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揭秘)開國大典上,五星紅旗如何天安門廣場升起

(揭秘)開國大典上,五星紅旗如何天安門廣場升起

原標題:(揭秘)開國大典上,五星紅旗如何天安門廣場升起


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門城樓上,毛澤東主席親自按動電鈕,中國第一面五星紅旗升起來時,天安門前萬民歡騰的場面已經成為永久的經典載入史冊。圓滿舉行的升旗儀式,凝結著許多人的心血,更有許多鮮為人知的感人故事。


那麼,是誰設計了開國大典升旗儀式的電動按鈕?第一任國旗衛士是誰?繼毛澤東後,第二個按動升旗按鈕的人又是誰?第一套規範的國旗升降儀式是何時開始成型的?本期檔案揭秘,李涵為您講述:開國大典上,五星紅旗如何天安門廣場升起。



1949年9月初,為了保證開國大典升國旗儀式的順利進行,在天安門後面的西朝房內,國慶籌備領導小組負責人、政協副秘書長齊燕銘、市政府秘書長薛子正和華北軍區政治部副主任張致祥召集會議,請有關部門的領導和專家們出主意、提方案。

首先討論研究了升旗設施的問題。這一任務由市建設局承擔,由林治遠工程師負責工程設計與施工。按照整體設計要求,旗杆位於天安門城樓與正陽門之間的中軸線上;設計高度與天安門一樣,為35米。林治遠反覆琢磨後,找到自來水公司,選了4根直徑不同的自來水管,一節一節地套焊在一起。由於沒有更粗和更細的管,套焊的最大長度只有22.5米,無法達到設計高度。林治遠將這一情況向天安門國慶工程指揮部請示,最後確定為22.5米。


市建設局的鐘漢雄負責旗杆基座的設計。1米高的漢白玉基座和3米見方、60厘米高的漢白玉欄板十分漂亮,但是沒有給旗手留出入口,旗手進出都得翻越護欄,以後就這樣用了41年。


關於如何升旗,最初有人提出,由兩名戰士手工升旗。這個意見馬上被否決了。大家認為,升國旗是新中國誕生的標誌,一定要由毛主席親自來升。可是,城樓離旗杆那麼遠,難道讓毛主席走下來再一下一下地拉動繩子升旗嗎?


有人提出一個方法,設計一個電動升降器,把控制開關放在天安門城樓上,開國大典時開動電鈕,啟動馬達,就可以將國旗升起來。經周恩來批准,採用讓毛澤東控制電鈕,電動升旗的方案。電動升旗是當時中國人幾乎不知道的一項技術,僅有個別人從外國畫報上見過。林治遠接受了這個任務,安排由工程師梁昌壽具體負責。


按照升國旗和奏國歌必須同步進行的要求,梁昌壽搞出個方案,然後經過安裝調試,升旗時間完全符合要求。9月30日下午,一面特大號國旗送到廣場。有關領導親自驗收升旗設施。國旗一遍遍地升降,運行正常。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開國大典上,毛主席按下了升國旗的按鈕


1949年10月1日清晨7時許。北京東四南大街史家衚衕8號,北平市糾察總隊一大隊就駐在那裡。擔當警衛員職務的李元甫剛吃過早飯,就被一位參謀叫住了:「李元甫,迅速到食堂門口集合!」與李元甫同時集合的還有三個人,分別是一大隊的劉俊英、藏圖弟和盧喜鍾。這位參謀壓低聲音嚴肅地說:「交給你們一項光榮的任務,在開國大典上做五星紅旗的護旗手,無論如何,一定要保證咱們的國旗順利升起。你們現在立刻趕到天安門廣場。」


聞聽此言,四個人既激動又緊張,顧不得多想,一路穿東安市場、經王府井、過北京飯店,飛奔而去。3公里的路程,他們以最快速度趕到了天安門廣場。 這「天大的幸運」咋就突然落到李元甫他們頭上了呢?李元甫事後才知道,背後的故事還頗富戲劇性。


