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瑪麗亞·格佩特-梅耶:核物理學史上的豐碑

瑪麗亞·格佩特-梅耶:核物理學史上的豐碑

瑪麗亞·格佩特-梅耶

主持人:章梅芳

(北京科技大學科技史與文化遺產研究院副院長、副教授)

瑪麗亞·格佩特-梅耶(Maria Goeppert-Mayer,1906~1972),系德裔美國物理學家。1906年6月28日出生於波蘭的卡托維茲。4歲時,由於父親受聘哥廷根大學兒科學教授,舉家遷往哥廷根。也因此,瑪麗亞從小便生活在哥廷根大學教授和學者雲集的科學氛圍之中,第一時間接觸了當時世界上最優秀的科學家,並被科學深深吸引。1924年,瑪麗亞成功進入哥廷根大學學習數學。然而,在聽了量子力學奠基人馬克思·波恩(Max Born)的講課之後,瑪麗亞發現她對物理學更感興趣,於是改修理論物理學。1930年,她提交的博士論文,主要討論原子的雙光子吸收問題,後得到美國理論物理學家及數學家尤金·維格納(Eugene Wigner)的高度好評。

同年,瑪麗亞嫁給了當時在哥廷根大學做研究工作的約瑟夫·愛德華·梅耶(Joseph Edward Mayer)。隨後,兩人前往美國定居,當時約瑟夫是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化學副教授。囿於當時社會對女性就業存在普遍的性別歧視,瑪麗亞無法獲得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正式教職。幸運的是,她在物理系謀得了一個助教工作,雖然薪酬非常低,但好歹還能保持與學術同行的接觸和交流。

從1937年開始,瑪麗亞在實驗室的工作再度因性別歧視而受阻,同時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開始排斥包括她在內的其他德裔科學家。1942年春天,由於美國捲入了二戰,她和其他物理學家一起參與了曼哈頓工程。在此期間,瑪麗亞主要致力於從事鈾同位素分離和分子結構、固態物理、相變理論及統計力學等諸多方面的研究工作。

戰後,瑪麗亞隨家人搬至芝加哥大學,同時受聘於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從事核物理研究。儘管核物理學對她而言屬於新的學科,但她繼續發揮鍥而不捨的鑽研精神,很快掌握了前沿專業知識,成為這個領域的精英。整個20世紀40年代後半期,瑪麗亞一直致力於研究核殼層結構問題。她從研究幻數入手,再一次證明原子核中存在封閉殼層,內含封閉殼層的原子核具有異常的穩定性。她認為原子核的組成要素,即質子和中子各自沿著自己的軌道獨立運動,這種相互間的獨立性超出了人們以往的判斷;核殼層與電子殼層不同,它的組成要素旋轉的方向,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核軌道能量值的大小。1950年開始,瑪麗亞與提出「核殼層模型具有自旋-軌道耦合特性」理論的延森(J. Hans D. Jensen)合作,進一步研究上述理論,並於1955年共同發表《核殼層結構基本理論》一書,為創立原子核結構的殼層模型理論作出了重要貢獻,成為核物理學史上的一座豐碑。1963年,瑪麗亞與延森、維格納共獲諾貝爾物理學獎,成為繼居里夫人之後第二位獲此殊榮的女科學家。

入職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後不久,瑪麗亞遭遇中風,身體狀況受到很大影響,但她仍然堅持教學和研究。1965年,她當選為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1972年去世。瑪麗亞去世後,美國物理學會設立了以她的名字命名的獎項,面向所有取得博士學位的女性物理學家。

瑪麗亞·格佩特-梅耶的一生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雖然從小生活在良好的家庭環境和科學氛圍之中,培養了她濃厚的科學興趣,她個人也十分聰穎,但其科學生涯卻也屢次因社會性別偏見和歧視而遭遇不公正的待遇。幸運的是,她百折不撓,擁有克服各種困難的勇氣和決心。她的這些品質,值得當代的年輕女性科技工作者學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哲學園 的精彩文章:

書評 | 古希臘正義觀:荷馬至亞里斯多德的倫理價值及政治理想
你抗拒不了的,終將毀滅你

TAG:哲學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