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打響全國抗戰第一槍的二十九軍,盧溝橋事變後,到哪裡去了

打響全國抗戰第一槍的二十九軍,盧溝橋事變後,到哪裡去了

「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二十九軍的弟兄們,抗戰的一天來到了……」一提到國民革命軍第29軍,我們不由得想起了這首氣壯山河的抗日歌曲《大刀進行曲》,它激勵著無數中華兒女在抗日浪潮中前赴後繼,奮勇殺敵,驅除日寇,恢復山河。

那麼,國民革命軍第29軍是如何組建的?最後的結局又是怎樣的呢?

(二十九軍群像)

一、成軍於中原大戰。

1930年,蔣、桂、馮、閻四部在中原地區展開了一場耗時7個月之久的軍閥混戰。在這場「中原大戰」中,雙方共投入兵力100多萬,死傷逾30萬人,戰火波及20多個省。馮玉祥所領導的西北軍在戰爭中潰敗,余部約6萬人在宋哲元的帶領下退守山西。

第二年6月,宋哲元率部接受被張學良的改編,成為國民革命軍第29軍,宋哲元任第一任軍長。

剛剛經歷惡戰的29軍,根本不像一支軍隊,全軍只有兩萬多人,且缺吃少穿,裝備簡陋。大部分士兵所持武器為老式漢陽造或毛瑟槍,全軍只有山炮十多門,重機槍不到百挺。

但正是這場軍閥混戰,讓宋哲元意識到發動內戰是錯誤的,只有「不打內戰,槍口對外」才是中國的出路,才能救中國人民於水深火熱之中。

這種認識,在當時是極具戰略眼光的和進步意義的,也成為他後來浴血抗日的強勁動力。

(宋哲元舊照)

二、成名於長城會戰。

「9.18」事變後,日寇大舉南下,進犯河北,於1933年3月入侵到了喜峰口。張學良電令29軍火速趕往喜峰口,支援當地守軍。

因29軍裝備很差,輕重武器奇缺。為提高部隊的戰鬥力,宋哲元便為每個士兵配備了一把大刀,聘請武術教官教授士兵用刀之法。長期訓練下來,士兵們的近身肉搏技藝日趨純熟,每每在關鍵時刻收到奇效。

3月9日,敵我雙方先頭部隊開始交火,幾輪衝鋒下來,29軍受制於日軍的精良裝備,傷亡很大。宋哲元自然而然想到了手中的「大刀隊」。和部下商議之後,決定發揮「大刀隊」近身肉搏的優勢,對敵人發動一次奇襲。

於是,宋哲元下令趙登禹旅長親率「大刀隊」數百精銳,持大刀,攜手榴彈,趁夜摸進日軍駐地。先用手榴彈一陣狂炸,敵人驚魂未定之時,「大刀隊」已如天降神兵般,出現在了日寇面前。一陣風捲殘雲似的砍殺之後,日軍還未來得及看清來者面目,便做了刀下亡魂。

宋哲元還下令另一名旅長佟澤光帶隊接應,在敵營中大肆防火,附近的日軍見火光衝天,紛紛趕來救援,佟澤光率部設下埋伏,對救援日軍迎頭痛擊,乘機佔領了日軍的炮兵陣地,繳獲了大量武器彈藥,炸毀敵軍輜重糧草,一舉奪回喜峰口關隘,迫使日軍撤出了關口。

這一戰,狠狠地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擊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打出了29軍乃至中國軍人的威風。日本《朝日新聞》氣急敗壞地宣稱:「喜峰口戰役是皇軍60年來未有之侮辱。」29軍由此威名遠播,《大刀進行曲》應運而生,唱遍中華大地。

(淮海戰役)

三、受挫盧溝橋。

29軍在喜峰口阻擊日軍一戰成名後,回到了察哈爾,收編了一部分抗日同盟軍的人員和武器,部隊人數已達6萬餘人,裝備和戰力都有了質的提高。

1937年7月,日本悍然挑起了「七.七事變」,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駐守盧溝橋的29軍奮力抵抗,毫不退讓。在戰爭中副軍長佟麟閣、師長趙登禹相繼殉國;團長申仲明親臨一線指揮戰事,不幸戰死;正面抵抗的一個連200多人中僅4人生還。

29軍全體官兵,在頑強抵抗了近一個月後,終因寡不敵眾,被迫撤到了保定。蔣介石罕見的不但沒有責怪宋哲元,還將29軍擴編成了第一集團軍。但此時部隊的凝聚力已大不如前,都各懷鬼胎,以保存實力。後來,宋哲元被蔣介石調離,病逝於四川綿陽。

此後的原29軍將領張自忠,率部參加了徐州會戰和棗宜會戰,戰功卓著,張自忠將軍在棗宜會戰中以身殉國。

四、棄暗投明,終成人民軍隊。

淮海戰役前夕,原29軍碩果僅存的兩支部隊第五十九和七十七軍部分士兵,在共產黨人張克俠、何基灃的帶領下,棄暗投明,成功起義後加入了人民軍隊,成為正義之師。

(參考資料:《宋哲元在「七七」事變前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張生全歷史真相 的精彩文章:

清政府答應封曾國藩為王不兌現,還對他裁軍,為何他卻不造反
秦軍中殺個敵人就賞田一頃,秦國有限的土地夠幾十萬士兵分嗎

TAG:張生全歷史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