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喵喵喵,東京有個貓的聖地?

喵喵喵,東京有個貓的聖地?

「瘋了嗎?旅行第一站去墓地!」

聽說這個行程的人們大多訝異得瞠目結舌。不過,讓我「瘋狂」的不是江戶老街,也不是百年古寺、名人墓葬,而是一群流浪貓。

文|圖 曾榛 編輯|KK

這裡是貓の聖地~

探訪它,需要一點耐性,還需要一點勇氣。

乘紅眼航班清晨6點抵達東京,到酒店吃過早飯、放下行李,我們沿著JR線鶯谷站旁邊的小街一路向南。步行不到10分鐘,東京的高樓大廈與繁華街市便隱沒在身後,窄小的街道異常整潔,車輛與行人都很少,四下安靜得只聽見風吹過樹葉的唆唆聲。

兩旁的店鋪與民居大多只有兩三層高,低矮粗壯的石牆,木色深沉的欄杆,生著綠銹的銅瓦,雖明顯上了年歲,卻異常整潔,努力在歲月侵蝕中保持著體面。門前或綻放著一簇簇繽紛的小花,或立著憨態可掬的木雕狸貓,或擺著雅緻的盆景與奇石,或翻飛著和風濃郁的布簾……

不時出現在民居與店鋪之間的寺廟與墓地告訴我們,這就是傳說中的谷中界隈了——東京市內寺廟與墓地最集中的地方。

流浪貓狂賞曲

飛東京前夕,我偶然看了一部名叫《谷中流浪貓狂想曲》的紀錄片:

谷中有一條商鋪集中的短街被稱為「谷中銀座」,這是寧靜的谷中最熱鬧的區域。街道東頭的「夕陽階梯」據說天氣好可以遙望晚霞中的富士山。

夕陽階梯

10年前,階梯旁邊曾有一片寬闊的空地,聚居著大概二三十隻流浪貓。谷中銀座的商戶和附近的居民對這些流浪貓都非常友好,不但會給貓們提供食物,天氣惡劣時還為它們提供「庇護所」:

有一位老婦每天都會騎著自行車,大包小包帶著魚板、乳酪、貓糧、罐頭、麵包來給這些貓餵食,還會定期給貓們刷毛。而街口烤雞店的老闆則會細心觀察貓們的健康狀況,還會和老婦一起給病貓喂葯、療傷。

為了方便照料,每隻貓都依據外形或個性的特徵被取了很可愛的名字:胖胖的丸子、好脾氣的小黑、胃口超好的小灰、性格孤僻的狐狸仔……並且在烤雞店門口建立一塊「揭示板」,公布貓們的狀態:誰是新來的,有誰走失了,有誰生病,有誰懷孕……

十年來這裡吸引了無數愛貓人士前來拍攝、餵食、照料、玩耍;有人悄悄把被虐的貓遺棄於此,也有人好心將一些貓帶回家收養。久而久之這裡的流浪貓被鍛煉得完全不怕生,任人拍照、撫摸、逗玩。

貓雖少,真的不怕人

後來,喂貓的老婦生病去世,烤雞店老闆也搬去別處,雖有新的愛貓人士繼續定期來餵食,但流浪貓們受到的照顧卻大不如前。尤其階梯周圍的空地逐漸被新建的公寓和商鋪佔據,流浪貓的棲息地變得分散和隱蔽起來,不少貓已離開這裡到別處流浪。

在愛貓天堂逛

步行大約20多分鐘後,我們來到了夕陽階梯前,周圍果然見縫插針建起了許多房屋,階梯入口的鐵網上掛了一張政府印製的告示:動物愛護法規定禁止遺棄動物,否則罰款50萬日元。

四下張望卻不見流浪貓的蹤影,直到走下階梯,轉到背後僻靜的花台前才發現一隻黑貓和一隻三花貓蹲在草叢中小憩。見我舉起單反相機,兩個小傢伙竟非常從容地轉過來看著鏡頭,一副見過大世面的淡定。

