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酒局上的年輕人:寧可喝到胃上爛個洞,不叫感情裂條縫

酒局上的年輕人:寧可喝到胃上爛個洞,不叫感情裂條縫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中國新聞周刊(ID:

chinanewsweekly

)。








最近,世界衛生組織又「批評」中國了。




世界衛生組織發表的《2018年酒精與健康全球狀況報告》指出,

全球範圍內飲酒呈下降趨勢,但中國一路高歌猛進




中國人均酒精消費量從2005年的4.1升,增長到2016年的7.2升,近乎翻了一倍。中國人終身戒酒率則從2005年的50.9%,下降到2016年的42.1%。




在喝酒上,中國人也堪稱戰鬥民族了。《2017年酒仙網飲酒大數據報告》顯示,2017年酒友們共喝掉43304208瓶酒,喝掉的酒連起來可以繞地球129圈,廣東、山東、北京位居最能喝省(市)的前三名。




不容忽視的是,酒桌向來是中年人的戰場,但年輕人也越來越能喝了。在酒水消費人群年齡分布中,

80、90後佔了近七成,其中90後已經佔總體份額的21.9%




隨著線上酒水流通互聯網化,90後成為線上購物的主力軍,對酒類消費市場的貢獻逐年增高。







酒是穿腸毒藥。早在2006年,世界衛生組織就將中國列為世界酒精「重災區」,由酒精引起的死亡率和各種疾病的發病率,均高於吸煙。




衛生部中日友好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徐潛表示:過量飲酒肝臟最受傷,因為約90%的酒精都在肝臟內代謝。




即便沒有喝醉酒,只要是長期過量飲酒,酒精也會像隱形殺手損毀肝臟。一項發表於英國權威醫學雜誌《柳葉刀》的研究中,向公眾給出了

酒精的安全攝入量——0,也就是說,對於酒精攝入,根本就無「安全」可言。




在北京302醫院,每年有超過4萬名患有肝病的患者就診。該醫院接診的肝病患者,反映了中國肝病的發展趨勢。2002-2013年,酒精性肝病的比例翻了一倍多。




北京302醫院2002~2013年每年接受治療的酒精性肝病患者例數和佔比


圖片來源:中國循環雜誌




搖滾歌手臧天朔曾因一首《朋友》紅遍大江南北,仗義、豪爽、能喝酒,是圈內人對臧天朔普遍的評價。9月28日,

臧天朔

因肝癌逝世,年僅54歲。 




不要以為年輕肝就一定好,

肝病正呈現年輕化趨勢

。《柳葉刀》的研究顯示,飲酒是目前全球範圍內15-49 歲年齡段人群的頭號殺手。世界衛生組織也指出,飲酒對年輕人的危害更為顯著,20-29歲飲酒相關死亡占這個年齡段死亡的13.5%。




飲酒「殺」人有多種手段,除了自損肝臟,酒駕引起的車禍更是數不過來。據資料顯示,中國每年有近10萬人被車禍奪去生命,其中60%的車禍都是由酒駕引起。




酒駕傷亡人群也呈現年輕化趨勢

,從2017年佛山市涉酒交通事故大數據即可管中窺豹:20-35歲年齡段發生的事故佔全部的64%。




圖片來源:頭條號/佛山交警




眼下,國慶長假來臨,年輕人的慶祝活動、朋友聚會增多,酒駕風險也相應增加。




據中國公安部2017年的統計,10月以來,節假日期間因酒駕所導致的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比工作日要高15%和17%。







實際上我們都誤會了,年輕人並沒有那麼愛喝酒。




說起酒局,不少年輕人都有一股走向絞刑架的悲壯,因為中國人信奉「寧可胃上爛個洞,不叫感情裂條縫。」




節目《鏘鏘三人行》曾聊過中國酒文化,認為

中國人依靠喝醉酒「出糗」來建立感情




在中國人看來,酒後吐真言嘛,喝到最後都垮了,什麼難看的相大家都見著了,這是最真誠的一面,也叫「把動物的一面表現出來」。





圖/《鏘鏘三人行》截圖




這不免讓人想起油膩的中年人,年輕人並不願意這樣,但有時迫於各種現實又不得不喝,因此吐槽連連:






中國的酒文化真是奇葩,無論幹什麼都得喝酒,我就是不喝,所以什麼都沒搞成。




領導一個眼神,客戶一句幹了,都是宿醉的理由。真正自己想喝的時候,微微犯暈的時候就夠了,誰也不傻去喝那麼多。




嘿!不喝就是不給我面子!




