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好女人的典範——長孫皇后,盛世明君李世民背後的偉大女性

中國好女人的典範——長孫皇后,盛世明君李世民背後的偉大女性

原標題:中國好女人的典範——長孫皇后,盛世明君李世民背後的偉大女性



長孫皇后


在中國歷代皇帝中,如果評選模範丈夫,李世民應該屬於其中的一個;如果評選模範夫妻,李世民和長孫皇后組合更是榜上有名。


後人在分析李世民所開創的一代偉業原因時,有人說源於李世民的雄才大略、文武兼備,也有人說是他的思想政治路線對頭、振興經濟措施有力,還有人甚至想到了隋煬帝開鑿的那條大運河所發揮的作用。

毫無疑問,這些答案都有一定道理。但換個角度看,李世民之所以成功,主要不外乎三條:其一是他有一個好頭腦;其二是他有一幫好朋友;其三,千萬不能忘記,他有一個好老婆,一個難得的賢內助。


李世民的好老婆,就是眾所周知的長孫皇后。李世民之所以取得如此驕人的業績,不能忘記他的這個好老婆。貞觀之治的「軍功章上」,有李世民的一半,也有長孫皇后的一半。


提起長孫皇后,無論是歷史學家,還是普通百姓,都一個勁地誇她「好」。究竟「好」在哪裡,卻眾說紛紜。長孫皇后的好,其實很簡單,主要有三條:一是不是非,二是通情理,三是母儀天下。這三條,看似簡單,做起來實則很困難,但誰要做到了,誰就是天下最好的女人。長孫皇后做到了,所以後人說她是最偉大最知性的皇后,是比最好還要好的皇后。



1、虛懷若谷


歷史上的帝王,大都有一個共同的德性,那就是結婚之後,用不了很長時間,便對皇后不再感興趣,而是移情到後宮其他妃嬪身上,而李世民不是這樣。李世民與長孫皇后結婚之後,雖然有時也喜歡後宮其他女人,但始終對長孫皇后情有獨鍾。幾十年婚姻生活,兩人伉儷情深。無論李世民身邊有多少女人,長孫皇后始終是他的「主旋律」和「長明燈」。


李世民之所以「家裡紅旗不倒,外面彩旗飄飄」,最根本的在於長孫皇后心胸寬闊,做得太好了。


對於一般皇后來說,多數人對於丈夫喜歡別的女人會心生妒意,從而對丈夫移情別戀公開或不公開地反對,甚至製造種種麻煩。但是,這種女人非常不明智,皇帝擁有生殺大權,歷來都是三宮六院,女人無數,單憑自己反對,根本起不了什麼作用。反對的結果,要麼自己被廢,打入冷宮,要麼搞得後宮雞飛狗跳,天下不得安生。長孫皇后不是這樣,對於李世民喜歡別的女人,她根本不反對,而是堅決支持;對於李世民喜歡的女人,她不僅不嫉妒,而且視如姐妹,十分關心和愛護。


更要命的是,長孫皇后居然主動幫助丈夫找女人,而且專找最漂亮、最好的女人。


有一年,長孫皇后發現通事舍人鄭仁基十六歲的女兒非常漂亮,堪稱絕代佳人,於是,主動稟告李世民,勸他儘快將其納入後宮。李世民見了鄭家女兒,也是頗為動心,於是下詔書令其入宮。此事因為魏徵報告鄭女已經許配他人在先而泡湯。不過,通過這件事情,李世民了解到長孫皇后是怎樣地寬容和大度。


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後,發現弟弟李元吉的齊王府里有個妃子楊氏,是個難得的尤物,一心想把她弄到自己的身邊,可是自己又不好意思出面去辦,長孫皇后明白他的心思後,主動前去齊王府,把楊氏領到秦王府,領到李世民身邊,從此成為李世民格外恩寵的人。


