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東吳傘,好一把利刃

東吳傘,好一把利刃

「若再來,可要講生死了」,楊蒼那股渾厚陽剛的聲音響起。

下一秒鏡頭,一把傘,徐徐打開。

不似大刀擦地而過划出的清脆聲響,這傘只聽得細微的沙沙聲。

直到完全撐開,才發覺,那是刀片間的摩擦聲響。

對於這把傘的設想,在小艾提出之時,便是要酷似女人身形。

扭一扭,成了全片最大槽點,卻也造出最大看點:東吳傘。

意欲以東吳傘之柔克楊蒼的剛。

而放眼整個江湖,傘不缺乏武力傳說。


有種武器名曰傘

「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地借著愁怨的姑娘」。

印象中的傘,多是類似這種戴望舒筆下,極具浪漫的意象。

東吳傘,好一把利刃

▲白娘子與許仙之戀,源於一把傘

而傘的出現,便是魯班妻子云氏發明。

雲氏瞧見下雨時,孩童頂著荷葉,雨珠從兩邊滑落,突發奇想,製造出傘。

在丈夫做工時,能遮陽避雨。

大約在東漢,蔡倫發明造紙術之後,民間慢慢出現「油紙傘」,並在唐代廣泛使用。

普通百姓多是用其擋雨;文人雅士則習慣在傘上寫字繪畫。

但大抵,傘已經作為雨具,常備於家家戶戶,尤其是多陰雨的南方。

所以,黃飛鴻出門會備上一把傘:黑色,長柄,彎鉤。

平時可做手杖,下雨自是遮雨用,關鍵時刻,還是痛打惡徒。

東吳傘,好一把利刃

▲[黃飛鴻1:壯志凌雲]痛打小混混

一把傘,把發國難財的宵小,揍得是屁滾尿流。

小編不禁要大叫一聲:好傘,不對,好功夫。

於是,國人對於能把傘當武器使的概念,多是從黃飛鴻開始。

而這可攻可守的傘,也是大有來頭。

廣州街頭梁蘇記遮廠出品,「遮干要直,遮骨要硬,不怕風吹雨打」。

東吳傘,好一把利刃

▲惠愛西路上的梁蘇記遮廠

區別於中國傳統的竹骨油紙傘,這種「鋼骨黑布傘」確是國外舶來品。

近代,廣州作為通商口岸,來往商船總會帶來點兒新鮮玩意。

鋼骨傘方便耐用,但著實貴了些,稍有破損,不舍丟棄,只好拿去修。

修理洋傘成了當地「新興」行業。

實在沒法修理的,只好把傘骨當爛鐵處理。

一個名叫梁智華的人卻把這些爛傘骨拆下,重新上漆。

二手鋼骨傘迅速流行起來。

這種活計做多了,梁智華髮現洋傘製造也不難,遂在惠愛西路開了家「梁蘇記遮廠」。

後用銅模盤替代易磨損的鐵模盤,以銅線代鐵線連結傘骨,確保傘身堅固。

至於這黑傘結實到什麼程度,黃飛鴻是常用他家傘打架。

東吳傘,好一把利刃

▲[黃飛鴻2:男兒當自強]闖闖白蓮教

黃飛鴻他爹黃麒英,用起這傘,架勢絲毫不比兒子差。

東吳傘,好一把利刃

▲[少年黃飛鴻之鐵馬騮]

