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被扼住脖子的天鵝,人生旅途中缺位的尊重

被扼住脖子的天鵝,人生旅途中缺位的尊重

說到天鵝你會想到什麼,端莊、優雅、美麗?但最近熱議的一件事里,如此美的天鵝卻被「扼住命運的咽喉」。

據瑞士《20分鐘報》報道,兩名中國遊客在瑞士盧塞恩湖邊與天鵝合影並逗弄天鵝作投喂狀,而事發地旁就有「禁止投喂」的標牌。

被逗弄的天鵝奪走了遊客手中的紙狀物開始啄食,拍照的遊客此時卻一把掐住天鵝脖子試圖奪回,與天鵝展開了纏鬥「拉鋸戰」,引得旁人一片驚呼。

瑞士群眾驚呼的點,大概一是沒想到遊客在違反禁止投喂規定之後,會為了拿回東西採取如此粗魯直接的方式,二是沒想到竟然有人敢對看似優雅端莊、實則戰鬥力驚人的天鵝下手。

因為鵝類在感到受威脅時會用嘴啄人或扇動翅膀進行自衛,戰鬥力超群,遊客此舉也把自己置於危險之中。

鵝的戰鬥力有多強?看看網上熱播的視頻就知道了:

就連「金剛」面對暴怒的鵝也會退避三舍:

然而縱使鵝再強悍,被掐住脖子依然會非常痛苦,甚至受傷或死亡。

天鵝尚且如此,更弱小一些的動物就更不必說。比如來雲南昆明越冬的海鷗,每年都有「被虐」的新聞。

傷害動物的類似事件我們已經見過太多。

在很多人看來,掐天鵝脖子、扯海鷗翅膀這些事不算什麼「大事」。畢竟天鵝不是保護動物,許多國家也沒有針對普通動物的保護條例。

本質上說,這是缺乏「尊重」意識的體現。

負責任地出行,尊重生命,尊重文化,尊重自然說來容易,但有很多細節又極容易被忽視。

在國慶出行季,做一個負責任的旅行者,究竟要注意些什麼呢?

圖:贊斯卡 窮游er@悟空

負責任的旅行該怎麼做?

在這個繁雜多樣的美麗世界裡,負責任的旅行核心,就是心懷尊重地去看世界。

對旅行地居民、文化及環境有益的方式旅行,就像是一滴水滴,泛起的漣漪能影響到一路走過的方方面面。

具體來說,我們可以在旅行中盡量注意這些:

對大自然的尊重

1、不要購買不可持續生產的野生動植物商品

包括珊瑚、龜殼、象牙、河馬牙齒、大象皮毛、貝殼、 野生動物皮草和硬木等,這些都是瀕臨滅絕的物種,購買這些商品會刺激更多獵殺野生動植物的行為。

2、不要觸摸野生動物

人類會有遭到動物襲擊或跟動物之間相互傳染病毒的危險。野生動物經常被觸摸會給動物習性帶來極大的干擾,導致它們不能正常地生活。

3、不要餵養野生動物

如在遊船觀光時向船外拋食物,利用食物吸引動物,或者在營地或者野餐地留下食物, 餵養會擾亂動物自然的捕食模式並且會使動物養成依賴而不去學習捕食技巧。

4、不得為了拍照或者更好地觀賞而追逐動物或者把幼崽帶離其父母

與動物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

圖:海洋館中背鰭衰竭的虎鯨 Photo by Milan Boers

對文化的尊重

1、在拍照前,請盡量取得被拍攝者的同意

此外請不要嘗試用金錢換來照片,因為事實證明這將誘導當地居民的乞討行為。

2、請不要直接施捨金錢、文具或糖果給當地孩子

因為這會誘導一種「乞討文化」的產生。 如果你仍然希望通過捐贈來幫助當地,你可以通過支援當地慈善機構或民生項目為貧困群體提供長遠而有效的幫助。

3、盡量從手工藝品製作者手中直接購買工藝品,而不是從精品店裡購買

這樣不僅能讓當地居民獲益,同時也能獲得貨真價實的當地紀念品。

4、在北美、歐洲等有小費文化的地區,請入鄉隨俗,在接受服務後支付小費

因為小費是服務業從業人員的主要收入來源之一。

圖:Flickr@Calvin Wilhelm

對歷史古迹的尊重

1、不要觸摸古代碑刻

因為手上的油脂、酸性物和污垢會腐蝕碑刻。

2、在石窟內參觀時請聽從工作人員指引,不要長時間逗留

長時間逗留會增加呼出的二氧化碳量,加劇壁畫的損壞,造成壁畫顏色脫落。

3、木質建築物、字畫、絲綢製品、 壁畫等文物常禁止使用閃光燈拍照

木製古建築容易損壞,彩漆也容易褪色、脫落。拍照時閃光燈的反覆照射對其破壞很大。部分景點禁止拍照,如不確定可向工作人員詢問。

4、在博物館裡拍攝時不要開閃光燈,以免損害展品文物

多數博物館會清晰標註展覽是否可以拍照;如果沒有標註,請詢問館內工作人員。

圖:wikipedia@Fernando Alda Calvo

對環境的尊重

1、盡量選擇擁有環保政策、具有環保意識的旅行社

他們在提供食宿方面也會更加註意。

2、不要採摘花草,揀化石、石頭和貝殼

因為貝殼裡可能會有寄居蟹。而帶走任何化石等都是對環境的破壞。

3、食物垃圾(包括蘋果核等)不能扔在樹叢里或者拋出船外等,而應扔到垃圾箱里

因為它們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分解,會影響環境。 此外食物垃圾會使誤食的野生動物中毒,還會吸引兇猛的動物來到人類活動的地方。

圖:窮游er@alextoa7079

萬物有靈且美。尊重世界,你也會得到自然的贈予,奇遇的回饋。而在失去敬畏心的旅行中,危險無處不在。

在旅行時做一個負責任的旅行者,個體的力量雖小,但我們共同行動,也能一點點改變世界。

你在旅行中遇到過哪些「不負責任的旅行」的事件?當時的你又是怎麼做的呢?歡迎留言與我們分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窮游錦囊 的精彩文章:

10月1日起,去北海道旅行可得日本政府酒店補貼,最多達70%!
歐洲旅行騙局通關秘籍

TAG:窮游錦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