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民國四大書法家,皆是政壇文壇兩不誤的「人才」

民國四大書法家,皆是政壇文壇兩不誤的「人才」

民國時期,國民黨內流傳著「真草篆隸」四大書法家的說法,分別指的是譚延闓的真,于右任的草,吳稚暉的篆和胡漢民的隸。

這四位不僅是書法造詣很高,在國民黨內的地位也是不低,作為國民黨的元老級人物,曾經也是赫赫有名的人物,能夠做到政壇與文壇兩不誤,實在是少見的「人才」。

譚延闓(1881-1930)

民國四大書法家,皆是政壇文壇兩不誤的「人才」

譚延闓,字組庵,號無畏、切齋,湖南茶陵人,出生於浙江杭州,出身官宦家庭,父親譚鍾麟曾做過兩廣總督。他自小聰明異常,被清廷要員翁同龢稱作為「奇才」。1893年,譚延闓考中秀才,1902年,考中舉人,1904年,考中進士,之後他考中會元,這是湖南兩百年歷史上的第一個會元,後來他又被清廷授予翰林院編修。

譚延闓曾一度回到湖南辦學,是湖南立憲派首領,出任過「諮議局」議長。中華民國以後,譚延闓曾任職過湖南軍政府參議院議長、民政部長,1911年,他被推選為湖南督軍,1912年,他正式被北洋政府任命為湖南都督,兼湖南省民政長,並於同年加入國民黨,出任湖南支部支部長。

1913年,譚延闓參加了二次革命,失利後沒被袁世凱撤職,避居在青島、上海。1915年,譚延闓又參加了討袁的護國戰爭。1916年,譚延闓又復任為湖南省長兼督軍、湖南參議院院長。期間,他推行湖南人自己治理湖南的政策。

民國四大書法家,皆是政壇文壇兩不誤的「人才」

1920年,譚延闓被軍閥趙恆惕趕下台,逃亡到上海。1922年,他投靠了孫中山,並再次加入國民黨,當年6月他被任命為全湘討賊軍總司令。1923年,他被孫中山任命為大元帥府大本營內政部長,建設部長,並第三次出任了湖南省省長兼湘軍總司令。

1924年,譚延闓又當選為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中央政治委員會委員兼大本營秘書長。之後,他還出任了國民革命軍第二軍軍長、理廣州國民政府軍事部部長、代理廣州國民政府主席、中政會主席團成員、南京國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長、財政委員會委員長等職。1930年,譚延闓因病在南京去世,國民政府為他舉行了國葬。

譚延闓書法造詣很高,被稱作是民國四大書法家之首,有著「近代顏書大家」的美譽,他的字結體寬博,顧盼自雄,直到現在,寫顏體的人都沒有能夠超越他的。譚延闓還精於作詩,著有《組庵詩集》等,對於美食他更是難以抗拒,是組庵湘菜的創始人。他又是國民黨元老級人物,地位不低,當年蔣介石與宋美齡結婚時,他就是介紹人,他的女兒譚祥,嫁給的是有著「小委員長」之稱的陳誠。

講到宋美齡,順帶提下,孫中山當年曾有意將撮合譚延闓與宋美齡的婚事,譚延闓卻是以不能背叛已經死去的妻子,再娶第二個老婆為由頭給拒絕了,後來譚延闓與蔣介石夫婦的關係倒是不錯。

于右任(1879-1964)

民國四大書法家,皆是政壇文壇兩不誤的「人才」

于右任,原名伯循,字誘人,別署「騷心」「髯翁」,晚年自號「太平老人」,祖籍涇陽鬥口於村,出生於陝西三原,中國近現代高等教育奠基人之一。

1895年,于右任考中晚清的秀才,1898年,參加歲試時,他又以第一名成績補廩膳生,被人稱為「西北奇才」。1904年,于右任因從事秘密活動為清廷通緝,被批流亡到上海,進入震旦學院讀書。

1905年,于右任與友人們共同創辦籌建了復旦公學。1906年,他前往日本考察,期間加入孫中山創辦的中國同盟會,成為同盟會的元老之一。1907年,他又創辦了《神州日報》、《民立報》,宣傳革命思想。

二次革命失敗以後,于右任流亡到日本,之後回到國內後,於1922年創辦上海大學,並出任校長。1924年,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他當選為中央執行委員。1926年,于右任出任駐陝總司令,聯合馮玉祥等人解救了西安之圍,之後他又出任了國民政府審計院長、監察院長。

1928年,于右任出任了私立南通大學校董。1929年,他開始進行草書研究,有人評價他的草書「用筆純為中鋒,線條較為纖細(尤比其行楷書纖細得多),而圓勁一如行楷。」,並稱之為「當代草聖」、「近代書聖」 。

民國四大書法家,皆是政壇文壇兩不誤的「人才」

1932年,于右任還籌建了國立西北農林專科學校。1948年,于右任還競選過國民政府的副總統,最終輸給了李宗仁。1949年,于右任跟隨國民黨去往台灣,於1964年在台北去世。

