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平坦山頂發現諸侯大墓,揭開春秋時期齊國一段百年恩仇

平坦山頂發現諸侯大墓,揭開春秋時期齊國一段百年恩仇

在山東沂蒙山區,有一個紀王崮,崮頂地形非常險峻,連自行車都推不上去。為了建立一個蓄水池,施工隊挖掘機施工,意外發現了一個大墓。

這是一個沒有被盜掘過的春秋古墓。從封上開始,沒有人動過這個古墓。如今可以清晰看到2600年時光的腐朽歷程。

墓葬中有相互疊壓的大量玉器。最醒目的是兩件長達20厘米的玉戈,這種禮器顯示了主人身份的尊貴。還有一組玉片,被2500年前的匠人精心雕琢成嘴、鼻子、耳朵的形狀,用來覆蓋在死者的臉上,叫做玉覆面。至於玉璜、玉琮、玉環、玉質的串飾則不可計數。《周禮·春官·大宗伯》有「以蒼壁禮天,黃琮禮地」的說法,玉環與玉琮成組出現,表達了墓主人對天地神靈的敬畏之情,以及通天通地的心愿。

發掘中出土一組7個青銅鼎,是墓主身份的重要象徵。據史書記載,商周時期,天子用九鼎八簋,諸侯用七鼎六簋,卿大夫用五鼎四簋,士用三鼎二簋。

考古工作一直進展到主墓室的棺底,仍然沒有發現墓主人一絲一毫的骸骨。從陪葬品看這應該是諸侯級大墓,但是有幾處特別之處:

1.整個墓葬共有4重棺槨、3個陪葬坑,然而卻找不到墓葬主人的骸骨。

2.本應單獨置於墓葬之外的車馬坑安排在墓室之內,且處於與槨室相對應的位置。

3.墓葬中相互疊壓的大量玉器超出了普通陪葬數目。

4.隨葬品中有一套9件鈕鍾,是曾經真正鳴奏的樂器,而不是被用來專門陪葬的物品。

古代顯赫人物的墓葬,一般都在平地上用高土封之,葬在山頂並不多見。當地傳說,紀王崮是春秋時候紀國的國君居住過的地方。

紀國本是西周初年分封的諸侯國之一,都城在如今的壽光縣。公元前867年,紀煬侯向周厲王告了一狀,說齊哀公姜不辰荒淫無恥,致使周厲王用大鼎烹殺了齊哀公。從此,紀、齊兩國結了仇。到了春秋時期,齊國逐漸強大起來,不斷向紀國進攻。

春秋初的時候,紀國的實力比較強盛。紀厲侯迎娶魯惠公的兩個女兒,與魯國結成甥舅關係,紀國與魯國結盟對抗齊國。魯國力圖保存紀國,抑制齊國的擴張。

公元前693年,齊襄公帶兵攻伐紀國,攻佔了3個城邑、逼迫紀國以一半土地投降,齊國仍然沒有罷手的意思。公元前690年,齊國繼續發兵攻紀,攻破紀國都城。紀哀侯將剩下的國土交給自己的弟弟紀季,出國逃亡一去不返。

不久,紀國被齊國吞併,歷經九代君主,齊哀公終於為祖先報了仇。

紀哀侯逃到哪裡呢?據說紀哀侯帶手下來到了紀王崮。如今的崮頂存了一些當時的石頭遺迹,似乎是城牆一樣有防禦功能的堡壘,還發掘出許多生活用器。

紀哀侯在這裡生活了一段時間,可能又帶人投奔了魯國或者其他諸侯。他把自己帶來的珍寶藏在為自己修建的墓室里,一直保存到了現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地史話 的精彩文章:

建立古代最早快速部隊,屢屢以少勝多,被譽為中國戰神
秦國和晉國對周天子實施詭計,春秋時期洛陽為何出現犬戎?

TAG:天地史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