1949年9月30日,開國大典的準備工作基本就緒。22.5米高的鐵制旗杆傲然矗立,電動升旗裝置安裝完畢,正在做最後的調試。誰料,到了當天夜裡預演升旗時,第一次升旗,國旗到了旗杆的中間就停止了。那天晚上有點小風,但是任憑小風左一下右一下拍打,巨大的紅旗仍然飄揚不起來,好像挺悲痛似地成了半旗。有人善意地解釋了這件事:當時,天安門國旗杆的南面,正破土動工修建人民英雄紀念碑,在預演升旗的前幾個小時,舉行了紀念碑奠基儀式,毛主席親手鏟下了第一杴土。這面有靈氣的國旗,在它第一次升起的時候,不忘為國捐軀的820萬英靈,自動升半旗向英烈致哀。老百姓都傳說那一塊紅布通人性。 這件事漸漸傳成了一個美麗的神話。

第二次試升,國旗升了上去,到位後卻沒有停下來。負責安裝的工程師急了,兩分多鐘過去,上升節奏應該中止,怎麼國旗還往上升?等到他們看清時,旗子已經被捲成一團。這時他們才發現沒有安裝終止裝置。但是,捲成一團的旗子該怎麼弄下來呢?由於周圍的腳手架已拆除,一時無法上去排除故障,在場的人們焦急萬分。


國慶籌備領導小組負責人與市建設局的領導聞訊立即趕了回來,副局長、國慶工程現場指揮趙鵬飛當機立斷,從市消防大隊調來1架3節木質搖梯,但仍差幾米夠不到旗杆頂。他又安排找來兩名熟練的工人,冒著危險從雲梯頂爬上去,把捲住的旗子取了下來。午夜,受閱部隊已開始人城集結,梁昌壽和助手們急得滿頭大汗,經過緊張地檢查、調試,一直到10月1日凌晨時分,才最終把終止開關安裝好,並測試成功。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開國大典上,毛主席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紅旗高高飄揚在天安門廣場的正中央。


五星紅旗能否在國慶大典那一刻順利升至旗杆頂部?對此,周總理還是有些擔心。於是,他派閱兵總指揮聶榮臻司令員仔細檢查升旗的各個環節。


聶榮臻專門到廣場檢查了解升旗的問題後迅速做出指示:務必考慮周到,要準備兩條繩子,並且派4名政治可靠、身強力壯、五官端正的戰士當護旗衛士,一旦電動升旗發生故障,立即人工升旗。總之,要確保新中國第一面國旗在開國大典時萬無一失、順利升起。


隨後,北平市糾察總隊一大隊接到了指示,而李元甫等四人有幸擔任了這項光榮而艱巨的護旗重任:保證國旗絕對安全,一旦機械失靈,立即拉動繩子,在2分鐘之內把國旗升到頂端。


在天安門廣場22米高的鐵制旗杆下,李元甫四個人仔細地了解、練習升旗時的要領,四個人分工明確,並研究遇到問題時的緊急處置措施。


一切就緒後,守衛在旗杆下,四個人靜靜地等待。那時,升旗儀式的時間是絕對保密的,沒人知道幾點開始升旗,只能隨時待命。


那莊嚴輝煌的時刻越來越近了。此時,參加開國大典的受閱部隊和各界群眾按照指定的地點陸續進入會場。整個天安門廣場匯成了歡慶的海洋。

「毛主席來啦!毛主席登上城樓啦!」下午近3點,牽動人心的時刻終於到來了。 李元甫和3位戰友已經準備就緒。那天,李元甫熱血沸騰,心情格外激動。能夠置身於萬眾歡騰的天安門廣場,目睹開國大典的盛況,無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他們在旗杆下站姿筆挺,那面即將飄揚的國旗熠熠生輝。



1949年10月1日清晨,北京新華廣播電台播發預告:「北京新華廣播電台及全國各地人民廣播電台,決定全部轉播今天下午三點鐘舉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慶祝大會實況」。同一天的報紙上也刊登了這一消息。喜訊立即傳遍全國。


當時,轉播設備相當簡陋,技術上有不少難題,只有一個喇叭的擴音器,音量小,而參加開國大典的將有30萬人,顯然不能適應需要。為了使整個天安門廣場都能清楚地聽到天安門城樓上主席台的聲音,並且傳播到全國,1940年曾參與創建延安新華廣播電台的軍委三局九隊隊長傅英豪,想了一個辦法,他設計、製作了一種大型擴音器,把九隻喇叭焊接在一塊金屬板上,形成強大的音量,大家把它形象地稱為「九頭鳥」。有關部門在天安門廣場架設了好幾個「九頭鳥」,從而解決了擴音器的問題。


