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年輕教師成長攻略:9個細節助你更快成為好老師! | 十一精選

年輕教師成長攻略:9個細節助你更快成為好老師! | 十一精選





年輕教師難免會有些許關於課堂教學和管理的疑惑。別擔心,除了保持飽滿的工作熱情和職業精神,通過不斷的學習和總結,提升自己把控教學過程的能力,相信很快能適應教學崗位,成長為一名合格的教師。




試試看這9個攻略,也許對你有用。




01



起立與坐下:


一個良好的課堂生態是從師生互相尊重開始的




起立與坐下是教學的首要環節,是尊師愛生的禮儀體現,是營造氛圍、安頓秩序、組織教學不可或缺的首要環節,是學生收心、從課間興奮狀態進入本節課學習狀態的調節環節。所以可不要小看這個「上課儀式」哦!


 

①起立時,學生應該迅速起立,盡量不讓桌凳發出響聲,更不能邊掏學慣用品邊起立,要抬頭挺胸,向老師行注目禮。




②教師在學生起立後,應迅速用視線對所有學生的舉動進行掃描,用眼神特別提醒沒有進入學習狀態或課前準備工作沒做到位的學生,互致問候後,請學生坐下。




③學生坐下時,坐姿要正,注意力要專一,以便快速進入學習狀態。





02



利用黑板:


黑板是師生交流的介質,方寸之地可以做出大文章




①黑板先利用上半部分,只有在確定後排學生不會被前排學生擋住時,才使用黑板的下半部分;在黑板上寫字,背對著學生就不要再講課了。




②多提供學生在黑板上寫字的機會;慎用黑板擦;

在擦去學生所說的觀點之前,再進一步強調這些觀點的價值


 


③特別提醒的是,在課堂上

不能用手擦改黑板板書

,這不僅反映出教師對課堂行為缺乏深思熟慮,缺乏整體安排和布局,還會傳遞給學生不正確的信息。




03



舉手:


把學生舉手方式分別賦予一定信息




①教師可以規定,若對答案胸有成竹時,可以把手舉得高一些;還有疑惑正在思考時,可以把手舉得低一些;急於發言時,手可以上下快速移動,但不能發出聲音,並且不能離開座位。




②還可以這樣規定,若提問的問題與本節課內容有關,舉右手;若與本節課無關(比如身體不適、同桌發生矛盾等),可以舉左手。




若發現學生舉起了左手,教師可悄悄地走到學生面前,輕聲詢問妥善處理

。這樣,就避免了課堂上的一些尷尬場面,也不會傷害特殊情況孩子的自尊心。






04



提問:


不從原來的滿堂灌演變成現在的滿堂問



①提出問題後至少要有一分鐘的候答時間,讓學生有思考、梳理答案的時間。




②最好不要先叫學生再提出問題,更不能以回答問題作為體罰學生或出學生洋相的手段

盡量避免「是不是」「對不對」或書上有現成的答案的低效提問。




鼓勵學生自己組織語言回答問題,力求語言規範

;回答問題卡殼時或心裡明白但表達不清楚時,教師要加以引導、提示、總結,做到讓學生勇敢站前來,體面坐下去。




④要逐步培養學生提問題意識,要讓「問題之球」在學生之間傳遞,教師不能做唯一的投籃者;教師要在學生自我感覺無疑時再產生新疑,讓學生有豁然開朗的感覺;

課堂結束不能讓學生帶著句號走出教室,要讓學生帶著問號走出教室。





05



學生髮言:


教師參與不是代替,尊重激發靈感


 


①討論時,學生的表現有三類:不願發言、不主動要求發言和主動要求發言。請誰發言,要根據具體情況決定。如果要鼓勵更多的學生髮言,激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就請那些不主動發言者;如果想激起思想碰撞,把問題推向深入,就請那些從神色上看明顯持不同意見者。




②一些學生髮言邊想邊說,斷斷續續,甚至卡殼。這時其他學生往往很不耐煩,有的低聲議論,有的大聲提示,這會使發言的學生更加緊張。面對這種情況,教師必須適度參與,但要講究技巧。努力從學生斷斷續續、結結巴巴的話語中,分析判斷他想表達的思想觀點,給予適當的啟發和引導。




③學生髮言,因其多為即興,往往思維不夠縝密,邏輯不夠嚴謹,表達不夠準確,語言不夠簡潔。因此,教師要用簡潔的語言評價學生的發言,歸納其主要觀點,使繼續進行的討論具有針對性。




