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羅瑞卿批回憶錄文章:不尊重傅作義

羅瑞卿批回憶錄文章:不尊重傅作義

來源|人民網《黨史博覽》2013年第01期

作者|黃瑤

原題《羅瑞卿與傅作義》

1949年10月20日,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舉行第一次會議。圖為毛澤東與部分委員合影。後排左一為羅瑞卿,左四為傅作義

在「以階級鬥爭為綱」的年代裡,羅瑞卿嚴肅批評回憶錄中不尊重傅作義的提法。傅作義在華北戰場上是如何成為羅瑞卿的勁敵的?羅瑞卿與傅作義又是怎樣「相逢一笑泯恩仇」的呢?

在「以階級鬥爭為綱」的年代,羅瑞卿嚴肅批評了回憶錄中不尊重傅作義的提法

1964年1月11日,《解放軍報》發表一篇回憶平津戰役的文章,題為《圍而不攻》。文中涉及傅作義,用語有些尖刻,顯得對傅不夠尊重。羅瑞卿讀後,認為這不利於統一戰線。他把秘書叫來說:「這篇文章很不策略。傅作義現在是我們政府的部長、國防委員會的副主席,這樣去挖他的老底,他會認為團結他不是真誠的。事情已經過去15年了,有什麼必要去觸他的痛處呢?當然,這是歷史事實,講到這段歷史時會提到他。《毛選》第四卷的注釋是全面敘述了他的起義過程的,這篇只寫了一面,什麼『賴以起家的心腹』『王牌中的王牌』『仇人相見,分外眼紅』等等。這樣只會使他受刺激。這不僅是傅的問題,要與祖國和平統一聯繫起來看。對其他起義將領如程潛、董其武、陳明仁、陶峙岳,也要注意這個問題。」羅瑞卿讓秘書把他的意見轉告《解放軍報》。13日,秘書鄧汀向總政轉達了羅瑞卿的意見。

1981年,解放軍出版社編輯朱冬生在檔案袋中看到了羅瑞卿1964年電話指示的記錄稿,隨後於3月間去請教時任解放軍政治學院副院長的姜思毅。姜1964年時是總政宣傳部副部長,曾經看過羅瑞卿的電話指示稿。事情雖然過去17年,但姜思毅對此仍然記憶猶新。他對朱冬生說:「在『以階級鬥爭為綱』的年代,羅瑞卿同志能站在黨的統一戰線的高度,客觀地看待歷史,對傅作義、陶峙岳、劉文輝等起義將領予以公正的評價和政治上刻意的保護,是不容易的。」

晉察冀解放軍初戰告負,傅作義部成為勁敵

羅瑞卿說這番話之所以不容易,不僅因為傅作義是中共重要的團結對象,還因為傅是他在戰場上的老對手。

事情要從1946年全面內戰爆發說起。

當時,羅瑞卿奉命撤出北平軍調部返回晉察冀解放區。隨後,毛澤東讓他搭乘美軍飛機到延安,並向他提出:晉察冀軍區應首先出擊平漢路,消滅一些弱敵,掃除敵一些據點,以和冀中解放區連成一片。

當羅瑞卿還在返回途中時,7月24日,聶榮臻致電中央軍委:「如對大同城、平漢路、正太路同時動作,則不可能集中兵力,故建議:第一步先攻取大同……首先消滅應縣、懷仁兩點之敵……第二步待大同攻下後,楊得志、蘇振華縱隊……與楊成武縱隊及陳正湘縱隊同時挺進平漢路。第三步再向正太路進攻。」25日,中央軍委複電:「同意先取大同,再取平漢,再取正太,望即部署兵力,奪取應縣、懷仁及大同。」羅瑞卿路過晉綏軍區時從賀龍處得悉這一情況。8月1日,毛澤東為中央軍委起草致聶榮臻等的電報,詢問:「應縣久攻不下,你們對攻大同把握如何?」「如大同久攻不下,其結果將如何,此種可能性應當估計到。」

