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是開國元勛,當16年副主席,85歲從廣播中得知自己成代主席

他是開國元勛,當16年副主席,85歲從廣播中得知自己成代主席

董必武原名董賢琮,又名董用威,字潔畲,號壁伍,1886年出生於湖北黃安(今紅安)。他是開國元勛,也是建黨元老。在黨內,資歷頗深。建國後,董必武任政務院副總理,後來又當了16年副主席,在他85歲時從廣播中得知國自己成了代主席。

董必武在黨內資格高,他是建黨一大的13位代表之一。1921年,他參加國黨的一大後,回湖北,開展革命工作。第一次國共合作時,領導籌建了國民黨湖北省黨部。

董必武是老革命家,善於發掘人才,培養人才,著名的戰將開國中將詹才芳,就是他當年的警衛員。黃埔時期,著名的中山艦艦長李之龍,也是由他介紹入黨。後來「將軍縣」紅安縣出的223名將軍,上將8人,中將13人, 這些將軍大多與董必武有著這樣那樣的聯繫。

董必武是三位一大代表中參加過長征的人之一,到陝北後,任黨校校長,陝甘寧邊區政府代理主席。抗日戰爭時期和抗戰勝利後,他是我黨同國民黨談判的代表之一。

1945年6月在美國舊金山,中共代表董必武在《聯合國憲章》上簽字。

董必武還是一位傑出的現代諜報大師,在蔣介石嫡系頭號大將胡宗南身邊工作的熊向暉、打入蔣介石身邊十幾年的郭汝瑰、被國民黨第二大派桂系重用的韓練成,都是由董必武負責安排和聯繫的地下工作人員。都為革命和解放立下過汗馬功勞。

新中國成立時,董必武是政務院排名第一的開國副總理。1954年9月,董必武卸任副總理後,擔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政協副主席。1959年4月,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73歲的董必武當選為國家副主席,以後又連任一屆,兩屆副主席的時間長達16年。

當選副主席後,董必武面對新的職務,對人說:「職務高了,榮譽更大了,責任也就更重。」

為了這一份責任,他拚命工作。1959年下半年到1960年,他三次外出視察,跑了四川、雲南、貴州、廣東、湖北、安徽、河南、江西、福建九個省。

董必武為人民的解放事業,奮鬥不息,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巨大功勛。但他從不「元老」自居,他常說:「新功未建慚高坐,甘為民仆恥為官。」還題寫了「民生在勤,勤則不匱;儉以養廉」,作為座右銘自勉。

1963年,董必武向中央提出了辭去國家副主席的要求。他說:「我覺得自己年紀大了,應該讓賢,並且,還有一個想法——去農村蹲點。」

女兒問他:「你77歲了,能去幹什麼呀?」

董必武立即說道:「我可以撿糞哪!」……

但是,董必武辭職去農村蹲點的要求,沒有獲得中央的批准。此後董必武一直任國家副主席。1966年10月後,董必武的責任更重了。多數需要國家元首出面的國務活動,都是由他出面。

1971年,林元帥事件後,有一天,85歲的董必武在家聽廣播。播音員說:「國家代主席董必武接受某國大使遞交國書。」董必武聽後一愣:「我怎麼成了國家代主席了?」

85歲時,他從廣播中得知自己成了代主席。後來,1972年2月下旬,董必武正式出任了國家代主席。

1975年,董必武已是近九十高齡了。雖然疾病纏身,仍然堅持國務活動。

一次,他突發病,頭部疼痛難忍,不能吃飯,不能睡覺,不能說話。家人和身邊人員十分著急。經醫院的專家仔細檢查,確診為三叉神經痛,並提出兩個治療方案:一是做手術,切斷三叉神經,這樣就不會再複發,但手術後可能引起面部變形。二是用酒精注射阻斷三叉神經,這個方案不會引起面部變形,但過一段時間還有犯病的可能。

秘書拿著醫生的診斷書和治療方案,去病房請示董必武採取哪個方案。董必武考慮了一陣,用手指著第二方案點了點頭。方案決定後,外科專家為他做了酒精封閉手術,解除了他的痛苦。

董必武病好後,秘書問他:「為什麼不採取第一方案?那樣可以一勞永逸,避免複發。」

董必武回答說:「如果採取第一方案,引起面部變形,我就不便接觸外賓、民主人士和廣大群眾了,那會使我的工作受到很大的影響。如果我活著而不能為黨工作,不能為人民服務,那比生病還痛苦。所以選擇了第二方案。」

1月16日,董必武在京接見馬來西亞首任駐華大使,並與他進行了友好交談。這竟然成為他最後一次接受外國使節遞交國書,也是他最後一次以國家代主席身份參加的外事和國務活動。

4月2日,董必武在京家中溘然去世。終年90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貓論史 的精彩文章:

他16歲當連長,一仗失利後,槍決時在法場獲救,後成王牌軍長
老照片:蔣經國耍寶戲弄蔣方良,最疼愛混血女兒蔣孝章

TAG:大貓論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