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為什麼心理諮詢必須收費?

為什麼心理諮詢必須收費?


為什麼心理諮詢必須收費?


依照國際慣例和行業規範,心理諮詢是不可以免費的。因為心理諮詢是求助者以「租用時間」的方式換取諮詢師撫慰心靈的精神服務,是一種特殊的「交換」關係——

首先,從諮詢關係來看:

從付費與約定諮詢開始,求助者與諮詢師之間就確立了正式的諮詢關係,各自即擁有了相應的權利和需要承擔的義務,以保證和維繫諮詢過程的進展順利。

心理諮詢行業規定:要求諮詢師對來訪者的隱私權予以尊重和絕對保密;要求對因故難以維繫諮詢關係的諮詢予以轉介......等等。這些,都需要以規範的諮詢關係為基礎,才會有相應的制約和保證。

其次,從求助者角度來講:

期望「免費」,首先就意味著求助者已經是「看低」了自己!這看似「示弱」的表象,卻不知其背後「無償佔有」的心理模式對自己心靈康復已經埋下了潛在的障礙。而付費,則體現了求助者對諮詢師職業價值的認可,是認同以「付出」來「換取」他人勞動的價值取向。只有懷著「價值等同」的求助諮詢才會獲得預期的效果。

期望得到無償「幫助」的心理背後,包含有不對等不健康的心理情態,會使其諮詢效果預後不良——因為你沒有適當的「付出」,沒有正式諮詢關係的約束,在內心裡很可能不會去珍惜和在意諮詢的過程(比如約定的時間,作業與互動要求)以及諮詢師的建議和指導的,而且還可能會因隨意的自主「放棄」而導致諮詢半途而廢。

第三,就諮詢師來說:

一方面,諮詢師一旦接受了求助者的諮詢請求,就要有針對性地與求助者商討諮詢達成的目標,並準備相應的諮詢程序和方法,有效安排時間,以保證求助者的諮詢過程順利,有效的進行。為此,諮詢師的勞動理應得到相應的報酬。

另一方面,諮詢師在從業前期,已經為個人的職業成長付出了大量精神和物質的投入,作為一種比較艱巨的腦力勞動從業投入,得到適當的產出補償並不過分。

還有,諮詢師在從事撫慰心靈工作的過程中會「被迫」接受大量的「負性信息」,長期積累會直接影響諮詢師自身的心身健康,諮詢師的心理也同樣需要定期的調試和合理的補償。

心理諮詢是一項有償服務,主要採取按時收費的標準。

之所以要按時收費是因為:

1、心理諮詢是諮詢師幫助諮詢者解決心理問題的過程,心理諮詢師付出的勞動和時間理應得到報酬。

2、有利於建立良好的諮詢關係,諮詢師收取諮詢費後,自然就形成一種服務合同關係,既表明了求助者的誠意和信任,又賦予了諮詢師義務和責任;求助者為節約時間必然會主動配合按時就診,諮詢師收取了費用後,服務必然更盡心儘力,雙方都能全身心地投入,諮詢效果才能得到保證。

3、諮詢收費本身有一定的心理治療和不良人格矯治作用:心理諮詢的過程需要諮詢雙方配合,共同付出努力,不收費的心理諮詢,咨客在接受治療時主動自我探索和改變自己的動力往往不足,總希望諮詢師舒舒服服地把困擾自己很久的問題解決,這種等待他人援助而自身不作為,不付出即想收穫的觀念本身就是一種病態觀念,需要矯治;同時收費服務對咨客的就診行為也是一種行為上的規範,在約定的時間內按與諮詢師約定的內容進行咨商,本身對增強諮詢者的自我意識,責任心,自我控制能力等都有積極作用。

因此,專業的心理諮詢服務都必須收費,不收費的心理諮詢往往都是較隨意的、不專業的。不收費的心理諮詢的負性表現在,諮詢時因為不收費,咨客往往把諮詢員當作傾泄不良情緒和自我表現的對象,滔滔不絕卻離心理癥結萬里,想來即來,想走就走,問題依舊;而諮詢人員呢,因為不收費,也難於保持責任心,和助人的熱情,甚至會感到自已的精心工作竟成為他人可有可無的垃圾桶,而倍受挫折。

所以,專業的心理諮詢,應以收費服務為主,而且收費不能太少,應以一個療程收費為主,因為心理障礙的形成往往是有生以來日積月累的結果,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解決心理障礙絕不是一次兩次諮詢就能解決的,要看到心理諮詢的效果往往至少需要一個療程以上的心理治療,如專業精神分析心理治療的鼻祖弗絡伊德對心理障礙的治療往往持續一兩年甚至更長的時間。

而對於大部分有心理問題的人而言,總希望有什麼靈丹妙藥,能一下子解決所有的問題,其實這是不現實的,目前流行的較專業的折中療法---短程心理治療,一般一個療程大約以1~~2個月為期,每周一次或兩次諮詢治療,做一個療程的專業心理諮詢和治療。當然,也有一些類型的問題,所需諮詢次數較少。

***************************************************************


希望心理諮詢免費的8種錯誤心態

1、認為心理諮詢不過是說說話聊聊天,心理諮詢師只是以互動的形式去進行,但本質上與聊天差別巨大。

2、認為自己的問題遠還沒有達到需要付費諮詢的地步,儘管他們說已經痛苦很多年,或者影響了自己的生活、工作和長遠發展了。

3、認為錢比自己的問題還重,問題存在已經不是一時了,可以忍受。

4、有點自我,想怎麼樣就怎麼樣,認為有空找諮詢師聊天已經很不錯了,很忙,要做生意、要上班,無法感受到諮詢師的存在。

5、認為自己很聰明,只要諮詢師說幾句話,自己就可以調整過來。

6、還不了解心理諮詢,不相信心理諮詢的專業性。

7、認為心理諮詢還沒有成為他們的唯一救命稻草,不過真要到那個時候,諮詢師也會為他們感到痛心。

8、認為自己真的沒有經濟基礎,或者特別需要錢花在其他地方。


編輯:葉冰語

文章與圖片源自網路,如侵權請聯繫平台刪除


氫心理,中國首家職場精英自助減壓平台,歡迎免費下載氫心理app或關注氫心理微信公眾號。

抑鬱症治療效果不佳怎麼辦?快捷心理康復,請加安老師微信 qxl13381152238(請註明抑鬱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氫心理 的精彩文章:

你,陪我一程,我,念你一生!
「你可以不去扎人,但身上必須有刺」

TAG:氫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