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寄宿學校》:不要不聽話,否則殺了你哦

《寄宿學校》:不要不聽話,否則殺了你哦

原標題:《寄宿學校》:不要不聽話,否則殺了你哦



做孩子的時候也許都想過這件事,在全世界包括自己的父母也在和自己作對的時候,會覺得自己並不是親生的小孩,父母根本不愛自己,未來堂皇不知道何去何從。但直到長大之後會覺得曾經的想像都是無稽之談,但是隨著網路的發展和信息的普及,我們逐漸意識到,也許我們只是那幸運的百分之九十而已。因為有一些孩子,因為父母的原因並沒有走過人生的十分之一,有更多的人,至今仍然生活在「父母地獄」之中。

剛開始看《寄宿學校》的時候,並沒有想到它會是一個這樣的故事。它的格局和最近大熱的恐怖片《遺傳厄運》極其類似,以一個家庭里外祖母的去世為開端,引發了一些似有非無的異象。但是接下來又會以為是《怪奇秀》,只因為12歲男主雅各布那張漂亮得和小女孩一樣的面孔,過於脆弱的身軀,還有他時不時對女性服裝展露出的興趣。



12歲的雅各布親生父親早逝,和繼父與母親生活在一起。他本身也是一個脆弱而陰鬱的男孩,每每入睡 ,總能尖叫驚醒。母親因為他的神經衰弱,繼父對他表面示好,暗地裡卻思考著成年人的方式,試圖將繼子從生活中驅逐出去。


很快他找到了機會。雅各布素未謀面的外祖母去世之後,雅各布對她遺物中留下來的華美服飾產生了興趣。他趁著家長不在家的時候,穿衣打扮,放著黑膠跳著探戈,卻沒想到被繼父抓了個正著。


於是繼父以「為了母親好」的理由,將雅各布帶去了一間偏遠的寄宿學校。在只有一個小莊園的寄宿學校之中,只有一個自稱為「謝爾曼醫生」的老師,三本課本,卻每天只教授聖經;稍微顯露出叛逆,就會立刻被嚴酷體罰;七個孩子,每個都各有「毛病」:痴呆、殘疾、心理疾病、青春期叛逆,或者還有像雅各布這樣的「變態」,都是不能在社會上行走,只能給父母帶來「羞恥」。


但沒想到的是,這並不是一個所謂「寄宿學校」,而是父母將不想要的孩子送給殺手處刑的場所——一所假扮為學校的牢籠。



真正的教授已經死在地下室,殺手取而代之,兩個星期內,七份合同、七個孩子、七場意外死亡,或許沒有雅各布的到來,也許這個寄宿學校將會以這樣的方式結束。


隨著過程的推進,已經陸續意外死亡了兩個夥伴,而看似冷漠實際上非常赤誠的雅各布逐漸發現了真相。



影片中到了真相揭露階段,有一幕令人毛骨悚然,一個男孩的母親來到學校找「謝爾曼醫生」,面帶焦慮,想要見見自己的兒子,可是得知痴呆男孩已經死於非命的時候,她精緻妝容的臉上閃過了一瞬間的狂喜。先是遲疑地詢問結果是否牽涉到她自己的保險性,然後鬆了一口氣。整個人呈現出一種愉悅的狀態,還要假惺惺地問醫生:


「我這樣,是不是不太合適?」

惡魔一般的「謝爾曼醫生」以一種審視一般的表情看了看這位同樣邪惡的母親,就像在看一個死人——當然她也即將會死,為了不走漏消息,「謝爾曼醫生」已經在酒里下了毒,只等她回到家裡,就會毒發身亡。在殺手的眼中,並不存在刀俎,自己也不是別人操持的武器。


在「謝爾曼醫生」準備放火結束這個「寄宿學校」時,被雅各布發現。他偽裝自己,鬥智斗勇,最後在所有孩子被燒死之前,結束了殺手的生命,並救出了所有不知情的孩子。



最後一段可以說是青天白日下的恐怖,逃出來的孩子一個個奔向自己的父母,彼此露出重獲新生的喜悅笑容,孩子的笑容是真實的,而父母的虛偽笑容下卻潛藏著邪惡的動機。相比於孩子們各類見不得人的殘疾和疾病,這些看似體面的正常人才是需要送到「寄宿學校」的病人,先學習做人,最後再學如何成為父母。


這是一部血漿橫飛、三觀盡碎的兒童恐怖電影,有些地方甚至比較誇大,比如一個十二歲的男孩大戰成年殺手還能夠全身而退;比如男孩最後用殺手留下來的藥物殺死了自己的繼父。


但是這部電影的本質,在現實社會中並不少見,那些所謂的「戒網學校」、「國學學校」都是一個個黑暗滋生的「寄宿學校」。但是更多的時候,所謂父母的身邊,才是監獄。他們也許會全須全尾地成長為人,但是為人的一些本質的東西,比如個性、比如自信、比如勇氣和判斷,已經被永久地「寄宿」在成年之前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電影名利場 的精彩文章:

TAG:電影名利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