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共和國榮光!三萬噸彈射到六萬噸滑躍,人民海軍艱難航母之路

共和國榮光!三萬噸彈射到六萬噸滑躍,人民海軍艱難航母之路

原標題:共和國榮光!三萬噸彈射到六萬噸滑躍,人民海軍艱難航母之路



又是一年國慶節,仔細數來,這已是共和國的69個生日。脫胎於陸軍的人民海軍,也將在明年迎來它的第70個生日。而在海軍的各種裝備中,無論是在二戰後期,還是在當下,航空母艦依舊作為海戰的核心,發揮著無法替代的作用。

實際上,中國對於航母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紀三十年代。尚處於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時期,在席捲根據地的大掃盲運動中,這批先行者便早早覺醒了海權意識。據稱,當時甚至有戰士討論航空母艦和戰列艦哪種裝備的戰鬥力更強。



被西方稱為「707 project」的中國707工程航母


到了六十年代,中國對航母的研究進入了更深層次。或許是因為古巴導彈危機中,美國航母所發揮的作用令人咋舌,發展航母更是成為劉華清等人心中的夢想。1970年,關於新中國第一代航空母艦的意見書被採納。經過長時間的研討和論證,中國第一艘航母的排水量被定為三萬噸,原定計劃1980年建造,1985年服役。但基於此時國內同期的洲際導彈計劃和核潛艇計劃,作為吞金獸的航母不得不遺憾下馬。


891型航空母艦的想像圖,相較於707型更加現代化


而在八十年代,隨著中西關係的緩和,以及英阿馬島戰爭中的優異表現,對於航空母艦的發展再次被提上日程。而此次的航母代號則是「891」型。基於有著澳大利亞「墨爾本」號航母作為技術參考,新航母將排水量提高到4萬噸,並配備兩座蒸汽彈射器。而充當其艦載機的,在前期為殲7,後期計劃換裝沈飛的殲-13.但隨著國家重心逐漸轉移到經濟建設,該航母計劃最終也不了了之。



1143.4型航空母艦

隨著曾經同美國並分天下紅色帝國的瓦解,其遺產也逐漸被瓜分。其中裝備流失最嚴重的莫過於海軍部隊。從1143.4型「巴庫」號(現為印度海軍維拉特號)到1143.6型三代航母,烏克蘭/俄羅斯都難以維持其續建和維和保養。而在二十世紀初期,基於奉行「韜光養晦」的基本國策,公然宣布建造航空母艦顯然不現實,所以只能藉助民間商人出資,對蘇聯遺產進行收購。



明斯克航母世界


最早來華的是基輔級航空母艦首艦基輔號和次艦明斯克號。基於其設計仍難脫出巡洋艦的範疇,除非類似印度維拉特號的深度改進,不然難以形成戰鬥力。而同期中國的技術水準難以支持改裝,最終只能作為航母樂園,但對中國軍工產生的影響不可謂不小,畢竟這可是四萬噸的主力艦!


瓦良格號航空母艦


而後便是重頭戲,1143.6型瓦良格號。不同於前型,它有著全直通大甲板。雖說保留了「花崗岩」導彈,被稱為「載機巡洋艦」,但是它是1143計劃中出去烏里揚諾夫號中同正規航母相似度最高的軍艦。但同樣是所謂的「不發展航母」承諾,該型航母仍由民間出資進行購買。在經歷了長達3年的歸國之路後,瓦良格號又經過了9年的改裝,於2012年正式加入解放軍海軍。



002型國產航空母艦

在改裝瓦良格號的過程中,無論是工人還是設計師,都積累了大量的設計建造經驗。單單從六萬噸的排水量便能發現,我國航母事業起步的高度要遠高於其他國家。而這些寶貴的經驗在後來的第一型國產航母002上都有所體現。



羅陽,殲15艦載戰鬥機總師,犧牲於航母第一線


從707到001A,仔細數來,共和國的航母發展以及經歷了將近六十載!期間或有犧牲,或有遺憾,但始終不變的,是對那遠洋海軍的渴望,對建設海洋強國的決心!那承載著一代又一代先輩的夢想種子,最終將會結出護我海疆的鋼鐵長城!


作者:呆竹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兵器次元 的精彩文章:

中俄軍演爆「大冷門」,中國部隊戰鬥力強悍,俄軍王牌部隊被擊潰
一切為打贏,此項改革讓解放軍戰力再次升級

TAG:兵器次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