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促就業利民生 中企深耕「一帶一路」造福當地

促就業利民生 中企深耕「一帶一路」造福當地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楊歡):「一帶一路」倡議提出5年來,作為「一帶一路」建設主力軍的中國企業揚帆出海,積極投入到相關國家的投資建設中,完成了一系列重大項目。然而,這些成就的取得被一些外媒曲解為「利益為先」,認為中國「只顧自己發財」、「謀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國際在線記者近日通過採訪了解到,中國企業在跨國經營中秉持合作共贏的原則,把企業發展和促進投資項目所在國的經濟社會發展融為一體,積極履行社會責任,造福當地百姓,真正踐行了習主席提出的「正確義利觀」。

加快建設4G網路 助力發展中國家信息化提速

在巴基斯坦的大街小巷,時常能夠看到中國移動旗下品牌「ZONG」的塗漆廣告。2007年2月,中國移動收購巴第五大電信運營商帕科泰爾公司,將其更名為辛姆巴科公司,隨後推出了自有品牌「ZONG」。經過11年的發展,辛姆巴科公司的網路能力和市場規模快速增長,目前客戶數已達3100多萬,其中4G客戶數為800多萬,行業份額排名第一,4G基站總數達到9757個,覆蓋308個城市。

促就業利民生 中企深耕「一帶一路」造福當地

中國移動旗下品牌「ZONG」的品牌形象在巴基斯坦深入人心。 攝影:楊歡

曾經,網路基礎設施薄弱,是巴基斯坦經濟發展的一大障礙。而今,3G/4G通訊的快速發展,正在深刻改變巴基斯坦人的生活。中國移動提供的4G服務給巴基斯坦民眾帶來了實實在在的便捷和實惠,也帶動了當地信息、服務等相關行業的發展。

記者從辛姆巴科公司了解到,中國移動在巴基斯坦提供的4G服務覆蓋基礎通信、衣食住行、娛樂消費等各方面。為豐富巴基斯坦人民的信息生活,中國移動為巴基斯坦客戶開發了250餘款各類增值服務,並且開發了基於4G網路的ZONG系列數字產品,可提供6000小時的視頻內容、50多路直播頻道和數萬個遊戲,滿足了巴基斯坦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使用中國移動提供的4G網路,巴基斯坦百姓可以隨時隨地使用Uber和Careem等打車軟體,出行變得越來越便捷。在信德省,中國移動的4G網路幫助當地的手工作坊打開了產品銷路,越來越多的傳統手工製品,如餐具、陶器、裝飾品和刺繡等,通過4G網路進行銷售,整體銷量較之前的傳統銷售方式有顯著提升。這些傳統產品的賣家表示,正是辛姆巴科的4G網路和實惠的流量價格,使他們有能力通過電子貿易將產品銷往海外。

不僅如此,中國移動還致力於為巴基斯坦經濟社會發展提供行業化解決方案。通過中國移動打造的醫患溝通簡訊平台,當地醫院的服務質量有了明顯提升。通過移動通訊手段,偏遠山區的巴基斯坦學生有機會接受遠程視頻教育。此外,中國移動還將結合巴基斯坦國情,開發交通、物流、安防、金融、農業等其他行業的解決方案,助力巴經濟和社會發展。

促就業利民生 中企深耕「一帶一路」造福當地

中國移動辛姆巴科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華接受記者採訪。 攝影:汪瑋

中國移動辛姆巴科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華對記者說,未來三年,辛姆巴科公司將繼續實施4G領先戰略,計劃新建5000個4G基站,實現巴基斯坦所有城市和鄉鎮的4G全覆蓋,打造覆蓋廣、質量優、用戶感知領先的4G精品網路,繼續保持4G行業內絕對領先,支撐好「一帶一路」建設,為巴基斯坦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信息化基礎網路支持。

創造大量就業機會 改善當地百姓生活

「一帶一路」建設不僅改善了相關國家的基礎設施,也為當地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提高了當地百姓的生活水平。

在斯里蘭卡南部高速公路延長線項目三標建設現場,戴著安全帽的中斯兩國工作人員正在緊鑼密鼓地忙碌著,數台「鋼鐵巨獸」穿梭其中,氣勢宏偉的高架橋和長達9公里的主線路基已經貫通,一條高標準的現代化高速公路正逐漸成形。

促就業利民生 中企深耕「一帶一路」造福當地

2017年11月,斯里蘭卡南部高速公路延長線第三標段項目瓦拉維河橋T梁架設完工。 (中國建築供圖)

斯里蘭卡南部高速公路延長線項目是中國和斯里蘭卡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工程項目之一,也是該國最重要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之一,由中國進出口銀行提供19億美元優惠貸款。項目從馬塔拉至漢班托塔全長96公里,分為四個標段,全部由中國企業承建,其中,二、三標段由中國建築集團有限公司建設。項目自2016年1月開工,計劃在2019年10月總體完工,建成後將成為斯里蘭卡西部與南部地區的交通大動脈。

