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虎門硝煙的林則徐,為何晚年又提議種鴉片?無奈之舉卻又一舉兩得

虎門硝煙的林則徐,為何晚年又提議種鴉片?無奈之舉卻又一舉兩得

虎門硝煙的林則徐,為何晚年又提議種鴉片?無奈之舉卻又一舉兩得

清朝是我國歷史上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都說朝代更替,災難不斷,事實也是這樣,清朝末年,內憂外患,英國人經歷過第一次的工業革命後實力大增,將目標盯在了中國,原本實力第一的天朝上國也逐漸淪為敵國的原料產地和產品侵銷市場。

那時的中國,局面十分混亂,英國人實力增強後乘虛而入,他們向中國走私鴉片,他們看中了中國這個龐大的市場,他們企圖獲取高額的利潤從而去發展自己的國家。

鴉片不僅僅會導致中國的白銀外流,而且會嚴重危害國人的健康,所以當時皇帝便派遣林則徐虎門銷煙,希望這樣能夠減少英國鴉片對中國人的毒害。1839年的廣州虎門海灘上,林則徐帶領大隊人馬,將鴉片焚燒,石灰和海浪超生強烈的化學反應,23天後,一千多噸的鴉片被盡數銷毀,林業徐也因此成為了人們眼中的英雄。

虎門銷煙英國人來說無疑是斷了他們的財路,所以他們藉此緣由發動了第一次和第二次鴉片戰爭。在戰爭的迫害下,中國人民飽受痛苦,洋槍利炮毀滅了一個又一個的家庭,大清王朝危機四伏。

作為當時的掌權者,清政府的態度卻不夠強硬,他們不敢和敵人抗爭,也沒有能力和敵人去抗爭。他們和敵人簽訂了很多喪權辱國的條約,其中有一條就包括開設中國的通商口岸,哎!外國商人更好到中國經商,掠奪中國財富。

是林則徐怎樣都沒有想到的結果,原本希望通過虎門銷煙來改變中國現狀,卻沒想到讓中國更加的危機四伏。是他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中國種植鴉片。曾經的銷煙總督,如今卻號召大家種植鴉片,這實在是林則徐的無奈之舉, 他活成了自己最不願意活成的樣子。

作為清朝大臣,他首先就會為國家考慮,中國有很多人深受鴉片迫害,想要戒除已經根本不可能,所以他們哪怕是花重金也要從外國購買,這樣還不如自己國家種植鴉片。在當時的情況下,種植鴉片有兩個好處:

一來種植鴉片可以滿足一些人的需要,減少對外國鴉片的需求量,避免中國的白銀流入國外。還有一個原因是,可以向那些種植鴉片獲得高利潤的商人收取重稅,以補上國庫大量的虧空,開玩笑的說,這叫肥水不流外人田。

這次戒煙總督,晚年卻事與願違,說到底還是國家太弱小,無奈之舉讓人惋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糖糖說史 的精彩文章:

大臣狀告皇帝鋪張浪費,皇帝怒火中燒,大喝道:老子偏不殺你!
二戰時,被日本囚禁的英國士兵有多慘?餓得皮包骨頭,被當活靶子

TAG:糖糖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