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日軍殘留的問題是如何解決的?

日軍殘留的問題是如何解決的?

日軍殘留的問題,在當時的國際輿論和國內環境下,是不能在檯面上進行的,在成建制地改編日軍部隊的圖謀破滅後,日晉雙方開始採取所謂「志願殘留」的政策,動員官兵和日本僑民留在山西。

日軍在山西境內行軍照片

1945年10月,由殘留日軍組成的所謂「鐵道護路總隊」就建立了。之後歸入晉軍戰鬥序列的日本殘留部隊的番號發動多次變動,先後變成特務團、鐵路公路修復工程總隊、保安總司令部、野戰軍司令部、暫編獨立第十總隊、教導總隊、炮兵團等。

晉日雙方密謀日軍「殘留」雖然打著「志願殘留」的口號,對於僑民差不多是做到了,因為當時戰敗的日軍對於僑民已經沒有約束力,僑民的去留,投降的日本駐軍已經無權決定。但是對於在編的日軍,志願殘留顯然效率低下,且不能保證效果。

所以日本第一軍實際上仍然採用下達命令,分攤名額給各部隊的方式,保證了殘留日軍的基本數量。日本第一軍期望各部隊殘留在山西的兵員數量達到11000人,先後與2月2日、8日對所屬部隊下發了電令,分派了名額。

但是由於日本戰敗,人心思歸,經過思想動員和強制命令,軟和硬的兩手同時使用後,實際徵集到的兵力只有7000人不到,這些部隊組成晉軍的「特務團」。特務團司令部下面有7個團,每團800到1000人。

7000數量的日本改編軍隊,引起了美國方面和中共方面的指責,加上又有大量人員先後回國,1946年5月閻錫山方面被迫將部隊改編成鐵路公路修復工程總隊。總隊下轄9個工程大隊,總兵力約2000人。

到了1946年6月,鐵路公路修復工程總隊又被改編成保安總司令部(第7-9大隊被改編成第二戰區司令長官直屬大同總隊。)。保安總司令部下轄六個保安大隊,外加一個通訊隊、一個工兵隊。保安大隊的兵力在300人到350人之間,通訊隊兵力100人,工兵隊兵力150人,總人數2200人左右。

河本大作

1947年3月保安總司令部番號換成野戰軍司令部,部隊建制沒有改變。

1947年5月,陽泉戰役中,晉軍暫編獨立第十總隊和山西閆占軍司令部保安第五大隊全部被殲。

6月1日,殘留日軍襲用了晉軍暫編獨立第十總隊的番號。閻錫山從第八、九總隊抽調兩個團加強了第十總隊,將殘留日軍與晉軍混編。第十總隊擴編成5個團,加三個特務、工兵、通訊三個直屬營。每團兵力在300人到330人,特務、通訊營兵力150人,工兵營兵力120人。日籍官兵約2000人。

1947年12月,第十總隊番號改成太原綏靖公署教導總隊,對國民黨國防部仍然稱為第十總隊。改變名稱後,原一、三、四團改為教導第一、二、三團,第二、六團改為軍士教育第一、二團。特務營取消,人員併入司令部及軍士教育二團,工兵營改為運輸連,通訊營分為通訊隊和通訊教導隊。由於人員回國,兵力銳減到1600人。

1948年7月,第十總隊在晉中戰役中受重創,加上很多日軍回國,兵力繼續削弱。10月,十總隊在太原東山牛駝寨陣地遭到解放軍毀滅性打擊。12月,殘部改為炮兵團,兵力剩下不到500人。1949年4月24日,炮兵團在太原戰役中被全殲。

以上的數據來源於對於日軍殘留研究最深入的葉昌綱教授的大作《閻錫山與日本關係史研究》(書海出版社,2001年版)。葉先生對於日軍殘留部隊的系統研究代表著國內的最高水平。

在山西白晉戰役中被俘的 日軍 召開學習小組會

編輯 |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別畢卉、金玲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影像中國史 的精彩文章:

美國博物館珍藏的義和團老照片:存量不多、鮮為人知、不容錯過
抗戰時期傷員救治,救護人員和生命進行賽拍

TAG:影像中國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