因為

中國式酒局總是跟現實有著扯不清的聯繫

,滲透在人際關係、職場升遷、金錢交易、權力尋租的每一根毛孔里。





曾經去外地採訪,負責接待的是個93年的年輕人,因為一斤白酒不上頭,被招進了公司,工作很是體面。如果留心,你會發現一些招聘廣告明確表態酒量好的優先考慮。




有個外國朋友在中國入鄉隨俗了好幾年,已經是個把酒的老手了,感慨說畢竟酒局文化不一樣,要在中國謀生,不喝不行啊。





圖/微博@新京報




那麼,國外的人是怎麼喝酒的呢?也這麼拼么?




先來看看西方國家,比如美國。




在美國,喝酒是很普遍的事,平時下班甚至中午吃飯都會喝。區別在於,

美國人喝酒很日常化,經常喝,但不會拼。

美國人是天天喝酒,但喝得不猛。




再來看看東方國家,比如日本。




首先,

日本沒有勸酒的文化

,第一杯乾,都是隨意的。




其次,

如果日本人真的要猛喝一頓,通常都是預知到的

。不會碰見出去的時候沒有預計要喝酒,但是是開著車出去的。




再者,

日本人酒局不太喝酒

,他們會吃完飯換個地方再喝,然後換個地方再喝,喝到末班車已經過了就找個酒店睡,或者喝到早上,所以酒駕的情況沒有那麼嚴重。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留得健康在,不怕沒酒喝,要避免喝吐,我們可以怎麼做呢?




首先記住一條鐵律:

開始便拒絕,比開喝後停下來容易得多




作家梁文道分享經驗說,酒局開始把不能喝酒的原因,諸如宗教信仰、身體原因擺出來,大家還真不勸你。




但是有人會擔憂,這麼做會不會破壞人際關係?因為中國的酒文化,有點以自我為中心,不太會考慮別人的感受——給個面子嘛。




梁文道覺得反而不會,因為你在劃線,用另一種方法來建立關係,比如去演講,談一個什麼事,就是這樣一個關係,關係就這麼清楚,不要再超越這條線。




另外,

自從2011年「醉駕入刑」後,中國人早就有了可以挺起胸脯的拒酒理由了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八)》規定:當車輛駕駛人員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於或者等於80毫克/100毫升時判定為醉酒駕駛,醉酒駕駛作為危險駕駛罪將會被追究駕駛人刑事責任。




對比醉駕入刑前五年和後五年的數據會發現,全國年均因酒駕醉駕導致交通事故數、造成人員死亡數、造成人員受傷數,分別下降了8.9%、13.7%、17.8%。




其實,喝酒本可以是一件美事,美食家蔡瀾先生說,

喝酒喝到嘔吐就比較低級,要喝到微醺,快樂的靈魂飛起來

,這個就能享受喝酒的樂趣。




願你在這個長假,能玩得嗨起來,也能喝到快樂的靈魂飛起來。




參考資料


買醉的消停下? 世衛稱20~29歲飲酒相關死亡率遠高於總體水平,2018年9月27日,新京報


醉酒一次等於得次肝炎!8招把喝酒傷害降到最低,2017年7月6日,生命時報


今年10月以來中國共發生酒駕肇事事故302起 致104人死亡,中新社北京12月22日電


每滴酒都是索命符!《柳葉刀》發布最權威研究:健康,滴酒不能沾,2018年8月27日,DeepTech深科技


梁文道:中國人依靠喝醉酒「出糗」建立感情,2011年05月25日,鳳凰衛視


大數據告訴你,「醉駕入刑」七年帶來哪些變化?2018年6月11日,法制日報






推 薦 閱 讀


點擊標題即可閱讀全文




每張老照片里都有一個你未曾見過的中國




山西人的山河氣概哪去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周刊 的精彩文章:

一個女孩自稱擁有六重人格,是人格分裂還是戲精?
養貓阻礙人類放假,我能怎麼辦,我也很絕望啊

TAG:新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