8月2日,羅瑞卿參加了在陽高舉行的由聶榮臻主持的晉察冀和晉綏軍區聯席會議,研究攻打大同問題。會議確定成立由雙方負責人共同組成的前線指揮部,晉綏軍區副司令員張宗遜任總指揮。羅瑞卿雖然沒有參加這一戰役的策劃,但考慮到這是兩軍區的聯合行動,便同意擔任政治委員。在會上,有人提出,攻大同時,在綏遠的傅作義可能增援。但大家分析,大同是閻錫山的地盤,不屬於傅作義管轄,傅不會全力來救。只要攻下大同,傅就不敢東進。

大同國民黨守軍楚溪春部雖僅1.9萬人,但經長期經營,有堅固工事;大同南面是開闊平原,西、北兩面皆是山,山上山下都有明碉暗堡,東面是御河。城牆雖為黃土夯築,但有七八米厚,易於防守。守軍中還有閻錫山收編的數百名日軍炮兵,城中糧食、彈藥均很充足。攻下大同,並非易事。

8月14日,晉察冀解放軍開始總攻大同近郊和4個城關據點。由於兵力不集中,對國民黨守軍堅固設防的力量估計不足,部隊尚無用炸藥包進攻敵人工事的經驗,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很大的傷亡代價。羅瑞卿發報給晉察冀軍區並報軍委,認為屯兵于堅城之下,久攻不克,兵力分散(同時圍攻大同、應縣、定襄諸點),若傅作義增援,不好對付。隨後調來晉綏軍區三五八旅主力,晉察冀第四縱隊十旅撤圍應縣後亦調至大同前線,以加強攻城兵力。至9月4日,解放軍肅清了郊區各據點及北關、西關之敵。蔣介石看到大同即將不保,以將大同劃歸傅作義管轄的第十二戰區為條件,要求傅去解大同之圍。傅即派了3萬人馬兵分三路,從歸綏東進,進犯集寧,企圖經過集寧增援大同。前指匆忙決定從大同前線抽調三五八旅由張宗遜、羅瑞卿率領北上到集寧打援。

9月5日,傅作義部攻佔卓資山後繼續東進,10日猛攻集寧;同日晚,張宗遜、羅瑞卿指揮在進攻大同中遭到傷亡而又來不及整補的打援部隊將傅作義主力3個師包圍於集寧城下,隨即向被圍之敵展開猛攻。傅部電台被毀,陣勢已亂。這時傅作義又派第一一師增援,於9月12日進至集寧西部的腦包山。前指沒有繼續圍殲集寧城下之敵,而是錯誤地決定調主力至腦包山求殲傅部一一師。被圍之傅部乘機恢復已失陣地,並由東向西攻擊。13日,傅部主力全部集中到集寧城郊。此時,在集寧殲敵已不可能。13日晚,張、羅率領部隊放棄集寧。集寧失利,大同不宜再攻;16日,從大同撤圍。10月11日,解放軍撤出張家口。

傅作義佔領了大同後,授意第十二戰區司令長官部新聞處副處長、奮鬥日報社社長閻又文起草《致毛澤東的公開電》。閻是中共地下黨員,對傅交辦的這樁差事感到非常為難,於是將此事向中共組織報告。中共中央指示:替他寫,罵得越凶越好。我們可以用作反面教材,激勵指戰員的鬥志。於是,這一篇由閻又文起草、傅作義署名的通電便出爐了,內稱:「被包圍、被擊潰、被消滅的不是國軍,而是你們自誇的所謂參加『二萬五千里長征』的賀龍所部、聶榮臻所部……」後來,延安《解放日報》將此通電發表,用以從反面激勵解放軍指戰員的士氣。

由於大同、集寧戰役失利,華北局面陷入被動達半年之久。

解放石家莊,打了翻身仗,但還沒有同傅作義部隊交手

為了從根本上扭轉華北戰局,擺脫被動局面,1947年3月,中共晉察冀中央局和晉察冀軍區在安國分別召開重要會議,明確了今後的作戰方針:要不計一城一地之得失,大踏步進退,先打弱敵,調動敵人,集中優勢兵力,在運動中各個殲滅敵人。

