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同歲同鄉還遇見同一個「貴人」,坦桑石與沙弗萊的緣分還真不淺!

同歲同鄉還遇見同一個「貴人」,坦桑石與沙弗萊的緣分還真不淺!

說到寶石新貴,就不得不提坦桑石和沙弗萊,一個擁有華麗的天鵝絨藍或者濃郁的皇家紫,一個帶著通透嬌艷的翠綠,超高顏值讓人過目不忘。

這倆新貴看上去似乎毫無關聯,但實際上卻有著」命中注定「一般的緣分!不僅同歲同鄉——同在1967年被發現於乞力馬扎羅火山西南山腳下,更遇上了同一個「貴人」Tiffany珠寶公司,由其命名並推向市場。

小南不得不感慨一下,坦尚尼亞這個地方簡直像開了掛!要知道,礦物的發現之旅本身就比較緩慢,平均每年只有三十到四十種的新發現,其中能作為寶石品種的已是鳳毛麟角,而坦尚尼亞一次居然能中兩次「頭彩」,十分可貴。

下面小南就來和大家分享,坦桑石與沙弗萊的發現之旅~

坦 桑 石

(Tanzanite)

1967年,在乞力馬扎羅火山西南山腳下有個叫Merelani的地方,一個當地土著某天走著走著,不小心被一顆石頭絆倒,他定神一看,發現這顆石頭不只透明,而且竟然有非比尋常的美麗藍色,這消息飛快地傳到各處,許多人以為是藍寶石出土,一時間大夥爭相湧入想分一杯羹。

在非洲做研究的地質學家Campbell R. Bridges博士取得樣本之後,將之送交給紐約的GIA美國寶石研究院做鑒定,才知道這並非大家所想的藍寶石,而是一顆新品種的藍色黝簾石。當時人們已知的黝簾石都是綠色,而且不透明,頂多拿來雕刻之用,稱不上什麼貴重的寶石,直到這顆藍色透明的晶體出現,扭轉了世界的認知,因此它需要一個好名字讓全世界重新認識。

由於產自坦尚尼亞,Tiffany便在該國的英文名稱Tanzania之後以ite的礦物字尾作結,從此它有了一個富有異國風味的名字tanzanite,中文譯作「坦桑石」,至今坦尚尼亞仍是全球寶石級坦桑石的唯一產地。

坦桑石顏色最為迷人之處,不僅在於藍中帶靛的濃郁色彩,還有那強烈的多向色性(pleochroism),也就是同一顆寶石從不同角度欣賞,會明顯看到不同的顏色,呈現出幻惑多變的特殊風貌,因此在觀賞優質的坦桑石時,往往會覺得它特別深邃,想將之看個清楚,卻似乎被施了魔法,怎麼也看不明白。

沙 弗 萊

(Tsavorite)

無巧不成書,一樣的1967,一樣的坦尚尼亞,一樣的乞力馬扎羅火山西南山腳,一樣的Campbell R. Bridges博士,在Komolo村子附近挖到了綠色的鈣鋁榴石礦脈。

雖然這裡出產的鈣鋁榴石有的具有青翠的草綠色,有的更具有罕見的大晶體,但這裡也是危機四伏的野性之地,不僅有兇猛的犀牛棲息於此,不時於礦坑洞口留下察看的足跡,更有會吸血的采采蠅在附近出沒,能夠間接將錐蟲傳染給宿主引發致命的昏睡病。

不過真正讓Campbell R. Bridges博士轉移陣地的不是毒蟲猛獸,新礦被坦尚尼亞政府收歸國有之後,他移師到肯亞,在乞力馬扎羅火山的東南方繼續他的尋寶之旅。皇天不負苦心人,1970年底他在沙弗國家公園(Tsavo National Park)邊境一帶找到了相似的地質結構,並建立了採礦的新基地,而這漂亮的綠色寶石也就用沙弗國家公園的名字命名,英文稱作tsavorite,中文譯作「沙弗萊」。

沙弗萊在歸類上,屬於柘榴石家族裡鈣鋁榴石的綠色品種,由釩致色,因先天內含物少,所以晶體多半透明純凈,拋磨之後無需加熱或浸油處理即有悅目的外觀,唯一缺點就是沙弗萊的結晶顆粒普遍較小,要能見到三克拉以上非常不容易,屬收藏級別。

過去人們所熟知的綠色透明寶石非祖母綠莫屬,然祖母綠最被詬病的地方在於內含物較多,一般來說晶體不會很清澈乾淨,而沙弗萊的出現正好給了潔癖的消費者一個嶄新的選擇,因此近年來身價扶搖直上,國際拍賣會上也常可見到它那美麗的身影。

GIA、IGI及Gubelin認證寶石專家

小南

免責:本平台所載的文/圖等稿件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和學習之目的,圖文等資料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本平台使用的非原創內容無法一一和版權者聯繫,如有侵權,請及時與本平台聯繫,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採取相應措施,以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寶石指南 的精彩文章:

Cartier於北京舉行COLORATURA高級珠寶展 呈現汲取於世界各地的藝術靈感
寶石的分類大全:天然珠寶玉石與人工寶石

TAG:寶石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