這一工程為斯里蘭卡帶來多重利好,不僅提升了斯里蘭卡的互聯互通水平,加速科倫坡和漢班托塔兩大港口之間的物流和人員往來,而且為斯里蘭卡經濟發展注入活力。項目建設直接為當地創造了近萬個就業崗位,帶動相關產業就業機會2萬餘個。

促就業利民生 中企深耕「一帶一路」造福當地

斯里蘭卡南部高速公路延長線項目屬地司機薩達斯很滿意當前的工作。(中國建築供圖)

薩達斯是項目一名屬地司機,今年40歲的他曾經在卡達多哈做過9年的司機,原本每月4.5萬盧比的工資還要扣除食宿等生活開支,使他的生活顯得格外拮据,而且離家很遠。如今,加入中國建築的蘇達斯,工作離家只有500米距離,月工資提高到了5.5萬盧比。蘇達斯高興地說:「日子越過越好,中國朋友為我們修了一條致富路。」

無私傳授知識技能 為當地儲備優質人才

在提高本地員工僱傭比例的同時,海外中資企業非常注重對外籍員工的培訓,向他們無私地傳授知識和技能,分享中國成功的經驗,真正實現了共同繁榮、共同發展。

據中國移動辛姆巴科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華介紹,辛姆巴科公司共有3277名員工,其中中方員工僅為24人,佔比為0.7%。公司非常注重跨文化培訓,對於剛從國內來的中方員工,對其進行當地宗教信仰、風俗習慣的培訓是必備的課程;另外,公司會不定期的由巴方管理人員對中方外派員工就如何更有效地和巴方員工溝通等進行專題培訓。集團每年還會安排部分巴基斯坦本地的優秀員工到中國移動學院和各省公司進行體驗式管理培訓,讓外籍學員學習了解國內的流量運營經驗和互聯網產品開發與應用的技能。

促就業利民生 中企深耕「一帶一路」造福當地

斯里蘭卡南部高速公路延長線項目的斯方員工正在接受安全與職業技能培訓。 攝影:楊歡

在斯里蘭卡南部高速公路延長線項目安全與職業技能培訓示範基地,記者看到十幾位頭戴安全帽的斯里蘭卡工人正在認真地「上課」,「講課」的也是一名本地員工。記者了解到,他們正在學習施工作業的安全防護措施。為了提高當地僱員尤其是一線操作人員的技能水平,項目部建立了這個培訓基地,用體驗式教學提升屬地員工的安全意識,被當地業主稱讚為「斯里蘭卡第一施工技能和安全培訓基地」。此外,基地還組織編寫了英文和僧伽羅文雙語培訓教材,實現崗前培訓全覆蓋,推動項目整體職業技術水平和個人技能的不斷提高,為斯里蘭卡未來的基礎設施建設儲備了素質過硬的人才。

拉維(Ravee)是斯里蘭卡南部高速公路延長線項目的一名現場工程師。他告訴國際在線記者:「能夠在中國建築工作,感到很開心。我學到了很多技術和寶貴的經驗。在我看來,中國人很勤勞,能吃苦,從不偷懶,從他們身上我學到了很多。」

積極履行社會責任 深化中外友好關係

在推進「一帶一路」項目建設的同時,海外中資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為投資項目所在國居民無償提供醫療設備及服務,捐助當地教育,免費供水供電等,深化了中國與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傳統友好關係。

今年6月份,中國建築集團有限公司向斯里蘭卡南部省漢班托塔阿盧斯瓦小學捐贈了一批學生文具用品,價值20萬斯里蘭卡盧比。中國建築還配合中國駐斯里蘭卡大使館捐建了坦加勒醫院,以改善當地居民的醫療環境;幫助當地養老院修繕周邊道路,解決了老人出行不便的問題。此外,與當地政府共建學校,參與抗洪救災,與當地居民共植友誼林……這些公益活動的背後都有中國建築的身影。

中國移動辛姆巴科有限公司在巴基斯坦也開展了很多公益活動。2016年11月,公司與KPK省政府合作推出「醫療保險卡」項目,為180萬個家庭附屬醫保卡贈送一張ZOMG SIM卡並開通移動錢包服務,項目惠及KPK省56%的人口。2016年開始,公司在全體員工中招募志願者並組織「A NEW HOPE」志願者活動,通過每年不少於2000小時的志願活動,在環境保護、教育、孤獨關懷、救災等方面服務社會,近10000人因此而受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際在線 的精彩文章:

斯諾克中錦賽塞爾比、希金斯「以大打小」會師決賽 呂昊天、趙心童輸了比賽贏了未來
美富商涉嫌謀殺華裔妻並棄屍 警方懸賞10萬美金通緝

TAG:國際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