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揭秘 | 紅軍不怕遠征難 只因為有了才它才踏破兩萬五千里

揭秘 | 紅軍不怕遠征難 只因為有了才它才踏破兩萬五千里



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前身工農紅軍於1928年5月25日在井岡山成立。眾所周知,在王明、博古的左傾冒險主義指揮紅軍之前,紅軍都是以機動作戰而著稱,那時候的機動作戰可沒有什麼卡車、步兵戰車甚至是直升機,連馬都很少,紅軍戰士們無論是進行戰役機動還是戰術機動,都要靠兩個腳板。而保護紅軍戰士腳板的,正是一雙雙用現在眼光看起來有些原始的草鞋。




反圍剿戰鬥中正在行軍的紅軍戰士,注意他們腳上的草鞋。草鞋一般由稻草、麻繩和布條製成,用料簡單,製作簡單,一個熟練的紅軍戰士半天就可以打個兩三雙,再加上南方的地理條件,因此成了紅軍戰士保護腳板的首選。




草鞋對於紅軍來說非常重要。由於國民黨的封鎖和根據地經濟不發達,當時紅軍幾乎沒有皮鞋和膠鞋,而布鞋在南方多山地多河流的水網地帶,在經常進行長距離行軍的條件下,穿不了幾天就會壞掉,只有草鞋能扛得住這樣的惡劣條件。當年在長征路上出版的《紅星報》第二期,就曾專門刊登過題為《怎樣解決草鞋問題》的文章。講述了長征開始後,由於準備不充分,不少戰士沒有鞋子,只能赤腳行軍。針對這一情況,中央要求各級領導把解決部隊中的草鞋問題提到跟減少病員和鞏固紅軍戰鬥力一樣的的高度,做到沒有一個戰士打赤腳,並提出了許多解決草鞋問題的具體辦法。可見,當年的紅軍草鞋可不是一件簡單的個人物品,而是和紅軍戰士的生命和鮮血以及紅軍的戰鬥勝利休戚相關的重要裝具。


毛澤東在瑞金中央蘇區和紅軍戰士們的合影,注意中間戰士腳上的草鞋。毛澤東穿的是布鞋,是那個年代的「耐克阿迪」。




所以當時打草鞋是紅軍戰士必須掌握的技能,毫不誇張地說打草鞋和打槍幾乎是同樣重要的技能。紅軍戰士每天必做的兩件事,就是打草鞋和打綁腿,每個紅軍戰士一般都帶著兩三雙草鞋和兩副綁腿,甚至可以說草鞋就是紅軍長征勝利的一大法寶。




紅軍長征時期,戰士除了腳上穿的草鞋,許多人的腰上還別著一雙厚布鞋,這種厚布鞋,就是俗稱的千層底兒。由於要用針線縫很多針,所以製作起來比草鞋難得多,簡直就是那個年代的「耐克阿迪」。紅軍戰士們則把這種布鞋稱作「量天尺」,是根據地的人民為紅軍戰士們做的。老鄉們在送別紅軍戰士的時候都說:「這鞋一到紅軍的腳上,那就成了『量天尺』了,地再廣,山再高,你們也能把它『量』完。」一位紅軍老戰士回憶起當年的經歷時說:「我們就是用這個『尺』,從瑞金一步一步『量』到四川來的,用它『量』過了連鳥也飛不過去的大雪山。」紅軍戰士當年爬雪山的時候,還曾穿過帶釘的布鞋,按照現在時髦的說法就是「登山靴」。




德意志鐵血宰相俾斯麥說:「行軍的靴子樣子和行軍時的腳步聲,是軍隊的有力武器。」紅軍戰士行軍時沒有靴子,但在艱苦的鬥爭歲月里,紅軍憑藉腳上破爛的草鞋和布鞋也迸發出了比德意志鐵軍更高的戰鬥力。到今天,紅軍的草鞋和布鞋,已經成了鮮明特色的歷史符號,成為當年千萬紅軍戰士艱苦跋涉、浴血奮戰的象徵。


博物館中展出的紅軍翻越雪山時穿過的草鞋,到現在已經成了我們銘記先烈

艱苦跋涉、浴血奮戰的象徵。




數十年後,在我國國力飛速增長的今天,軍工企業始終秉承著老一輩不怕苦不怕難,實事求是腳踏實地的精神,不斷研發推出質量過硬的自有軍備產品。並且本著軍民融合,互利互惠的原則,認真吸收著各方面的經驗,同時也把產品推向尋常百姓家。

空中網秉承著發揚軍武精神,傳遞擁軍愛國情操的理念,與際華三五一五軍工企業強強聯合,將各類優質軍品帶給玩家!






目前微店內有售賣各種制式軍鞋,均為3515廠授權正品,點擊下處圖片即可進店查看詳細!





長按上方圖片識別二維碼參與選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下軍武 的精彩文章:

被志願軍打得狗血淋頭 竟逼得美國人造出新坦克 結局笑哭
研究丨坦克最大剋星不是武直也不是導彈,竟是它們

TAG:天下軍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