學會養成尊重別人發言的習慣,形成傾聽別人發言的修養,提高發現別人思想閃光點的能力

。學生提出的問題或表達的觀點,常能突破教師的成見,會為教師撥動另一根思想之弦。歸納評價,教師要現身說法,告訴全班學生,剛才的發言,令我獲得了哪些啟發,使我產生了什麼新的認識。這是對發言者最好的評價。



06



候課與拖堂:


候課有三大好處,拖堂有五大弊病




①候課有三點好處:心中像過電影那樣快速梳理教學設計流程,課堂上能更從容自若;醞釀感情,以便能快速進入本節可特定的感情氛圍;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同時讓學生養成預習的好習慣,快速進入學習狀態。




②拖堂有五大弊病:


很可能是無用功——下課鈴聲已響,學生人在心不在,多數講解也是白講,還會影響師生關係。


影響學生身體健康——課間時間有限,耽誤了學生去洗手間和活動的時間。


不利於教師之間的團結——上節課拖堂,學生沒能及時放鬆,沒有時間準備下一節課,會影響下節課教師的教學質量。


讓學生養成拖沓的壞習慣——老師的拖堂習慣,天長日久,容易成為學生模仿的對象。


不利於業務提高——養成拖堂的習慣,你就不會深入的鑽研教材,不會對課堂進行預設,沒有教學效率意識,你的提升動力又從何而來呢?




07




關於補課:


變課後補為課前補




課後補課的缺點:

教師放學後,以一種「我是為你好」的心態,習慣性地留一些後進生補課。殊不知這樣做對後進生來說是很失自尊的事,而且容易給他們負面的暗示:「我是差生,我學不會,我需要補課」。大多數後進生以「熬」的態度補課,其結果只能是越補越差,越差越補,出現了惡性循環。


 


課前補課的優勢:

或許我們可以這樣,放學後當著全體學生的面,以到辦公室幫老師一個忙為由請部分後進生留下。到辦公室後再誠懇地對他們說:「老師為了準備明天的課,需要同學們幫助以下,看我哪些設計不合理,看哪些我講的不清楚?」旨在讓學生產生一種「我在幫教師備課而不是教師又逼我補課」的積極心態。


 


試想:通過課前補課,教師對這些學生「學情」已心中有數,再加上這些學生課前已聽了一遍,課堂上二次消化後,那有還不會之理!這樣一來

越補後進生越少,越補越不需要補、越補學生越自信




08




評價學生:


不要讓掌聲廉價,不要讓掌聲泛濫,讓學生用心靈鼓掌


 


①一味單調長時間地賞識學生,會讓學生產生「讚美疲勞」,學生喪失了新鮮感,就起不到應有的激勵作用。


 


②堅持多元評價,充分肯定孩子的努力和成就,鼓勵他們去攻克更艱巨的任務。


③堅持對學生評價的積極心裡暗示原則;

用描述式表揚取代評價式表揚;用努力取向的表揚取代能力取向的表揚。




09



處理課堂上的違紀行為:


以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效益




新教師因處理課堂上的違紀行為不當,造成完不成教學任務或與學生產生敵對情緒甚至造成教學事故的屢見不鮮。怎樣避免這些不願看到的尷尬局面呢?


 


①自己的課堂要力求自己解決問題,不依賴班主任或學校處理。


 


千萬要冷靜,給雙方足夠的時間和空間,降低衝突的熱度。

要把握住自己扮演的角色,如果「難纏」學生的行為確實嚴重已影響教學時,與他(她)鬥智斗勇時,要先考慮好對方若不接受自己的處理方法或與自己對抗時怎麼辦?自己怎樣體面下台。


 


千萬不要一上來就對學生雞毛蒜皮的小事就用「牛刀」,

若學生課堂上犯了更大錯誤,便「黔驢技窮」、無計可施。






來源丨據人民教育、鳳凰網·大風號綜編



轉載自 | 

未來教育家雜誌(ID:wljyjzz)


責任編輯 | 齊曉君





更多精彩資訊,請點擊閱讀原文,下載中教之聲APP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報 的精彩文章:

她沒有太多文化,卻養育了87個孩子,20個考入北大清華 | 精選
開學第一天,老師一定要做的9件事! | 精選

TAG:中國教育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