久而久之,江湖有傳言放出:「別惹中山裝,別惹黑雨傘」。

黑雨傘指的,就是黃飛鴻。

可見,黑雨傘,已經被鬼才徐克打造成繼「無影腿、舞獅」之後,屬於黃飛鴻的第三象徵。

單說這黑傘,因其長得太普通,招式多是用傘尖捅,用彎鉤勾,未打開的傘身如棍子掃向敵人。

1996年[冒險王],冒險王不用筆,依舊搞定洪洪星星,一把黑傘足矣。

東吳傘,好一把利刃

▲連散架的架子都是暗器

2000年[東京攻略],想抓住林貴仁,先躲過這把傘。

東吳傘,好一把利刃

▲能勾能捅

而[新龍門客棧]中,周淮安的傘,普通卻不簡單,劍藏於傘柄。

東吳傘,好一把利刃

▲外表樸實無華,實則鋒芒暗藏

一舉把老江湖周淮安未雨綢繆的生存之道,體現的淋漓盡致。

傘作為武器的殺傷值也直線上升。


超級賽亞「傘」

英國多雨,這是全世界人民都知道的。

所以,不管是紳士,還是小姐,出行總愛帶傘。

19世紀末,正是英國雨傘普及的高峰期。

不過,名叫福克斯的拉絲工研究出收緊雨傘的鋼製傘骨後,傘就開發出了新型防身功能。

東吳傘,好一把利刃

▲維多利亞時代的女人們,用傘防狼

1978年,被流放的保加利亞小說家馬可夫曾在滑鐵盧大橋被一行人撞上。

不料,幾天後,馬可夫發病身亡。

究其原因,行人本是暗殺特工,將裝有蓖麻毒素的金屬珠暗置在傘尖中。

東吳傘,好一把利刃

▲那把刺殺馬可夫的雨傘結構圖

同樣,Q博士也曾為007研究過一些裝載於雨傘上的武器裝備。

如槍支的擊髮結構,還有是遇到水會鉗住敵人頭部的雨傘。

而與007勢均力敵的英式特工約翰·斯蒂德,傘從未離手,即使是逃跑,也要拎著雨傘。

東吳傘,好一把利刃

▲1961年英劇《復仇者》講的,便是斯蒂德的故事

導演馬修·沃恩是在拍[海扁王]的時候,與漫畫家馬克·米勒聊起:

「以前的詹姆斯·邦德激發過多少人的間諜夢,現在呢,連小道具都懶得用。」

於是,兩人決定聯手拍部間諜片,用道具堆起標準的[王牌特工]。

其中,哈利·哈特雨傘中暗藏武器的設計,就是在致敬《復仇者》。

王牌特工的傘,是由全英國最頂級雨傘製造商Swaine Adeney Brigg純手工製作。

栗木手柄、實心木軸、寬闊黑色傘蓬配以鍍金表面。

合起時,能勾酒杯打暈敵人;張開時槍彈不入,還能透過半透明的傘面,瞄準射擊。

東吳傘,好一把利刃

▲撐開可防彈,手柄可射子彈

堅固耐用功能全,還低調奢華,難怪哈利·哈特一眼看中了它。

而[影]中,東吳傘從誕生之始,就不為遮雨,只為殺人。

故事發生在沛國,算是(南方)東吳地界,用傘作為武器,很是適合。

不過,東吳傘的設計構思,全是張藝謀及其團隊自主研製。

「這東西,怎麼殺人,不如我們飛個刀片。」

傘面由似回力刀的刀刃組成,攻擊時,傘面的刀刃會轉向前方。

「昆蟲與不規則結合的概念,綻開後可形成防禦與攻擊兼備的武器。」

在[張藝謀和他的「影」]幕後紀錄片中,我們可以看到,光是傘面設計草圖就有許多。

東吳傘,好一把利刃

▲張導與武指溝通東吳傘的使用

對著這渾身鋒利刀片的傘,吳磊飾演的小將楊平片中面不改色,實則嚇壞了:

「那個傘離我的臉真的很近,我就看到一個刃,唰唰唰唰……」

電影拍攝中,最大的動作場面是在棗陽。

30個人帶著30把東吳傘,被繩子拽著滑下路面。

身子蜷縮在東吳傘下,暈頭轉向之時,還要伺機對著酒樓上的敵人射箭。

東吳傘,好一把利刃

▲僅是看這個景,就能想到艱險

高速下滑的途中,稍微一歪,刀刃可能擦破皮,頭和頸椎也可能先行著地。

危險程度大大加深。

只能道一聲:向幕後武術團隊致敬。

不知道[影]終會何去何從,但就這把東吳傘,已然征服小編。

不同於黃飛鴻的瀟洒,不同於哈利·哈特的優雅。

傘,不經意間,殺人於無形的威力,真切切地感受到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電影周刊 的精彩文章:

魔幻現實主義電影,這部真美

TAG:看電影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