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人為什麼討厭和尚,卻十分尊重道士呢?魯迅一句話告知你原因

中國人為什麼討厭和尚,卻十分尊重道士呢?魯迅一句話告知你原因

談到魯迅,你想到的是什麼呢?是那張嚴肅中透著端莊,還有小鬍子的古老的黑白照片?還是他棄醫從文的豪邁壯舉?還是小時候在課桌上刻下早字的人生態度?還有甘為牛的那種人生信念?當時,毛澤東主席都評價他是文化戰線上的民族英雄。魯迅先生一生寫過很多文章,在那個動蕩不安的年代留下了許多經典著作,也說過許多對於國家意識有覺醒的話,句句在理,不管是關於人性還是關於精神,而其中一句話就引起了人們的爭論。這句話是這麼說的,人往往十分的厭惡和尚、尼姑等人,而不討厭道士,如果能夠讀懂這其中的道理,那麼將懂得中國大半。

小編讀到此處時,心裡也不免有些懵,按照常理來說,和尚尼姑代表佛教,佛教是世界上宗教之中的佼佼者,佛教在中國流傳之廣,很多中國人都信奉,小編自然不用多說,時間之長,也是人人皆知,但是魯迅先生卻說,多數人都十分的討厭和尚、尼姑啊這些人,但是如果能理解這個道理,這也就能夠讀懂中國了,說實話,小編也不是很懂得這句話的深刻內涵,那麼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分析一下這句話的吧。

說起佛教,第一反應就是讓人們無欲無求,認為一切都有因果,讓人們在現實中多做善事,多吃苦,苦海是沒有邊際的,只有你能不斷的在其中修行才不會覺得苦,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精神,統治者需要的就是一種這樣的思想來引導民眾,因此統治者便信奉佛教,將這裡建造的和詩句中描寫的一樣,有大量的寺廟數都數不清楚,正是因為統治者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才有這麼多寺廟的建設,所以大多數百姓無欲無求,感受奴役,多行善事,社會得以穩定。

而道教,是在春秋時期百家爭鳴時產生的教派,老子為其創始人,強調無為而治,這裡的無為並不是真的無為,而是在一段時間的作為之後的無為,是在深層意義之後領悟的道,悟道, 一直影響著中國人的思想,中國人一直認為道能夠產生一切,所有的事情都是有緣由的,如果一個人能領悟到吉光片羽,那也是對我們受益終身。

如果是佛教,佛家弟子一般傳教是讓人信佛,看破紅塵,山中清修,放下一切俗世的紛擾,而道教,則是身心自由,注重靈魂的思想覺悟,讓你自己去領悟,佛教講究香火旺盛,而道教講究清靜自然,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亂世道士下山濟世救人,和尚閉門關戶,盛世道士歸隱深山,和尚出門圈錢。我想魯迅先生這句話,估計和這句話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了,你怎麼看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羽扇空城 的精彩文章:

中國海底寶藏的秘密,被一外國人從書中發現,還盜走無數珍寶
女富豪婚變,丈夫拿走200億,立即娶嬌妻買豪宅,婚姻是否值得

TAG:羽扇空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