貞觀十年,李世民納才貌俱佳的文藝女青年徐惠為才人,並很快與其打得火熱,不僅提拔其為充容,而且天天和她在一起卿卿我我,一度把長孫皇后置之腦後。對此,長孫皇后堅持「三不兩積極」政策,既不嫉妒,不生氣,不排斥,積極支持,積極與徐惠交朋友。有一次,徐惠生病,長孫皇后親自給她熬藥,還送到床前親自喂下,結果讓李世民和徐惠大為感動,也促使李世民有了新歡,不忘舊愛。


長孫皇后為何會這樣做?難道她沒有嫉妒心嗎?這一切,全因為她發自肺腑的對丈夫的愛。在她的辭海里,只有愛,沒有嫉妒。只要丈夫生活得好,過得開心,自己也會感到開心和幸福。這是一種超越私心的愛,世上罕見,絕無僅有。


長孫皇后不僅善待和厚愛李世民心愛的女人,而且對李世民的孩子,不論是哪個后妃所生,都視如己出,疼愛有加。豫章公主剛出生沒多久,她的母親便得重病死了,一時成了孤兒,這時候長孫皇后主動站出來,在徵得李世民同意後,將其收養,對她格外關愛,甚至超過自己的親生兒女,從而讓豫章公主深切地體會到「沒媽的孩子並不一定像棵草,也可能繼續是塊寶」。



2、韜光養晦


長孫皇后出身名門,她的父親長孫晟是隋朝的右驍將軍,文韜武略,英勇善戰。她的母親也出身名門,是揚州刺史高敬德的女兒,酷愛讀書,知書達理。長孫皇后從小富養,接受良好的教育。她與李世民的結合,堪稱郎才女貌,天賜良緣。


然而,長孫皇后剛剛嫁到李家的時候,面臨著極其複雜嚴峻的局面,對這個「富二代」大小姐來說,是一個極大的考驗。當時,李世民的母親竇太后已經去世,整個後宮缺少一個掌握大權的「王熙鳳」,老公公李淵身邊的妃子們爭寵結派,一時亂得一塌糊塗。長孫皇后到來之後,可以說是夾縫之中,如果處理不好,不僅影響自己的聲譽,而且影響整個家庭的和諧。


更重要的是,丈夫李世民處於政治鬥爭的中心,由於李世民協助公公李淵建立大唐王朝功高蓋世,導致大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對他多有嫉妒,將其視為眼中釘、肉中刺,必欲置之死地而後快,同時,丈夫雄才大略,也懷揣治國安邦的遠大抱負,以致雙方在「看不見的戰線」上處於你死我活的鬥爭狀態。

面對這一嚴峻的形勢,長孫皇后不急不躁,冷靜觀察,沉著應對。她審時度勢,制定了自己的路線方針,低調做人,認真做事,善心待人。一方面,他盡心儘力地侍奉老公公李淵,給他留下非常好的印象,使他在喪妻之後,依然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從而取得他對丈夫李世民的支持。在與嫂子和弟媳相處時,她寬以待人,主動承擔家務,凡事以克制忍讓為先,對她們是非尊重,既讓她們感到她處事得體,又讓她們找不出任何毛病和借口。


另一方面,長孫皇后在家裡忍辱負重,一心照顧好丈夫的生活,暗暗幫助丈夫積蓄奪取政治鬥爭勝利的力量,讓哥哥長孫無忌對丈夫的事業全力支持,當丈夫李世民遇到不順心的事情發火或急躁的時候,她勸勉其一定要長遠考慮,學會忍耐,而當大哥和弟弟對丈夫施以毒手,試圖謀殺他的時候,她又一反平時的低調,異常堅決地支持丈夫發動玄武門之變,從而取得了那場政治鬥爭的勝利。


當時機暫時不成熟的時候,在上的智者總是推崇韜光養晦。要論對這一戰略的諳熟,長孫皇后大概是史上第一人吧!



