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鄧小平最大遺憾:因批准了一份文件,開國大將出國不到半月就逝世

鄧小平最大遺憾:因批准了一份文件,開國大將出國不到半月就逝世

文/大鎚子

獨家創作發表於騰訊內容平台,嚴禁轉載

在抗戰時期的時候,為了拉近革命同志的友誼,常常會給對方起一些雅號,1929年的時候一位起初長時間從事地下工作的年輕幹部來向毛主席彙報工作。身高大致在一米八二左右,放在南方已經算是高個子了,而毛主席更是脫口而出稱其為羅長子(長子在南方通常形容個子高),而他就是筆者今天要介紹的主人公羅瑞卿,這也是他與毛主席的第一次見面。

後來在抗日戰爭以及解放戰爭中羅瑞卿也是立下了赫赫戰功,不過眼看全國就要解放的時候,周總理卻把他從前線調了下來,委派其為公安部長這一職務。羅瑞卿收到電文之後,也是連夜趕往北平,此行的目的便是希望周總理能夠考慮更換公安部長的人選,至於原因既有自己想回前線繼續指揮部隊,也有擔心能力不足並推薦了當時主管地下組織活動的李克農。但周總理說了這麼一句話:「全國勝利已經在眼前,現在我們的戰場應該放在國家建設上,打破國民黨現存機構才是首要解決的問題」。

在擔任公安部長期間,羅瑞卿所採取的方針便是久病需要重葯來醫治,幾年的時間內不僅是協調相關部門基本肅清了國內的土匪組織,對於城市鄉村出現的黑惡勢力、流氓、妓院等也是嚴厲打擊,一種國家的新氣象就此拉開了序幕。在1955年授銜的時候羅瑞卿被授予了大將軍銜,毛主席曾經這樣評價過羅瑞卿:「就算是天塌下來,有羅長子頂著呢」,足可見主席對其是極為信任的。

1959年的時候考慮到羅瑞卿對於公安部門所作出的貢獻,中央領導決定任命其為國務院總理主管事件也是軍隊的建設問題,不過後面由於一些事情的發生,羅瑞卿的腿受到了嚴重損傷,到後面已經是無法行走了。雖然當時已經恢復中央工作的羅瑞卿口中並沒有任何抱怨,可一個在戰場上歷經過這麼多事情的將軍,再也無法站起來行走恐怕心理始終是不願意接受的,而當時國內的醫療技術也極為有限,雖尋找過不少解決方案但始終沒有確切的把握。

1975年的時候兩位來自於西德的醫療專家跟羅瑞卿見了一面,並表示這種更換假肢的手術在西方已經極為成熟了,成功率也是極高的,就在這兩個專家的訴說下,在羅瑞卿的心裡也動了前往西德做手術的想法。可國內的醫生所給出的便是這種假肢手術難度不在手術,而是在於術後的恢復感染工作。三年後羅瑞卿的妻子積勞成疾被查出腫瘤,知道此事後的他為了照顧妻子,很快變向黨中央打了一份出國就醫的文件。

在通過與西德醫院方面的病歷移交,所給出的回復是雖然羅瑞卿將軍年齡已經大了,動手術會存在一定的風險,但是成功率可以達到百分之九十以上,通過多方的資料,鄧小平最後是在這份文件上籤了字,同意羅瑞卿出國治療。同年的7月18日羅瑞卿所乘坐的飛機在西德降落,一系列的手術準備工作之後,於次月2號正式開始。這一天手術之後醫院給出的信息是手上非常成功,可到了第二天凌晨的時候醫院傳來了噩耗,羅瑞卿將軍因為術後引發的心肌梗塞搶救無效而逝世。在國內的鄧小平得知這一消息後,內心除了悲痛之外,便是自責和遺憾,每當提起此事時,便會身邊的人說若是當初我不簽下那份同意書就好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有閑者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戲說皇帝耍無賴,惹得滿朝文武一哭二鬧三上吊,卻被後世所讚頌
張自忠警衛員:離家88年終回鄉,鄉親熱情招待,家卻僅兩堆黃土

TAG:有閑者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