吳稚暉(1865-1953)

民國四大書法家,皆是政壇文壇兩不誤的「人才」

吳稚暉,名眺,幼名紀靈,後名敬恆,是中國近現代史上頗具影響力的人物,他被譽為中國近三百年來四大反理學的思想家之一,聯合國科教文組織評選他為「世界百年文化學術偉人」。

吳稚暉是江蘇武進人,他可以說是「學貫中西」,博學多才,之所以被叫做「瘋子」,是因為當年為南菁書院學生時的他,見到江蘇學政溥良經過孔廟未能下轎,便往轎子中亂扔磚塊。為此他被判刑羈押3天、遊街示眾,當地人背地裡喑暗稱呼他為「吳瘋子」。

吳稚暉早年就讀過江陰南菁書院、蘇州紫陽書院,曾考中過晚清的舉人,1901年留學日本,1902年,加入上海愛國學社,後因清政府通緝,流亡海外,到英國留學。1905年,他在倫敦結識孫中山,並於當年加入同盟會。

回國後,吳稚暉致力於推廣新文化運動,提倡國語注音與國語運動。1918年,他應邀在唐山路礦學校任教。1919年,吳稚暉發起勤工儉學會,創辦了里昂中法大學。1923年,他還聯合蔡元培創建北京世界語專門學校。

民國四大書法家,皆是政壇文壇兩不誤的「人才」

1924年後,吳稚暉出任過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國民政府委員等職,他與蔣介石走得很近,更是被蔣經國視為老師,因為在國民黨內影響很大。他對蔣介石推行的各項政策也是極力支持,並不予餘力地執行。

1946年,國民政府推行「憲政」,吳稚暉被任命為制憲代表主席。1949年,吳稚暉由國民黨派出的專機接往台灣。1953年,吳稚暉在台北去世。

胡漢民(1879-1936)

民國四大書法家,皆是政壇文壇兩不誤的「人才」

胡漢民,幼名胡衍鸛,後改名胡衍鴻,字展堂,晚號不匱室主,祖籍江西吉安,出生於廣東番禺,中國國民黨早期主要領導人之一,也是國民黨前期右派代表人物之一。

1898年,胡漢民受革命思想影響,開始從事革命活動。1901年,他考中晚清的舉人,並於第二年前往日本留學,就讀於東京宏文學院速成師範科。回國胡,他先後出任了廣西梧州中學總教習、梧州師範講習所所長、香山隆都地方私立學校校長,企圖以教育救國,但最後都以失敗告終。

1904年,胡漢民再次前往日本留學,就讀於日本法政大學速成法政科。1905年,胡漢民在結識孫中山,並於同年加入中國同盟會,出任評議部議員、書記部書記。他還主持編輯了《民報》, 宣傳革命思想,是孫中山的主要助手之一。

1907年,胡漢民回到國內,跟隨孫中山參與各項革命活動,後來的黃岡、鎮南關起義他都有參與籌劃。1908年後,胡漢民被安排派往新加坡主持《中興日報》,將革命思想傳播到南洋地區。

1911年,廣東光復後,胡漢民出任了廣東軍政府大都督。1912年,同盟會改組為國民黨,他又被任命為國民黨廣東支部長。1914年,胡漢民加入中華革命黨,1916年,他在上海參與了反袁鬥爭。

1917年,護法軍政府成立以後,胡漢民被任命為交通總長。1921年,他又出任了中華民國政府總參議兼文官長、政治部長。1924年,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他成為五人大會主席團之一,併當選為中央執行委員。

民國四大書法家,皆是政壇文壇兩不誤的「人才」

1925年,因為廖仲愷被刺殺案,胡漢民受嫌疑被迫前往蘇聯考察。1928年,胡漢民支持蔣介石建立南京國民政府,出任中央政治會議主席、國民政府立法院長等職。1931年,眼見胡漢民權勢增大,蔣介石派人將胡漢民軟禁在南京小湯山,後迫於各方壓力及「九一八」事變爆發,胡漢民才得以被釋放。

1933年,胡漢民創辦了《三民主義月刊》,1935年,他前往歐洲考察,同年被選為中央常務委員會主席。1936年,胡漢民回到廣州,同年5月在下圍棋時,因突發腦溢血而去世。國民政府特地為他舉辦了隆重的葬禮,參加公祭的人達到了40多萬。

胡漢民擅長隸書,被稱作為國民黨內書法四大家之一,在當時具有極大的影響力。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約撰稿人:菊花茶

菊花茶,本名鄭良,網名菊花茶163,天涯新浪論壇知名歷史作家,資深三國控。曾發表過《華山論劍》、《歷史原來是這樣的》、《三國往事越千年之建安十三年》、《快意恩仇的人生》、《禍起蕭牆》等文集

更多精彩歷史內容盡在夜狼文史工作室歷史專欄:一個帝國的生與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夜狼文史工作室 的精彩文章:

天安門之謎:脊瓦正中寶盒隱藏4寶,被取出後又放入啥寶物?

TAG:夜狼文史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