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設計 > 我的房子沒有屋頂

我的房子沒有屋頂




本文轉載授權自

一條


微信公眾號ID:yitiaotv









▲自述   劉冠宏   編輯   王瀟鉞



6年前,54歲的林先生,

打算退隱自己一手創立的公司,

回到家鄉新竹,到山林里過清閑日子。

於是,他在新竹郊區一片連綿的山丘中,

買下一座小山頭,約3萬平米。



找到兒子的好友、建築師劉冠宏,

在這片山林中造一棟房子,

遠離城市,幽靜清心。

建築師以中國君子的意象「竹」為靈感,

把房子一拆為四,

就像四根從山坡長出來的竹子。




通過巧妙的設計,

四棟房子中有些地方沒有屋頂,

能真實地感受到風,感受陽光、雨水,

抬頭就能看到月亮星空,

與大自然無限親近。

這個項目也在今年,

獲得了台灣室內設計大賽復層建築的金獎。








我是劉冠宏,是一名建築設計師。曾在紐約貝聿銘建築事務所工作5年,2009年回到台灣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




屋主林叔叔是新竹本地人,今年剛60歲,白手起家,現在生活比較富足,該有都有,之前住在台北市區。






林叔叔是我同年級好友的父親,2012年時找到我,他說想回到大自然的山裡,蓋個房子,希望能退休住,放下工作過比較清閑的生活。




也讓散布在世界各地的兒女、孫子孫女,回來的時候,有個全家和樂聚在一起的地方。






於是他在新竹郊區這片連綿的小山丘中,找到這個山頭。




花了好幾年的時間,一小塊一小塊地將這些土地購買下來,形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這整個環境,一共是3萬平米左右。






說是退休,但我覺得他更像隱居,當公司、朋友需要他時,他還會再出去。




我想幫他蓋一棟隱居的房子。這房子必須要非常有活力、生機蓬勃,但又要有一個比較低調的心境。







一般人們如果說你擁有一座山,大概都會希望你的房子在山頂上,可以擁有最好的視野。但這棟房子建在較低的位置,山坡底部。




一是比較低調,跟周圍自然環境相協調;二在山谷,生活也更方便些,走出房子,就可遊覽整個山林。







首先房子的設計是個現代建築,材料我們是選擇最基本的,就是鋼筋混凝土,造型也非常簡潔。







我想到中國對君子典型的一個象徵——竹子,把房子一拆為四,4棟又長又直的建築體,就像在這大自然的山坡上長出來的竹。








第一棟面對山谷外邊,沿著山坡微微的翹起。

第二棟坐落在山腳下。

第三棟的尾部插入山體。

第四棟抬高,獨立於整個山谷。




四棟樓分別有著不同的生活功能。既相互獨立,互相不受到干擾,又整體相連在一起。







第一棟是屬於主人林先生的兒女、孫子孫女回來居住的空間。




尾端翹起來的房子,是孩子們的最愛,因為一抬頭就可以看得到美麗的天空,看到星星、月亮、樹梢、樹葉……







洗澡的時候,就在星空月亮下面。








第二棟離一樓停車場很近,幾步路的距離,是給外部的客人居住。客人有個單獨的通道,從停車場可以直接進入客房,與主人互不打擾,在生活方面做一個區隔。







客人房間的尾端,有一個很大的浴缸。浴缸外就是一個小中庭,有一棵樹,所以有點像在泡溫泉,樹葉會落在你的身上。







而第二棟的屋頂是個小平台,回應了我們中國常常有的傳統四合院中間的那一個廣場。我們閩南語把它叫做埕(dia),所有人一起在這裡相聚,聚餐、聊天,都是歡聲笑語。








第三棟是最大、最寬、最高的。

功能是客廳、廚房、餐廳,小孩的遊戲室。尤其是還有伸入到山裡面的還有一個酒窖,林先生有很多寶貝的藏酒。








最後一棟在山谷最裡面,被第三棟擋住,隱秘性很好,也最安靜。

這裡是主人林先生的私人空間,他的卧房、衛浴,還有他的健身房。







從車庫到這個房間,還有一條單獨的「秘密通道」,林先生可以快速地從車庫走到他的私人空間,通道的門鑰匙只有他一人有。







為了讓人在室內就能最大限度地享受自然,房子使用了大面積的玻璃。選擇黑玻璃,既可阻擋紫外線,從外面向室內看也不會一覽無遺。








同時,四個房子還有很多微小的建築上的動作,比如左邊的牆稍微高一點,右邊的斜一點,上面的長一點,這是為了控制每個人上廁所的私密性。讓你洗澡時能跟大自然擁抱在一起,又不會被看到。







分成四棟之後,最大的困難就會是我怎麼從一棟走到另外一棟。它連接的方式,是一個走廊,一個通道,我故意把它做得歪歪曲曲。







中國人喜歡曲徑通幽,就像我們在山林裡面走路的時候,你要繞著樹,走到一半,會看到一個景色擋著,再走一半。居住者在這四棟房子之間穿梭行走,也是這個感覺。




走到不同的角度和高度,視線中四棟房子還可能會交疊,融合成一個新的形狀。







我們做建築的人描述空間,會說空間有三種屬性、三種形態。

一個是室內空間;

一個是廊道,屋檐,騎樓,也可以說是半室內,它底下是自然的空氣、風、陽光,但不會淋到雨;

再出去就是一個沒有頂蓋的自然。









房子拆成四棟以後,我創造了非常多「一半」,半室內半戶外的空間——廊道、四棟的縫隙、推出去的陽台……




這些「一半」的空間,既讓人有所遮擋,也讓風可以吹過,讓雨水在你旁邊灑落,讓你會曬到真實的陽光。

這是居住在山林里,應該好好享用的權利。








房子外面的這片山林,更是林先生的寶貝們。他最喜歡植物,這周圍原本只是荒地,他買下後便開始整理、種植,種了很多他心愛的植物,比如說樟樹、松樹、巒樹……




看著這些植物慢慢生長,也成為他下半輩子的樂趣。








他也說搬到這一年來,他學著適應這棟房子,學著跟環境、蚊蟲相處。跟自然的各種相處中,也讓我們更加認識自己是誰。




他最近還開始學樂器,學音樂。辛苦了大半輩子之後,回到山林里,重新開始過一個新的人生。




部分圖片提供:無有建築













更多美好家居生活指南


請點擊下方圖片,並關注下我們哦!




設計大咖有話說:你是什麼樣的人,就有什麼樣的辦公桌





家居風格怎麼選,家裡才不會變成大雜燴?





國企上班的90後,爆改10年老房子,樣子驚艷實在太贊!





你還可以長按下方二維碼


關注尖叫設計


每天為好設計WOW一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尖叫設計 的精彩文章:

"你家為什麼這麼丑?"劃重點:家居配色、家居配色、家居配色
和家人一起坐在這樣的餐廳吃飯,才是我夢想中的團圓

TAG:尖叫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