1947年4月15日,羅瑞卿在晉察冀中央局直屬幹部黨員大會的講話中,總結了晉察冀勝利不足的原因:一、初戰未打好。二、未掌握主動權。三、戰略上缺乏通盤考慮。四、戰役組織工作差。五、政治工作薄弱。

1947年4月9日至5月4日,晉察冀部隊發動了正太戰役,殲國民黨軍3.5萬人,俘虜第三軍第七師少將副師長劉海東和少將師政治部主任袁仲庸,解放縣城7座和井陘、陽泉等礦區,孤立了張家口,這對扭轉華北戰局起了重要作用。

6月,為了便於機動作戰,經中央軍委批准,在晉察冀軍區領導之下,組成晉察冀野戰軍,楊得志任司令員,羅瑞卿任第一政委,楊成武任第二政委,耿飈任參謀長,潘自力任政治部主任。

6月中旬至7月中旬,羅瑞卿和楊得志、楊成武先後指揮了青(縣)滄(縣)戰役和保(定)北戰役。

9月,蔣介石從華北抽調3個師出關增援在東北的國民黨軍。晉察冀野戰軍乘機於10月11日派第二縱隊圍攻徐水,以相機打援。國民黨軍從涿縣、霸縣方向來援。晉察冀野戰軍以第三、四縱隊北上阻擊,雙方膠著於徐水、固城、容城之間。15日,在保定綏署主任孫連仲的督促下,駐石家莊的第三軍軍長羅歷戎率1個師1個團北上,企圖南北夾擊晉察冀野戰軍。晉察冀野戰軍一面以一部偽裝主力繼續圍攻徐水,抗擊援軍;一面調集主力6個旅秘密兼程南下,將羅歷戎部1萬餘人包圍於清風店地區,於22日將其全殲,羅歷戎被俘,扭轉了晉察冀戰局。

清風店一戰,國民黨第三軍半數被殲,石家莊守敵只剩下三十二師1個師。守軍因主將羅歷戎被俘,人心浮動。10月22日,聶榮臻向中共中央工委提出了「乘勝奪取石家莊」的建議。

10月23日,毛澤東複電聶榮臻等,批准了乘勝奪取石家莊的計劃。

11月5日晚,各攻城部隊在夜幕下渡過滹沱河,向預定進攻陣地開進。羅瑞卿和楊得志、耿飈乘坐一輛吉普車來到石家莊東南約20公里處的南高營,設立了野戰軍前線指揮所,並同各攻城部隊取得了聯繫。

11月6日拂曉,各部隊在炮火掩護下掃清石家莊外圍。7日,急襲發電廠,使敵內外壕溝的電網全部失效;隨後立即佔領機場,斷敵空中通道。8日凌晨,四縱隊在城東北主攻方向攻克雲盤山制高點。下午,第三、四縱隊分別從西南和東北方向突破外市溝。10日,又突破內市溝。到11日晚,野戰軍已佔領大部分街道,12日凌晨,向國民黨守軍核心工事發起總攻;中午,敵師長劉英被俘,石家莊全部解放,晉察冀和晉冀魯豫兩大解放區連成了一片。

然而,到此時為止,羅瑞卿等殲滅的國民黨軍都不是傅作義的部隊。嚴格地說,他們同傅作義還沒有交手。

保北戰役,取得對傅作義部隊的首次勝利

1947年11月28日,蔣介石在北平主持召開軍事會議,傅作義成為國民黨軍華北的總司令,統一對華北國民黨軍隊的指揮。傅上任以後,一面大量擴編保安部隊以代替正規部隊守備點線,一面將其嫡系主力第三十五軍等部7個師由張家口調至平津之間,連同原駐平津之間的部隊,編成3個兵團,採用以主力對主力的戰法,以加強對這個地區的控制。