3、以史為鏡


長孫無忌是長孫皇后的哥哥,才能卓著,曾在玄武門事變中立下大功,丈夫當上皇帝後,想提拔他為宰相,回家徵求長孫皇后的意見。論說,哥哥陞官,作為妹妹的理應高興,並極力成全,但是作為知識女性的長孫皇后卻感到了擔憂。他對皇上說:「我一個婦道人家,平時從不過問朝政,既然你就這個問題徵求我的意見,而且牽涉我的哥哥,我只能實話實說。」


她接著說:「我位居三宮之首,家裡的富貴已經達到很高水平,實在是不想家裡的人再佔據顯要位置。歷史上外戚弄權誤國的經驗教訓實在是太多了,漢高祖劉邦死後,呂后專權;漢昭帝時上官傑專權;漢宣帝時霍山專權,他們最後都因為謀反篡位、禍國殃民被殺。」意思是說:「皇上你為了我們家好,想提拔我的哥哥,但我不贊同。因為我們要以史為鏡。」


李世民見她持反對意見,進一步解釋說:「我提拔你哥哥,並不是因為你是我老婆,而是因為他有這個能力,我需要他。」見不能說服皇上,長孫皇后乾脆掉轉方向,改而去找自己的哥哥,闡明道理,讓他主動放棄。結果,哥哥還真聽了她的勸告,拒絕了皇帝的任命。


長孫皇后政治上對自己也嚴格要求,平時與丈夫在一起,從不議論朝政,也不吹枕邊風。有一次,李世民病重,看那情形貌似治不好了,長孫皇后偷偷在身邊備了毒藥,不是想葯死丈夫,讓其安樂死,而是準備一旦丈夫死了,自己也殉情自盡。這一切的目的只有一個:不想像有些皇后一樣,一旦皇帝死後,便大權獨攬,垂簾聽政。


李世民曾總結道「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若論真的以史為鏡,長孫皇后屬於身體力行。


4、女兒富養 未必富嫁


長樂公主是長孫皇后和丈夫最喜歡的掌上明珠。公主出嫁的時候,整個皇宮都為之忙碌,李世民發誓,要為女兒舉辦世界上最豪華的婚禮,同時,他還要為女兒準備豐厚的嫁妝。據說,長樂公主的嫁妝,比當年永嘉長公主的嫁妝多一倍還要多。永嘉長公主李世民的妹妹,也是長孫皇后的小姑子,當長孫皇后得知丈夫這一決定時,當即表示了反對。


李世民對她說:「女兒要富養,不能讓她受難為。」長孫皇后卻說:「女兒富養,但不一定要富嫁。因為,女兒出嫁,看似是我們的家事,實際上關係整個國家。如果我們如此浮華奢侈,不知道天下人怎麼想?」對於長孫皇后的話,丈夫並沒有真正聽進去,他依然命人為公主準備豐厚的嫁妝。


這時候,長孫皇后想到了敢於直言的大臣魏徵,他們在李世民面前演繹了一段「雙簧」。一天,魏徵對李世民說:「聽說您要給長樂公主準備高於永嘉長公主一倍的嫁妝,不知道是何道理?難道是為了顯示女兒和妹妹的不同嗎?」一句話說得李世民啞口無言,但回到後宮之後,他依然對魏徵的話耿耿於懷。這時候,長孫皇后站出來替魏徵說話:「魏徵是一個大臣,公主出嫁的事兒本來與他沒有關係,此番他敢於直言,可見這事兒事關重大,不聽他的還能聽說的呢?」結果,她和魏徵的努力,讓李世民改變了最初的想法。



5、敢於諫言


公元636年秋天,長孫皇后病了。眼看自己就要不久人世,長孫皇后想了很多。她想到了自己跟隨丈夫李世民的一生,相夫教子,無愧人生,死而無憾。然而,他有一件事情依然放心不下,那就是朝中最忠實的大臣房玄齡,因為和李世民意見不合,被李世民貶官發配在外,讓她念念不忘。


