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皮膚、黏膜突然變紫,這是怎麼回事兒?

皮膚、黏膜突然變紫,這是怎麼回事兒?

健康科普,來看看【百科名醫】吧!

紫紺是指血液中還原血紅蛋白增多,導致皮膚和黏膜呈青紫色改變的一種臨床表現,俗稱為發紺。全身皮膚、黏膜均可出現紫紺,但在皮膚較薄、色素較少和毛細血管豐富的部位,如口唇、鼻尖、舌、頰部等處較明顯。

紫紺是怎麼引起的?是什麼病的徵兆?

紫紺是指血液中還原血紅蛋白增多,導致皮膚和黏膜呈青紫色改變的一種臨床表現,常發生於心力衰竭、肺疾患、缺氧、窒息時,或見於患先天性心臟病的嬰兒。

主要是由以下兩種病因引起的!

1.血液中還原血紅蛋白增加

(1)周圍性紫紺:靜脈血流緩慢、淤滯,組織耗氧量增加所致。

(2)中心性紫紺:通氣與換氣功能障礙、呼吸衰竭、SaO2降低所致。

(3)混合性紫紺:中心性與周圍性同時存在。

2.異常血紅紅蛋白

由於血紅蛋白結構異常,部分血紅蛋白喪失攜氧能力而出現紫紺。

(1)高鐵血紅蛋白血症:血紅蛋白分子失去與氧結合的能力。高鐵血紅蛋白>30/L出現紫紺。

(2)硫化血紅蛋白血症:服用含硫藥物或化學品。

(3)先天性高鐵血紅蛋白血症:家族遺傳。

臨床有哪些表現?

1.血液中還原血紅蛋白增加

(1)中心性紫紺:表現為全身性,四肢、顏面除外,還累及軀幹和黏膜,受累部位皮膚溫暖。見於各種嚴重的呼吸系統疾病,如阻塞性肺氣腫、支氣管的阻塞等。

(2)周圍性紫紺:表現為肢體末端與下垂部位。受累皮膚髮冷,保暖加溫,皮膚轉暖後,發紺可消退。見於右心衰竭、縮窄性心包炎等。

(3)混合性紫紺:中心性發紺和周圍性發紺同時存在,見於心力衰竭。

2.異常血紅紅蛋白症

雖有紫紺,但一般不出現呼吸困難。

(1)高鐵血紅蛋白血症:起病急,病情嚴重;氧療發紺不改善,靜脈血呈深棕色;靜脈注射亞甲藍、維生素C等可使青紫消退。

(2)硫化血紅蛋白血症:持續時間長達數月,或者更長,血液呈藍褐色。

(3)先天性高鐵血紅蛋白血症:有家族史,自幼發紺,無其他疾病。

身體出現紫紺需做哪些檢查?

1.血液檢查

血常規、肝功能、血自身抗體等。

2.血氣分析

對伴呼吸困難的發紺是必做檢查。

3.動脈血氧飽和度測定

主要用於鑒別中心性紫紺與周圍性紫紺。

4.CT檢查或胸部X線

對診斷各種肺部疾病和心臟病紫紺的病因,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方法。

5.心電圖

對心肺疾病有一定診斷價值。

6.其他

超聲檢查、肺功能檢查、支氣管鏡檢查等。

對於確診為紫紺的患者,根據不同的紫紺原因給予不同的處理。如重度紫紺並伴有呼吸困難的患者,需要立即給予氧氣吸入;合併心衰者予以利尿、擴血管、強心等藥物積極治療。

百科名醫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百科名醫網 的精彩文章:

如懿偷吃酸杏太可愛!酸兒辣女有依據嗎?懷孕後會有什麼變化?
痛到無法自拔!智齒該不該拔?

TAG:百科名醫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