12月2日,晉察冀野戰軍前委在晉縣周家莊召開團以上幹部擴大會議,討論了蔣介石對華北的新部署。傅作義成了晉察冀野戰軍的大對頭。

12月下旬,為配合東北野戰軍的冬季攻勢,晉察冀野戰軍發動了平漢路破擊戰,對平漢路各段進行破壞,隨後佯攻保定。傅作義急調第三十五軍和暫編第三軍、新編騎兵第四師、第十六軍等部向平漢路北段增援。

傅部進入保定後,晉察冀野戰軍為使其進一步分散,即以第三縱隊進攻淶水,誘其北援。1948年1月11日,第三十五軍軍長魯英麟率新編第三十二師和第一一師兩個團由保定乘汽車北援淶水,同時命令在定興的第一一師會同新三十二師增援淶水。魯率部當晚駐紮在高碑店,第二天一早奔向淶水。這一天大霧,魯的車隊開得很慢,沿途不斷受到解放軍和民兵的襲擊。進至拒馬河邊,魯命令軍部停止前進,又命令新三十二師師長李銘鼎留一個營保衛軍部,其餘部隊過河搜索。三縱隊且戰且退,將其引誘至庄町。當晚,魯命令李撤回拒馬河東。李不同意撤。很快,三縱隊將其合圍,並於12日夜發起攻擊,到13日中午,將新編第三十二師大部殲滅,師長李銘鼎被擊斃。第一一師被殲600餘人,余部逃回定興。

在拒馬河東的第三十五軍軍部至此陷入混亂,紛紛上車準備南撤。第一縱隊向車隊猛攻,擊斃第三十五軍參謀長田世舉,殲敵1.4萬餘人,魯率少數騎兵逃向高碑店。魯青年時代和傅作義是保定軍校第五期同學。到高碑店後,魯給傅作義打電話,傅始終不接。魯感到無地自容,舉槍自殺。

保北戰役是晉察冀解放軍對傅作義部隊的首次勝利。

解放戰爭中的羅瑞卿

認真研究傅作義部隊的特點,以寬大機動,迫其分散、疲憊

保北戰役後,羅瑞卿和楊得志總結了傅作義部作戰的特點。

1948年2月17日,羅瑞卿在晉察冀野戰軍前委擴大會上說:要「正確認識傅作義,不要輕傅,也不要恐傅。傅比其他敵人有若干不同的特點,也有很多致命的弱點。同其他敵人一樣,傅到底是會被我們殲滅的。當然,我們要好好研究傅作義,在對他作每一個具體鬥爭時,要十分謹慎和重視他。所以說,輕傅是錯誤的,恐傅也是錯誤的」。

1948年2月,根據傅作義將其主力集中於平、津、保三角地區,而用保安團隊代替主力守備其他地區的情況,晉察冀野戰軍準備發起察(哈爾)南綏(遠)東戰役,避實擊虛,出擊平綏路。23日,毛澤東為軍委起草複電表示同意。

出發之前,羅瑞卿、楊得志又研究了傅作義部隊的作戰特點,並提出應對預案。3月10日,他們致電軍委:「在作戰中,我尚未解決的一個問題,即我集中,敵亦集中。它以三十個團左右的兵力堆在一起,我割它不開,咬它不爛,總是不好下手。在此種情況下,往往不是打不成,就是打不好。」「此次野戰軍出平綏線,傅部可能集中三至四個軍對付野戰軍。因此,在戰役指導上,我們有意地將五個縱隊組成兩個拳頭,並擬定敵以主力對我一、六縱隊時,好打則集中全力打仗,否則該兩縱繼續引敵向西,主力則乘虛出平張段。敵如以主力出察南,不好打時,我一、六縱隊(必要時再加上一個縱隊)則一直向綏遠挺進,殲滅分散孤立之敵……如此作法目的在於迫敵分散,便我各個擊破,力爭平綏戰役要求。」