彌留之際,長孫皇后把丈夫叫到床前,說要給有話說。李世民告訴她:「你什麼也不要說,什麼也不要管,只管好好養病就成。我不能失去你。」可是,她說,有些事情我放心不下。她支撐著十分虛弱的身子,留下了最後的囑託。她說:「在當朝所有大臣中,房玄齡是最忠誠的一個,忠心可鑒日月。他幫助您治國安邦,立下汗馬功勞,然而,無論在任何場合,他從不炫耀自己的功德。這樣的大臣,天下難找,幾百年不出一個。如今他並沒有犯多大錯誤,只是一時和您意見不合。我死之後,希望您能儘快讓他回來,繼續未竟的事業。」


李世民聽了,唏噓再三,既為皇后「憂天下之憂而憂」的精神所感動,又為自己處事不穩妥,讓房玄齡長久在外感到慚愧,當即對她說:「這一些我都明白,你放心,我很快就會讓他回來。」

長孫皇后死後,李世民真的按照她的建議,把房玄齡重新招了回來。由此,長孫皇后的一個臨終遺言,改變了一位宰相的命運。



6、死而後已


長孫皇后臨終前對李世民說:「我跟隨您這麼多年,無論是我,還是家人,榮華富貴已經達到了頂點。我娘家那些人,承蒙您的厚愛,在朝中為官,但他們的能力也基本上也都發揮出來了,沒有可以再上升的空間,如果讓他們掌握大權,勢必對國家造成危險。我死之前,您能聽從我的建議,沒有封他們大官,我死之後,希望您千萬不要對他們提拔重用。」其大公無私之心可鑒日月。


她還說:「我病到這個程度,再活下去對國家已經沒什麼好處了,皇上不必悲傷,一切要往前看。我死之後,千萬不要花很多錢,一定要薄葬,最好埋到山上,也免得陪葬過多,讓人盜墓。另外,不在身邊的子女,不要通知他們,免得他們風塵僕僕,哭得死去活來。如果您能按我說的辦,就是對我最好的紀念,最好的愛!」這種胸懷,哪個第一夫人能夠做到?


這就是長孫皇后的臨終遺言,很簡單,但寓意很深刻。別人臨死之際,多數惦念自己的家人能否繼續升官發財,長孫皇后想到的卻截然相反;別人的臨終遺言,多數關係自己,長孫皇后想到的是被貶在外的大臣,以及家人的辛苦;別人留下的遺言,多數事關財產,長孫皇后作為一個「婦道人家」的遺言卻事關天下,事關國家。其博大胸懷,由此可見一斑。


長孫皇后作為深明大義、母儀天下、深受愛戴的皇后。她的一生,留下諸多千古佳話。但概括起來,她好像一生只幹了兩件事,一是輔助身為皇上的丈夫,一是編輯、撰寫、實踐一部書。


書的名字叫《女則》。這部書,雖言「女子規則」,但絕不宣傳「三從四德」、「女子無才便是德」,而是歷代優秀女子經典名言的大摘錄,是女人行為規範的大評點,是古代知識女性的行為準繩和制勝寶典。這是一部影響深遠的書。長孫皇后去世之後,李世民將其放在案頭,每每翻看,見書如見其人,從中受到深深的教誨。後來,這部書成為高知家庭教育女兒的基本教材,為培養更多高素質女人做出了積極貢獻。


死而後已,是歷代高潔人士的最終追求,但真正做到的為數不多,長孫皇后大概是屬於真正做到的一個吧!


長孫皇后就是這樣一個好女人,李世民娶到她,是李世民的福分;大唐帝國有她,是萬千民眾的福祉。


就這樣,成就了千古流傳的美滿婚姻,也造就了一位母儀天下的偉大女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非常歷史 的精彩文章:

獨踞南亞的印度,為何難以成為一個世界性強國?
1882《排華法案》惡意滿滿,美國人為何多數支持?

TAG:非常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