富的土地?


第二、西奈半島並沒有那麼重要。

西奈半島雖然蘊藏有石油、煤、錳、鐵、銅等資源,並且其所產石油的產量還佔了埃及石油總產量的四分之一。但是西奈半島幾乎都是大荒漠,開發難度很高!以色列也不是靠賣資源生存的國家,西奈半島的自然資源對它來說沒有那麼重要。畢竟以色列自己國內也有大量的沙漠地帶,自己國內的荒漠都沒有開發,哪還有精力去開發什麼西奈半島?

另一方面,如果以色列一直占著西奈半島不還的話。蘇伊士運河則成為埃及和以色列的邊界線,這條黃金水道也會這樣廢掉,不會給以色列帶來多少的收入。簡而言之,西奈半島的用處,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大。

以色列為什麼放棄了西奈半島這麼遼闊而又資源豐富的土地?


第三、戰略性收縮,避免四面為敵。

以色列的國土,本來就是狹長型的,而且還夾在阿拉伯國家中間。第三次和第四次中東戰爭的時候,基本上是四面八方全是阿拉伯人的炮火。埃及跟它在西面打,約旦在南面打,敘利亞在北面打,以軍三面作戰,兵力分散,雖然最後都打贏了,但是自己的損失也不小。這種戰爭就好像是在刀尖上跳舞,跳得再好也是在刀尖上,絲毫沒有改變以色列糟糕至極的地緣情況。特別是第四次中東戰爭時,阿拉伯人複製了以色列的打法,以軍被埃及和敘利亞的兩面夾擊打的手足無措,差點就把沒爹給的原子彈拿出來用了。

以色列為什麼放棄了西奈半島這麼遼闊而又資源豐富的土地?


以色列當時僅三百萬人口,周圍的國家,光一個埃及就有四千萬人口。算上其它的阿拉伯國家,人口是它的幾十倍。以色列的軍隊就算再精良,阿拉伯國家只要以十換一,也足以把以色列軍隊徹底打光光。

所以從以色列的角度來看,這種多面作戰不是辦法,必須要改善自己的地緣政治劣勢才能生存。畢竟多佔幾塊領土,也沒有什麼卵用。就算以色列能夠將整個地中海西岸的黎巴嫩、約旦、敘利亞都佔了,也無法改變它被阿拉伯人四面包圍的現實。因此,退還一些不重要的領土,讓自己不再四面為敵才是明智之舉

以色列為什麼放棄了西奈半島這麼遼闊而又資源豐富的土地?


第四,改善國際形象。

以色列的中東平頭哥的外號,其實並不是什麼好名聲。在其它的地區,比如本朝的官媒,那把以色列罵的可不是一般的狠!

戰爭不是遊戲,沒有戰爭是不死人的。對於交戰國的雙方的老百姓來說,不存在勝利者。以色列主動的示好,可以讓阿拉伯國家明白一個道理:整個中東地區不過是美蘇兩國遊戲的棋子,不管阿拉伯人和猶太人怎麼打,吃虧的都是自己。並且這場戰爭是沒有結果的,因為只要美蘇兩國繼續冷戰,它們就會竭力保持中東地區的均勢。不把中東老百姓的血流干,美蘇不會罷手

埃及總統明白了這個道理,於是他不顧所有阿拉伯人的反對,開啟了與以色列人的和談。以色列當然不能拒絕,因為這是第一個向他們伸出橄欖枝的阿拉伯國家,也是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建國以來第一個和平機遇。埃及提出的條件就是以色列交還之前佔領的西奈半島,這對於以色列而言,簡直是天上掉餡餅。沒有理由不接受。以色列總理拉賓因為推動中東和平進程所作的努力,後來還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這對於改善以色列的國際形象,有很大的推動作用。

以色列為什麼放棄了西奈半島這麼遼闊而又資源豐富的土地?


總的來說,多一塊領土固然是好的。但是對於以色列這種夾縫中求生存國家來說,生存下去才王道。用一個西奈半島,換取更好的戰略環境,這才是符合以色列利益的合理選擇。現在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之間,已經有了不少的交流和溝通,雖然還是小規模的衝突的不斷,但大規模的戰爭沒有了。以色列也能夠將精力重點放在自身的發展上,現在以色列的人均GDP高達四萬美元,妥妥的發達國家水平。

若是以色列當初沒有接受埃及的提議,或許等待以色列的將會是第五次或者第六次中東戰爭中,照這麼打下去,以色列就算不會滅亡,也會被阿拉伯國家打的半殘,哪有現在取得的經濟成就?

以色列為什麼放棄了西奈半島這麼遼闊而又資源豐富的土地?


作為一個西瓜群眾,我個人很慶幸猶太人把復國的地點選在了中東。如果當初猶太人把地點選在俄羅斯遠東或者非洲的烏干達建國,那或許現在的以列色國就是一個世界大國了,讓人不寒而慄的大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