3月14日,毛澤東為軍委起草複電,指出:「你們只有在寬大機動中大量殲滅敵人,迫使敵人分散配備,才能克服你們遇到的敵人大量集中不利我軍殲滅的困難問題。你們機動的範圍,第一是整個平綏線包括綏遠全省在內,第二是北寧線,第三是平承線,第四是平保線。目前所采出平綏線的方針,應當執行到敵人已經大量集中該線,我軍已無好仗可打之時為止。下一步主力的行動,可以出平保線打一二仗,調回敵人主力,然後再出平綏線。你們擬派兩個縱隊出綏遠的計劃是很好的,可令該兩縱於攻克柴溝堡一線之後,不要停留太久,迅速出綏遠,以綏遠全境為活動範圍。」

3月20日,戰役開始。至25日,左翼兵團在平綏線大同至天鎮段攻克陽高、天鎮、聚樂堡;右翼兵團攻克廣靈、蔚縣、陽原。傅作義速調第三十五軍和暫編第三、四軍等部進至張家口地區。左翼兵團繼續西進,至4月6日,先後攻克豐鎮、涼城、和林格爾等地。傅作義忙調三十五軍等部繼續西援。野戰軍前委見傅作義的主力已經西調,東面空虛,決定右翼兵團北上求殲駐天鎮、懷安的暫四軍主力,因途中遇暴風雨,耽誤5小時,暫四軍已北撤。右翼兵團共殲滅天鎮、懷安的護路部隊1000餘人。此時,三十五軍東返,野戰軍糧食補給困難,於是結束此役。

這一期間,楊得志、羅瑞卿等繼續研究傅作義部隊的作戰特點。4月4日,他們致電毛澤東,報告他們發現的傅作義部隊的作戰特點有:一、「在戰略戰役指導上,他也提倡進攻,提倡運動戰(所謂以運動對運動,快速痛打),慣會以大批汽車運兵(打)殲滅戰(以大吃小),提倡戰術包圍,反對戰略包圍(蔣介石主要錯誤在此)。提倡集中兵力,所謂運動遠出不留營底……不浪費兵力去維持漫長的交通線……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等……」二、「在戰術上,進攻時,有所謂一點殲敵(集中火力兵力打一點,集團衝鋒等)」。三、「在各兵種協同上,如步騎、步炮、陸空等比較熟練」。四、「在軍隊組織上,他也有三人戰鬥小組,有連隊政工組,有軍人小組會,有立功運動,並鼓勵士兵為戰友等。這個敵人一年多戰爭以來損失較小,並在戰爭初期他還佔了若干便宜,因而部隊的驕氣很盛,瞧不起我們,也瞧不起其他部隊」。

4月,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等從陝北轉移至河北阜平城南庄。四五月間,毛澤東電召羅瑞卿到城南庄,要求野戰軍去冀東尋找戰機,準備配合東北野戰軍作戰。

5月9日,中共中央決定將晉察冀和晉冀魯豫兩個解放區及其黨政軍機關合併,組成中共中央華北局、華北解放區和華北軍區。聶榮臻為華北軍區司令員,徐向前為第一副司令員,薄一波為政治委員,羅瑞卿為政治部主任。野戰軍分為兩個兵團,徐向前率領由晉冀魯豫一些部隊組成的第一兵團在山西轉戰;楊得志、羅瑞卿、耿飈率領的部隊編為第二兵團。

羅瑞卿返回前線後不久,第二兵團一分為二:楊得志、羅瑞卿、耿飈率領第三、四縱隊過平綏路東進;楊成武率領第一、二、六縱隊在平漢路以西。8月間組成第三兵團,進軍綏遠,迫使傅作義無暇東顧,以配合東北作戰。

楊、羅、耿率部東進以後,轉戰平北、冀東山區,很是疲勞。就在這時,軍委命令二兵團轉到平綏路作戰,以掩護第三兵團西進綏遠。

過平綏鐵路,兩次掉隊都「歪打正著」,傅作義已無力回天

1948年9月初,楊得志、羅瑞卿率領第二兵團揮師向西,8日攻克三河,轉入平北山區,拖住傅作義3個軍,掩護了第三兵團進軍綏遠。9月下旬,在平綏路東段開展大規模襲擊,至10月15日,相繼攻克崇禮、白廟和北平西北方的八達嶺、沙城、土木等據點數十處,吸引了傅作義從東西兩面快速來援。第二兵團率領第四縱隊退回平北山區,但第三縱隊被阻斷於平綏路南。

