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當初發動兵變的那個李隆基——歷史風雲變化

當初發動兵變的那個李隆基——歷史風雲變化

李林甫壽終正寢之後,楊國忠當了宰相。楊國忠比李林甫還要可惡,但有楊貴妃給他撐腰,他在宮中為所欲為。楊國忠和安祿山是死對頭,兩人都瞧對方不順眼。安祿山唯獨崇拜的是李林甫,他認為楊國忠是靠裙帶關係上位的小混混。楊國忠知道了安祿山瞧不起自己,氣不打一處來,一有機會就說安祿山要謀反。兩人的矛盾越來越深,最後到了沒法調和的地步。

楊國忠是希望安祿山反的,一方面可以證明他的推測是正確的,另一方面他也好瞬間平叛,然後邀功請賞,撈取政治資本。這種人最可恨的,就是將個人利益凌駕於江山社稷與黎民百姓之上。

安祿山遲早是要反的,一方面他擁兵自重,有了造反的資本。另一方面他也看準了大唐其實並不可怕:老皇帝老眼昏花,眼裡只有女人;宰相是個小混混;將士們已經很久沒有打過仗了;大唐最好的馬沒有用來充當戰馬,而是給貴妃運荔枝了。這樣的大唐早已金玉其外 ,敗絮其中。

安祿山內心膨脹的厲害,再加上楊國忠步步緊逼,他終於反了,和他的發小史思明一起,在范陽起兵造反,造反的口號是誅殺禍國殃民的奸相楊國忠。

安祿山揮師南下,勢如破竹,只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就奪了洛陽,隨後登基稱帝,國號大燕。

大唐王朝也終於反應過來了,調集人馬,並派大將封常清和高仙芝出征,誰料已經很久沒有拿過刀的王朝軍隊,卻怎麼也抵不過訓練有素的叛軍,無奈兩位經驗豐富的老將,封常清和高仙芝選擇退守潼關。一則潼關易守難攻,二則洛陽淪陷,潼關就是長安的東大門,潼關一旦失守,長安則危在旦夕。從軍事上看,這樣的布局合情合理。然而老皇帝卻派宦官監軍,沒人知道他為什麼出此昏招,結果是什麼呢?

由於宦官誣告,老皇帝一氣之下,殺死了兩名忠心耿耿又英勇善戰的老將:封常清和高仙芝。大敵當前,卻自毀長城,李隆基早已經不再是當初發動兵變的那個李隆基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質樸的小碗 的精彩文章:

抗美援朝,冰雕連震撼美軍,讓世界知道了這就是中國軍人!
俗語: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下半句是精華所在,卻鮮有人知

TAG:質樸的小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