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NASA對於尋找外星人有新看法:追蹤外星文明留下的技術指紋

NASA對於尋找外星人有新看法:追蹤外星文明留下的技術指紋

NASA對於尋找外星人有新看法:追蹤外星文明留下的技術指紋

NASA對於尋找外星人有新看法:追蹤外星文明留下的技術指紋

NASA對於尋找外星人有新看法:追蹤外星文明留下的技術指紋

從太空站上拍攝的地球晚間,萬家燈火非常明亮,這就是NASA所說的「無意透露的技術指紋」。

(神秘的地球uux.cn報道)美國太空總署(NASA)對於尋找外星人有新的看法,他們表示要追蹤外星文明可能留下的一些技術指紋(Technosignatures)。

NASA上周二至四(9月26日至28日)在休斯敦舉行「技術指紋研討會」,他們認為,就像人類會發出無線電波,外星的高智慧生命體也會有相似的「技術指紋」。他們表示,著名的搜尋地外文明計劃(SETI,Search for Extra-Terrestrial Intelligence)就是以尋找無線電波為線索,但是宇宙中充滿由自然現象產生的無線電波,例如中子星,因此透過無線電來找外星人,常常要花很多時間驗證那是不是自然現象。還有一個盲點是,假如外星人不使用無線電波通訊,或者還沒有發明無線電,那麼整個宇宙當然會靜如止水。

因此NASA打算尋找「非刻意透露的技術指紋」。在討論會上,多名學者提出文明發展可能會出現哪些現象,包括雷射光、高度污染的大氣層、或「戴森球」(Dyson Spheres):科學家假設未來的超級文明可能完全地包裹太陽,以汲取太陽的能量。

然而不管哪一種技術指紋,都需要被假設成未必是直接向地球招手的訊號,因此需要一些先進的調查技術,來確定那些現象是否真的是來自智慧生命所造成的。

太空總署提出這個新方向,源自人類對系外行星的了解。之前人類一直認為太陽這樣的恆星或許很獨特,因為它旁邊繞著眾多的行星。然而開普勒任務(Kepler Mission)改變了這種想法,開普勒衛星已發現超過2600個系外行星,並且仍在繼續增加,但是開普勒任務只搜索了一小部分宇宙,顯然大部分的恆星,都有行星環繞著。而眾多的系外行星中必然有可以滋養生命的世界,自然也有可能出現智慧生命體。

NASA正設計和建造的新一代望遠鏡,將容許人類看清楚系外行星的影像,甚至研究它們的大氣層,以及探測那些星球表面上哪些位置適合孕育生命,甚至探測這些行星有沒有衛星環繞,並希望使用這些資料,尋找外星文明的足跡。

科普百分百·助力科普中國,讓科學知識在網上和生活中流行起來。溫馨提示:以上為科普百分百網上閱讀所瀏覽內容,轉載分享只為知識傳播和學習宣傳,本文內容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如有意見建議,請私信留言,我們會及時處理。歡迎關注,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普百分百 的精彩文章:

術前若有甲狀腺問題 應複查「甲功」避危象
《蟻人2》上映:螞蟻能製造自己的「諾亞方舟」

TAG:科普百分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