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歷史上真正有才也有財的人,只有他們家

中國歷史上真正有才也有財的人,只有他們家

在我們這個國家,很少有一個家族可以顯赫數百年的,但是很少不代表沒有,其中榮氏就是一個。在20-21世紀以來,榮氏一直都被各種名稱圍繞著,比如說「麵粉大王」、「棉紗大王」、「紅色資本家」、「中國的洛克菲勒」等等,都是一些王牌稱號,這些稱號也幾乎都圍繞著這個榮氏家族,那麼這個家族到底是什麼來路呢?

現在的榮氏已經發展的到第四代了,雖然經歷了很多風雨,但是一直都沒有倒下過,而他們的目標就是事業興國、護國、榮國,並且這些他們都實現了。如今的他們依然在國內的市場上馳騁,在現代和古代都創下了很大的功勞。他們的祖先的創業就是在無錫榮巷開始的,當時榮巷還在無錫的西部郊外,那時候的榮氏的祖先就在那邊種植稻植桑。

在明代正初的時候,他們從金陵遷往了無錫,並且還形成了上中下三個容村,一直到民國時期,這三個村才變成了小鎮,現在的榮巷已經成為了市區,雖然是市區,但是仍然保留了將近400米長的一條街,這條街上還有150多加青磚組成的古代房子。早在種植的時候,他們家的這個稻米就已經佔據了中國大部分的糧食。

因為榮氏的祖宗曾經有人當過大官,家室也非常的雄厚了不起,但是後來到了榮熙泰這一輩的時候,家族事業逐漸衰落,於是就做起了小本生意的買賣,經常會在太湖和吳淞江上來回上海,販賣東西,當時他們家手中的財產只有幾個小屋子了,雖然沒錢,但是祖宗留給他們的卻是商業頭腦細胞。

當時的榮熙泰的大兒子榮宗敬在14歲的時候就沒有再讀過書了,因為家境不好,後來他就去了上海的一架鐵錨廠去做了學徒,而榮宗敬的弟弟榮德生卻在在家繼續讀書,因為榮熙泰非常希望他可以考上狀元,然後中科舉。然而榮德生卻喜歡哥哥榮宗敬的生活樣子,並且一直以哥哥為榜樣。後來在他16歲的時候,榮德生就離開了學塾,自己一個人乘著船來到了上海,並且做起了學徒工。

因為榮熙泰當時已經和人一起合資在上海開了一家廣生錢莊,後來榮德生和哥哥榮宗敬兩人就在裡面當上了經理和會計,不久後,榮熙泰就離世了,而哥哥和弟弟兩人吧這個錢莊經營的也非常好,規模也在慢慢擴大,於是這個裡面轉到的錢就成為了兄弟兩人的第一桶金,為以後的創業之路打下了基礎。

後來,弟弟榮德生去廣州,看到了麵粉行業的興起,於是就和哥哥商量,兩人一起開了一家榮氏麵粉廠,這個麵粉廠持續了有8年之久,一直到做穩定了之後,他們的麵粉廠就佔據了全國麵粉的29%。後來兄弟兩人又開了一家振新紗廠,不久後,哥哥在上海的郊外也開了一家申新紗廠,但是當時正趕上了歐站,紗廠供不應求,紗廠價格直線上漲,於是就出現了暴利的景象。

這其中的盈利非常的驚人,本來當時開辦的時候是2.06萬,後來就增長到了22萬左右,這中間僅僅只有10年時間,榮宗敬當時還非常的自豪表示,中國有一半以上人都是穿我的,吃我的。由此可見榮氏家族的影響力。後來在國民唐快要倒台的時候,榮氏家族的產業也出現了非常大的動蕩,那個時候進行了很久了通貨膨脹,還掀起了一股瘋狂搶購的熱潮,於是很多產業都紛紛去往了國外,但是榮氏二兄弟並沒有這樣做,他們毅然決然的留在了中國。

一直到上海解放後,他們的事業再一次的興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記載簿 的精彩文章:

為何古代皇帝很難活過40歲?有幾個致命原因,最後一點最尷尬
他是楊過一生中唯一的徒弟,名氣比楊過大,武功還比楊過高!

TAG:歷史記載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