在國民黨政權行將垮台之際,蔣介石同傅作義密謀,準備走一步險棋,即乘解放軍在冀中兵力空虛之際,由傅組織一支快速部隊偷襲石家莊,威脅中共中央機關,以求挽回敗局。10月23日,傅作義召開軍事會議,部署此次行動,決定以九十四軍軍長鄭挺鋒為總指揮,以九十四軍和兩個騎兵師(旅)為偷襲部隊;以第三十五軍、第十六軍兩個師和第九十二軍一個師為策應部隊。為保密,傅此次行動不使用電台。但中共北平地下黨很快便掌握此次行動的情報,並向華北軍區報告。

中央軍委獲悉這一情報時,離石家莊最近的主力就是在平綏路以南的三縱隊,其次是平綏路北的二兵團部和四縱隊。10月25日,周恩來起草致華北軍區和二兵團的電報,通報了傅作義的圖謀並緊急部署:「七縱主力立即轉移至保定以南堅決抗阻南進敵人,以待三縱隊趕到會合殲敵……」「楊、羅、耿接電後應立即令三縱受軍區直接指揮,於明(二十六)日起,以五天行程,不惜疲勞趕到望都地區,協同七縱主力作戰並指揮之。楊、羅、耿率主力,應相機過路,到後,或直插平涿線破路,或向保定、望都方向隨三縱後跟進,視情況再定。」

10月26日,毛澤東為新華社起草了新聞稿,公開揭露傅的企圖。同日下午,三縱開始急行軍南下,28日到達紫荊關。同日,楊、羅、耿率二兵團主力順利越過平綏路南下,但殿後的四縱十二旅又被隔斷在平綏路北。後來在新保安戰役中,這又成為平津戰局中的一著好棋。

10月30日,敵害怕被殲,縮回保定,傅作義偷襲石家莊的陰謀破產。第二兵團奉命在行唐地區休整。

11月2日,東北野戰軍攻克瀋陽,東北全境解放。4日,蔣介石電召傅作義到南京磋商,要傅率部南下。但是傅擔心蔣藉此吞併自己的力量。他估計解放軍至少需要3個月才能進關,因此,不願南撤。蔣又考慮讓傅暫守平津,可取得部署長江防線、組織新兵的時間。蔣最後決定固守平、津、張地區,同時確保塘沽出海口。

傅返回北平後立即調整部署,收縮兵力,將其50萬軍隊擺成從塘沽到歸綏的長達250餘公里的一字長蛇陣,隨時準備西回綏遠,並擺出一副將要東逃入海的姿態。為了抓住蔣、傅兩系在華北的軍隊,就地殲滅,毛澤東命令東北野戰軍迅速秘密入關。

24日,毛澤東發出了關於平津戰役的指示。按照這一指示,華北三兵團隱蔽東進,於29日向張家口外圍發起進攻,以吸引傅作義向張家口增援。華北二兵團則由曲陽北上,於12月1日集中於紫荊關地區待命。傅作義錯誤地認為東北野戰軍尚不能入關,於是速運三十五軍等部3個師乘400輛汽車增援張家口。

12月4日,毛澤東得悉第三十五軍已進入張家口,立即連發3封電報給楊得志、羅瑞卿、耿飈,2時的電報要求「以最快手段攻佔下花園地區一線,隔斷暫三軍與張、宣敵之聯繫」。16時電報又要求「務以迅速行動,以主力包圍宣化、下花園兩處之敵,並相機殲滅之……以有力一部隔斷懷來、下花園之聯繫,確實阻止懷來及其以東之敵向西增援」。17時,又致電楊、羅、耿和三兵團楊成武、李天煥,指出:「楊、羅、耿務於明(五)日用全力控制宣化(不含)、懷來(不含)一段,立即著手構築向東西兩方的堅固阻擊工事,務使張垣之敵不能東退。」並要求三兵團固守張、宣間的阻絕陣地。楊、羅、耿立即率部由紫荊關向120公里以外的宣化、下花園前進,同時命令隔在平綏路以北的十二旅會同地方部隊在下花園構築工事,準備阻擊敵人,等候主力到來。