角落裡放著喂貓食碗,但曾經立於烤雞店門前的「流浪貓情況揭示板」卻不見了蹤影。旁邊幾位在壽司店門口候位的歐巴桑投來會心的微笑:「又有人來這裡拍貓了。」

我問其他貓去哪裡了?她們表示不清楚,大概躲在附近別的地方了吧?努力在附近的商鋪與民居見尋覓,卻也只見到一兩隻分散的小貓。向一些店鋪老闆打聽,都說現在流浪貓越來越少了,常見的大概也就幾隻了。

小店與貓

真遺憾,紀錄片里大批流浪貓集體在夕陽階梯附近嬉戲、進食、打盹的壯觀景象如今已無法見到了。不過,寄居谷中的流浪貓群體雖然日益寥落,但由此衍生出來的愛貓文化與氛圍卻愈加濃厚。

不僅谷中銀座,鄰近的谷中三崎坂商店街上的各種店鋪也都喜歡用貓元素來裝飾店堂,扮萌商品,招攬顧客。 門牌、店招、窗帘上畫著貓,店員身上也穿著貓。

門牌、店招、窗帘上畫著貓,店員身上也穿著貓。可愛的貓元素借著天馬行空的設計巧妙地融入各種商品之中。

著名的「貓雜貨」便是這類貓形萌物的「集中營」,裡面無論是家居用品、衣帽服飾,還是玩具擺設、書籍文具,全都以貓為主題,件件精巧可愛,愛貓人士一旦進入勢必難以自拔。貓主題的咖啡館會不但用的全是貓貓杯盤,連卡布奇諾奶泡上的拉花都是貓臉。

讓我震撼最大的是谷中銀座一家甜甜圈店,店主將所有甜甜圈都做成貓尾巴和貓爪的造型,不同花色的尾巴和爪子代表著焦糖、香蕉、奶油、巧克力等不同口味。這家店還曾作為「谷中新名物」登上了日本國內的美食報道。

這些貓點心,不但外形可愛,味道也一流。我買了一根焦糖味的貓爪麵包棒:麵包體綿軟而不失嚼勁,焦糖里添加了一點鹽,因此香味變得既性感又優雅。

這些貓主題的店家還會在店內張貼一些有關流浪貓收養、名貓展覽、貓友互動等實用信息招貼或呼籲保護小動物的公益廣告。我才發現原來日本人真的很愛貓,有關貓的活動遍布各地,五花八門、精彩紛呈。

穿越看江戶

即便你對貓沒有興趣,谷中依然是休閑、漫步的美好去處。谷中有一種穿越之美,雖然與觀光客爆棚的上野相隔不到2公里距離,與奢華時髦的銀座只有十幾分鐘車程,多年來卻始終保持著超然世外、寧靜古樸的氛圍。這裡無論街道還是房屋都十分完好地保持著江戶後期的下町風情。

位於谷中六丁目的舊吉田屋酒店遺址,程設與商品完全保持舊時風貌,可以體驗一把居酒屋的前身大眾酒場的感覺。

隨意沿著鬱鬱蔥蔥的石板小徑閑逛,到處都是古樸的木樓與花木滿園,感覺每扇院門後都關著一大堆溫情或精彩的故事。有的人家還保留著江戶時期一種用石片堆砌的厚重圍牆,牆頭還蓋著人字形的瓦片屋頂。一些寫著「XX家專用」的水井,往往已經服務了幾代人,有著上百年的高齡,據說井水至今清甜潤喉。

在谷中懷舊不會乏味,寧靜之外還充滿趣致,小巷中時不時會冒出一家有意思的小店讓你驚喜。谷中五丁目附近有一家「尺八店」,不光賣樂器也教吹奏。尺八是日本傳統的竹製吹奏樂器,我認識它是因為櫻桃小丸子的動畫片。