10月1日下午2點55分,在天安門城樓西側的播音員丁一嵐和齊越開始播音。他們很有感情地交替朗讀實況廣播稿,把眼前的動人情景報告給國內外億萬聽眾。


下午2點55分,毛澤東帶領著新政權領導人登上了天安門城樓,出現在主席台上。齊越立即對著話筒播音:「各位聽眾,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禮就要開始了。現在,毛主席和他的親密戰友朱德、周恩來、劉少奇等同志登上天安門城樓。」3時整,中央人民政府秘書長林伯渠宣布開國大典正式開始。


請毛主席升旗!」 林伯渠宣布。這句話有一個明顯的缺陷,站在他身邊的工作人員顯然意識到了,於是,小聲提醒他。


請毛主席升國旗!」 林伯渠又大聲宣布一次,增加了一個「國」字。保存在中央檔案館的鋼絲錄音帶上的林伯渠主持大會的聲音,依舊清晰如昨,聽起來如身臨其境。


歡騰的天安門廣場頓時肅靜下來,人們的目光驟然聚焦在廣場的國旗杆上。這時,話筒里突然傳出焦急的問話:「升旗的機關在哪裡?」 這當然是毛澤東的問話。在天安門城樓上的人不知道他們的交談會通過廣播,傳到空中,然後從全中國每一台打開的收音機里傳出來。


歷史的車輪終於滾到了那個莊嚴的時刻。毛澤東按動電鈕,在《義勇軍進行曲》雄壯的旋律聲中,鮮紅的五星紅旗在人們期待的目光中冉冉升起。

隨著國旗繩索的啟動,李元甫四個人,目不轉睛地盯著那面五星紅旗,為以防萬一,他們手中順勢交替倒換著繩子,護送著長5米、寬3.3米的嶄新國旗升起。但


兩分鐘,22米,國旗緩緩順利升空。此時,掌聲雷動,人聲沸騰。毛主席也很激動,他興奮地脫口大喊了一聲:「升得好!」話音剛落,禮炮驚天動地地鳴響了,全場歡呼雀躍,人群沸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毛主席萬歲!」海潮般的歡呼聲經久不息,將那莊嚴、熱烈的大典氣氛推向高潮。


升旗儀式一切順利,備用方案沒有啟用,李元甫和3位戰友心中的一塊石頭終於落地了。這時,他們仰望高高飄揚的五星紅旗,都情不自禁地流出了熱淚,他們四人成了第一任的國旗衛士。回去後,李元甫和戰友激動得一夜沒合眼。李元甫說,這次經歷是他一輩子的驕傲。



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主席按動電鈕,新中國第一面五星紅旗在北京天安門廣場冉冉升起


開國大典的晚上,新華社記者李普將采寫的開國大典盛況的新聞稿交到了分管新華社工作的胡喬木手中。胡喬木看了一遍文稿,指著新聞稿中一句話對李普說:「這句話要改一改。雖然你懂我也懂,但有些讀者可能不明白,要加些文字,寫清楚一些。」


新聞稿上的那句話是:「毛主席親自開動電鈕,使第一面新國旗在新中國首都徐徐上升。」顯然,在胡喬木看來,在這裡加些文字是十分必要的,不然別人可能看不懂。


當時,很多共產黨幹部和解放軍戰士是第一次進入城市,在此之前從沒有見過電燈,也沒有用過電。如果不加上幾個字,會使人產生誤解,以為毛澤東是神仙,有什麼法術,這邊一按電鈕,那邊紅旗就升起來了。於是,人們從1949年10月2日《人民日報》第一版上,看到修改後的文字是:「毛主席親自按動有電線通往廣場中央國旗旗杆的電鈕,使這一面新國旗在新中國首都徐徐上升。」


距五星紅旗1949年10月1日第一次在天安門廣場升起已過去了60多年,第一次按下電鈕的是毛澤東,那麼,第二次呢?那些國旗在此後六十多年是如何升起降落的?