5日,東北野戰軍第四縱隊攻克密雲,傅作義忙令三十五軍迅速撤回北平。

當日,張家口和宣化兩地的國民黨軍為打通聯繫,在空軍支援下,從東、西兩面猛攻沙嶺子陣地。由於包圍張家口的三兵團把防守重點放在西面,守衛沙嶺子的第一縱隊又正在調整部署,致使第三十五軍的400輛汽車於6日突破沙嶺子防線,急速東退。當晚,二兵團的第十二旅對三十五軍車隊進行襲擾,三十五軍停止前進,在下花園至雞鳴驛一帶宿營。毛澤東得悉三十五軍突破沙嶺子防線東逃,立即嚴令第二兵團迅速佔領下花園,阻止三十五軍東逃。同時命令華北三兵團重新佔領被三十五軍突破的防線,嚴密包圍張家口;命令東北四縱隊佔領懷柔、八達嶺一帶,切斷傅作義部的東、西聯繫。

7日,第三十五軍繼續東行,遭第十二旅與地方部隊的頑強阻擊,進展遲緩。至傍晚,才進至新保安,一天只走了15公里。到新保安後,第十二旅已將新保安以東公路破壞。第三十五軍副軍長王雷震建議走另一條土路,連夜趕回北平。三十五軍軍長郭景雲不聽勸告,決定就在新保安宿營。郭景雲十分迷信,認為新保安這個地名十分吉利,住在此地可保證安全。當時,華北第二兵團大部分部隊尚在大洋河之南。此時氣溫已降至零下,河面結了薄冰,附近無橋。為了爭取時間,楊、羅、耿帶領部隊破冰下水,徒涉大洋河,急速前進。7日清晨3時,兵團機關正準備渡河,又接到電報,毛澤東命令他們「全力在宣化、下花園一線堅決堵擊」三十五軍。楊、羅、耿正打著手電筒傳閱毛澤東的電報,作戰參謀趕來報告:「三十五軍已過下花園,正奔向新保安。」

楊得志說:「馬上通知十二旅,不惜一切代價,堅決堵住三十五軍,一定要堅持到大部隊趕到!」

「同時發報給三縱、八縱和四縱,加快行軍速度,拿出拚命的勁頭來!」耿飈作補充。

電台迅速發完電報,司令部立即在夜幕中渡過大洋河,向北疾進。

這邊,大部隊在向北飛奔;那邊,被隔在平張路以北的二兵團的第十二旅早在6日在雞鳴驛附近就同三十五軍交上了火。7日,他們同三十五軍激戰一整天,為兵團主力趕到爭取了時間。7日晚,他們撤出新保安,在新保安以東抗擊敵人。7日夜,大部隊陸續趕到,三縱在西,四縱在東,到8日拂曉,終於完成了對新保安之敵的包圍。

三十五軍被圍後,傅作義派一四軍安春山部由懷來西出,企圖接應三十五軍,被四縱所阻,轉而向南,準備隱蔽繞進新保安,但進至馬圈,又被三縱所阻。此時兩敵相距只有4公里,但郭景雲和安春山始終不能會合。

在九十月間,二兵團兩過平綏鐵路,兩次掉了部隊。9月下旬把三縱隔在了鐵路南,10月下旬又把十二旅隔在了鐵路北。這兩次都應當算是失著,但瞬息萬變的戰場形勢卻把這兩步失著變成了好棋。第一次,被隔在路南的三縱隊在阻擊傅作義偷襲石家莊的行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第二次,被隔在路北的十二旅在阻止第三十五軍東逃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這兩次失著結果都是「歪打正著」。這是誰也沒有預料到的偶然性的事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水煮百年 的精彩文章:

自古紅顏多薄命:古代十大美男子,命運一個比一個慘
王稼祥落選七大中央委員內情

TAG:水煮百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