最有趣的是那家專門製作指人形笑吉的小店,只要付1000多日元,老闆便可讓只有指頭大小的笑吉玩偶表演雜技、畫像等把戲,所見之人無不驚嘆。

相對熱鬧的谷中銀座也透親切、樸實的氣質。這條長150多米商店街彙集了70多家店鋪,沒有顯赫的國際品牌、高級的大飯店,也沒有獻媚的旅遊產品,有的只是魚肉禽蛋、蔬果、花木、雜貨、文具、服飾、電器、診所、居酒屋、小餐廳等與居民生活息息相關的店鋪。

也有一些質樸、可愛的咖啡店、甜品店、小旅館等供人休閑、小憩的場所……感覺就像一幅濃縮的日本生活畫卷。前來光顧的大多都是附近居民和東京本地熟客,與店主嘰嘰呱呱的寒暄中散發著濃濃的人情味。很偶爾可以碰到一兩個西方遊客,和我們一樣少見多怪地四處拍照,幾乎沒有亞洲遊客的身影。

溫柔的「墓的地」

一開始聽說谷中有很多墓地時,心裡還有點不寒而慄。可置身其中卻驚訝地發現原來墓園也可以如此寧靜與溫柔。

日本墓地都坐落在寺廟中,谷中共有70多所寺廟和70多座規模不等的公共墓地。許多墓地不但就修在路旁,甚至還緊鄰民居。這在中國完全無法想像,可日本人卻覺得很自然。

他們認為逝者的靈魂會變作神靈保佑蒼生,不但不可怕,而且還很安心呢。日本通常一個家族共用一塊墓穴,沒有任何花俏與裝飾的墓碑上面刻著家族的名號,家族所有逝者的骨灰都埋葬於此。石碑後立著許多被稱作「卒塔婆」的細長木條,上面寫著經文與逝者的信息。哪怕是名人墓葬也是這麼簡單、樸素。

谷中的墓地十分整潔,種有許多蒼翠的古木,以及成片的巨大櫻花樹。佔地約10萬平方米的「谷中靈園」是東京市內規模最大的公墓,許多名人埋葬於此,比如最後的幕府將軍德川慶喜、前日本首相鳩山一郎、相撲橫綱常之花、日本植物學之父牧野富太郎等。

谷中到處都是古樸的木樓與花木滿園,感覺每扇院門後都關著一大堆溫情或精彩的故事。

谷中靈園中有一條櫻花大道,是東京市內著名的賞櫻地。每年櫻花盛開的時節,淡粉如煙的櫻花將肅穆的墓地裝扮得溫柔又夢幻。許多日本人都會身著盛裝拖家帶口、呼朋喚友來到墓地邊的櫻花樹下飲酒、唱歌、賞花。

即便沒有櫻花,東京不少市民也喜歡閑暇時到谷中的墓地間散步、看書,聽聽蟲鳴、鳥叫,暫時遁隱都市的浮華。似乎這裡不是墓地,而是城市公園。

嘀,這裡是貓的行走卡

01

谷中怎麼去?

谷中是隸屬日暮里町的一個老區,在東京市內可通過JR山手線、常磐線、京成本線在日暮里站下車,出站往南步行幾分鐘即可到達谷中銀座商店街。谷中銀座逢周一休息,注意避開該日前往,否則整條街都關門閉戶。

02

記得取地圖

谷中地形比較複雜,要想步行閑逛不迷路,最好在網上下載或附近地鐵站查好地圖。日暮里、鶯谷、上野等鄰近谷中的酒店一般都會提供谷中地區尋訪江戶時代下町古迹的路線圖。上面還會標註出一些值得前往的老店、博物館、墓地、寺廟、餐廳等。

03

谷中靈園

葬有許多名人的谷中靈園距離日暮里站只有幾步之遙,在墓地辦公室可以拿到免費導覽圖,上面清晰標註出了所有名人墓葬的位置。墓地里可以拍照,但不要驅趕烏鴉,或學烏鴉叫,傳說會帶來厄運。

都看到這裡了,點個贊再走吧。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都周刊 的精彩文章:

流浪貓狗救助:一把社會文明的刻度尺
蘋果史上最大最貴iPhone誕生

TAG:南都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