由於開國大典前升國旗的有驚無險,人們意識到,要把旗升起來,電力技術保障是關鍵。當時電工並不多,而旗杆下的電機歸北京市供電局負責,於是十一後,組織上就順理成章地把此後的升旗任務交給了供電局。

那時候並不是每天都升旗,只是在元旦、春節、五一、十一等重大節日時,才會在早晨把國旗升起,晚上降下。


1950年的10月1日,國慶升旗的按鈕由北京供電局的電工師傅程紅年按動。他也成為繼毛澤東之後,第二個按動電鈕升起國旗的人。


1951年的9月30日,時年22歲的供電局電工胡其俊接到一個讓他徹夜未眠的通知:從明天起,天安門廣場的國旗將由他來升起。


當時家裡沒有表,升旗那天,凌晨時分胡其俊就爬起來,扛著旗子到了天安門廣場。他翻過一米多高的漢白玉欄杆,把配電箱的箱蓋打開,踩著箱蓋爬上兩米高的旗杆台,把旗子綁在旗杆的鋼絲上,綁好後從檯子上跳下來。這時天才蒙蒙亮,胡其俊就蹲在基座下面。等著東方泛出些微紅,胡其俊按下按鈕。旗子緩緩地升上去了。


就這樣,青年電工胡其俊第一次升起了天安門廣場上的國旗。此後一直到1976年,26年的時間裡,每到重大節日,胡其俊都擔負著這個光榮而秘密的任務,連他家人都是多年後才知道他這一特殊工作。


2006年10月1日早晨,國慶節當天,去世前的胡其俊說的最後一句話是:「該升旗了」。



1976年,電力工人升旗的時代結束了,取而代之的是衛戍部隊的戰士。1976年11月26日,北京衛戍區部隊擔負起了升旗任務。從此每天升國旗,不再是節假日才有的特例,但升旗時間依然只憑戰士肉眼的觀察,誰也說不準第二天升旗的時間,也沒有隆重的儀式,只是由兩名戰士扛著國旗並肩而行,通過長安街時,還需要給自行車讓道。等太陽快落山時候,再把國旗降下,扛回來後放在駐地房檐下。


冷戰結束,百萬大裁軍隨之而來,原來的衛戍部隊官兵有很多轉為武警。1982年12月28日,原武警北京總隊第六支隊十一中隊五班進駐天安門,擔負升降國旗和天安門廣場、天安門城樓、金水橋、人民英雄紀念碑以及迎賓儀式的現場警衛光榮任務。董立敢等人就這樣成為了其中一員。


這個五班,日後被人們習慣地稱為國旗班。他們擔負起了天安門廣場升降守衛國旗的光榮任務。在第一任班長董立敢的帶領下,第一套規範的國旗升降儀式開始成型。原來的2人升旗改為3人升旗,其中1人擎旗,2人護旗,正步前進。統一了著裝,並綜合天文台提供的科學數據和人們的習慣制定了國旗升降時間表。


社會逐漸開放,不過當時老百姓很少知道對天安門升旗的時間,專門觀看升旗的人就更少。國旗杆也沒有圍欄,觀眾可以近距離接觸,人們對於國旗的態度也還不夠嚴肅,升國旗時有人交頭接耳,有人坐在地下,拍照留念時,有人隨意靠在國旗杆上,要戰士提醒才會離開。


1983年2月的一天開啟了國旗衛士宣傳國旗知識的歷史。當時一隊小學生排著整齊的隊伍,來到天安門廣場觀看升旗,這種有組織的活動在當時還不多見。升旗後,領隊教師希望正在執勤的戰士給孩子們講講國旗知識。此後,宣講國旗知識成為國旗班每一位成員的另一重要任務,不僅在國旗下講,還在學校廠礦機關以及廣播里講解。內容既包括國旗知識的介紹,還包括發生在國旗下的一些感人故事。


1984年,天安門廣場升旗的全過程成為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的片頭,整整播放了一年,天安門升旗儀式家喻戶曉。1991年初,「天安門國旗護衛隊」正式成立,並從1991年5月1日起實行新的升降國旗儀式。國旗護衛隊由36名武警官兵組成,負責每天升降國旗。逢「1」(即每月1日、11日、21日)和重大節日,武警軍樂團在現場演奏國歌。為了更好地維護天安門廣場秩序,從2004年6月1日起,天安門國旗護衛隊每月逢「1」的3次大升旗的勤務改成每月1日進行大升旗,36名國旗護衛隊員和62名武警軍樂團隊員和以往大升旗一樣,現場演奏三遍國歌。從此到天安門看升旗成為中國民眾的夢想,也成為北京遊客的必備項目。


《黨史縱橫》 《人民文摘》金敏求 於莉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李涵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揭秘)撫順戰犯管理所的日本戰犯們

TAG:李涵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