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職場 > 那個獨自吃早餐的二胎媽媽

那個獨自吃早餐的二胎媽媽

作者:艾明雅

1

我的朋友Z小姐是一個世俗意義上的人生贏家,也是幼兒園老師最期待的那種家庭模板——先生是老闆,自己是全職太太,專心教養一兒一女兩個孩子,極力配合學校的工作,兼家委會成員,時常花費三天時間只為給小學女兒的班級尋找到一個最佳亮度的燈泡。

然而,每當她們一家四口出去度假旅行的時候,會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事情發生。

他們永遠拒絕親子房,訂兩個房間。

第一天晚上由爸爸帶兩個孩子睡一間房,早上爸爸單獨帶孩子吃飯,媽媽單獨用餐,然後中午才匯合。

第二天,媽媽帶兩個孩子,爸爸單獨睡覺,早上自己去吃飯,去周邊散步,抽煙。

第三天,他們退一間房,帶孩子們一起睡,一起吃飯。

為什麼這麼做?只要你見過在酒店的餐廳里,一家老小上演鬼哭狼嚎或者相對無言的場景便會懂得。

養育孩子這件事,有時候是甜蜜,也有時候是重負,有時候是事不關己的爸爸,和一臉生無可戀的,左手拉著即將爬上桌的大孩子,右手給嬰兒車裡的小寶擦嘴角醬汁的媽媽。

Z小姐說:我們在一起的時候很多。所以我願意保證有那麼一個瞬間,讓我,讓丈夫,讓我們所有人都有機會鬆一口氣。

2

我第一次聽到這個故事的時候,感動極了。

彷彿看到在他們各自單獨用餐的那個早上,他或者她,獨坐窗邊,那一刻她和他回到少年或者少女,完成一種在煙火人間和獨處之間的微妙平衡。

這種平衡的建立源於雙方的默契,更多地是對彼此的認可;他們完全能理解彼此為什麼這麼做,拒絕了共生,卻又保持著愛意。

去年,我有一個小鮮肉朋友,愛上一個大他十多歲的女人,我問他為什麼,他想了想說:很多人都能懂你的言語,但很少有人懂你的沉默。

所以Z小姐的故事之珍貴,源於很多伴侶都能夠理解家庭的陪伴,但更珍貴的,是懂得拖家帶口的厭倦。

彼此理解那種厭倦,並不把這責怪到對方的頭上。

但彼此承擔這厭倦,用感覺合適的方式來消解。

我曾經說過,婚姻、家庭、關係,最殘酷的一點是,「都是你的錯。」

因為有了你,所以孤獨、疲憊,皆因你做得不好而來。

但如果能領會——人生本來如此,凄苦孤寂疲累無處不在,我們的愛人和家人都很無辜,從來不因為他們變成這樣,這一刻,你觸摸到了更廣闊天地。

讓他獨自去吃一個早餐。

放棄了對無時無刻齊齊整整四個字的執念,完成一種理解和調和,在某種程度上,完成了另一種完滿,這流露出真正的愛與慈悲。

3

我愛你,但我放棄那種無時無刻佔有著你的慾望,是一種更高級的愛。

這種不去佔有,需要當事人有極大的剋制、覺察、忍耐、自我安撫能力,也對旁人有更多的信賴和祝福。

少有夫妻能夠做到這樣。

是因為在塵世的深海里,當一個人感到累的時候,往往是想拖另外一個人下水,而不是放飛。

我在家裡帶孩子,你憑什麼可以在樓下坐著。

我辛辛苦苦掙錢,你憑什麼可以在家練瑜伽澆花。

「我想讓你開心一點」,這話人人都會講,但真正能夠做到的,少之又少。原因是有時候我們自己都難以覺察:我們嫉妒我們的愛人。

有時候她嫉妒他叱吒風雲。

有時候他嫉妒她歲月靜好。

因為嫉妒,所以憤恨,所以毀滅。

毀滅他的滑板,毀滅她的瓶瓶罐罐,毀滅他的遊戲,毀滅她的購物慾。

讓他們沉入我們正在遭受的事情,讓他和我們一樣體會人間苦楚,讓他們,退無可退。

你是我的家人,你就必須和我同吃,同住,同痛苦。

4

有時候我們很難說出家庭到底是什麼。

就像我們永遠也說不出,你對愛與自由哪個更偏愛。

再完美的家庭也有痛苦,但是最大的救贖,就是身邊的愛人知道你的痛苦,並且也深深理解,認為那是痛苦。

如此,他便稱之為你可以在深夜裡,推起來聊天的人。

大多數中國夫妻並沒有這種親密關係。

原因是,平靜的婚姻關係覆蓋了一切。

平靜是好事。

因為什麼是親密關係?父母關門了,孩子睡了,他們對坐喝一杯,彼此問:為什麼擁有這麼多,還是覺得孤苦疲憊?

他們都不羞於問出這句話,也不抗拒這句話,且決定第二天,忘掉這句話。

這樣的關係,太少了。

如果沒有這樣的人,生活不過是閉上眼,將苦酒一飲而盡而已。

平靜,可以解毒。

5

那個自由得像風一樣的女孩子,被闊太太召集去同學聚會。

我說你別去,那種兒女雙全人生贏家的幸福,你不會想要的。你不想要的時候就會對那種幸福全無羨慕之情,然後,你就會成為眾矢之的。

她們不會喜歡你的。

不是因為你做了什麼,而是因為,你毫不羨慕她們。

她回來了,說:我再也不去了。

是的,沒錯。乖。

我們是三十歲的女人了。

三十歲的女人,應該開始省略求認同,求關注,去辯駁,去解釋這樣的動作

如果被拉入不喜歡的微信,那就直接退出。

如果在外面吃早餐,對面坐下毫無理由不喜歡的人,那就端起面碗,迅速轉身。

你是不結婚的人,就不要混在兒女雙全的隊伍里。

你是兒女主婦,且能夠和單身女友說話,那你們就坐下來喝一杯。

你不需要質問自己為什麼,how,why,when,how long.

我們所有的女人最後都要完成這樣一個動作:求仁得仁。

求仁得仁其實是求苦得苦,而不是求樂得樂。

最後,你只選擇和你同頻的人在一起;像猛獁找到了群體,你不是怪物別人也不是。越是見過世面,越是知道我們總能找到和世界言和的方式和時間。

就是某一天,你獨坐在那裡,吃著早餐,風和日麗,你不需要對這世界,對自己,解釋任何事。

—END—

愛是

包羅十方天地的絢爛

以及淺淺不多言的陪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者·原創版 的精彩文章:

到了80歲,我也會因為你熱愛整個世界
54歲的張曼玉:人生苦短,盡興就好

TAG:讀者·原創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