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古代「國慶」什麼樣?「國慶節」為啥是十月一日?

古代「國慶」什麼樣?「國慶節」為啥是十月一日?

古代「國慶」什麼樣?「國慶節」為啥是十月一日?

古代的「國慶」是怎樣的?

在中國的浩瀚歷史中,「舉國同慶」的節日多與帝王關係密切。

中國古代關於「國慶」一詞的記載最早始見於西晉文學家陸機的《五等諸侯論》,其中有「尋斧始於所庇,制國昧於弱下,國慶獨饗其利,主憂莫與共害」的記載。大意是說,如果國家有值得慶賀的好事時帝王獨享好處,那麼當帝王有了憂患,臣民們也不會關心。隨著朝代更迭,時間與名稱改來改去,社會影響力都會很大,老百姓同樣是在期待。因為在這一天,為了顯示「皇恩浩蕩」,朝廷都提前謀劃,推出具體的普惠措施,如減免稅賦,大赦天下。

可見,當時「國慶」指的是國家喜慶之事,而並非專指國家誕生的紀念日。古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因此所謂的「國慶」多半和皇帝有關。而能稱得上「舉國同慶」的除與節氣有關的節日之外,大概只有帝王登基、婚娶以及誕辰了。

史書所見帝王登基,大多有大赦天下及賜民酒食、減免賦稅等惠民之事。《史記》記載,漢文帝登基時下詔說:「朕初即位,其赦天下,賜民爵一級,女子百戶牛酒,酺五日。」不僅大赦天下,還賜民眾酒食,真可謂舉國歡慶。不過,登基、婚娶之事時間並不固定,而誕辰日年年都有,因此逐漸演變成了年度性的「國慶」之日。

事實上,直到魏晉時期才漸漸有「生日」的說法並有簡單的慶祝活動。歷史上第一個注重生日的帝王是唐太宗,其生日稱為「降誕日」,但他過生日時想到的更多的是「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而非慶祝。

古代「國慶」什麼樣?「國慶節」為啥是十月一日?

直到唐玄宗時,皇帝生日才真正被定為全國性節日。《唐會典》記載:「開元十七年八月五日,右丞相薛曜、左丞相張說等上奏,請以是日為『千秋節』,著之甲令,佈於天下」,並規定每逢此日,朝野同歡,「天下諸州咸令宴樂,休假三日」。唐玄宗則愉快地同意了:「依卿來請,宣付所司。」

古代「國慶」什麼樣?「國慶節」為啥是十月一日?

皇帝過生日,自然少不了酒來助陣。按照張說等人的計劃,百官要在千秋節這一天「獻甘露醇酎,上萬歲壽酒」,基層百姓們則「作壽酒宴樂,名為賽白帝、報田神。」上至朝廷,下至百姓,都要喝酒慶祝。

唐詩中也有關於千秋節的記載,例如戎昱的「憶昔千秋節,歡娛萬國同」,杜甫的「自罷千秋節,頻傷八月來。先朝常宴會,壯觀已塵埃……衢樽不重飲,白首獨余哀。」都從側面印證了千秋節時的熱鬧景象。


「千秋節」的影響可謂深遠,從此以後,歷代皇帝爭先效仿,都將自己的生日定為法定節假日。例如,唐代的肅宗有天成地平節、敬宗有慶成節、武宗有慶陽節,就連末代皇帝昭宗、哀帝也有嘉會節和乾和節。

古代「國慶」什麼樣?「國慶節」為啥是十月一日?

唐以後的五代十國時期也繼承了這項「傳統」,很多王朝如曇花一現,但照樣舉國同慶給皇帝慶生。例如後梁有大明節和明聖節,後唐有萬壽節和千春節,後晉有天和節、啟聖節,後漢有聖壽節,後周有永壽節等。

古代「國慶」什麼樣?「國慶節」為啥是十月一日?

宋代把給皇帝過生日的「國慶」發揚光大,可謂青出於藍。北宋九帝分別有長春節、乾明節/壽寧節、承天節、乾元節、壽聖節、同天節、興龍節、天寧節、乾龍節。《東京夢華錄》中記錄了徽宗一次生日壽宴的詳細過程,《夢粱錄》則記載有南宋度宗皇帝生日壽宴,前後因循,大體一致。天子請客之日,傾朝入席,國外使者也都列坐其中。

整場宴會時間相當之長,以致必須分成稱為「前筵」與「後筵」。上半場飲五盞酒,下半場為四盞酒。每一輪都包括三杯酒,由某政府部門負責人先向皇帝敬酒,群臣陪飲;再向宰相敬酒,天子、群臣陪著喝;最後是象徵性地給其他部門敬酒,大家一起乾杯。

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權也「有樣學樣」,遼代有千齡節,金代有天壽節,元代有聖節。到了明清時期,皇帝生日名稱終於確定下來,都叫「萬壽節」,而且,明清兩朝抬高萬壽節,將其與元旦和冬至並稱為三大節,更增加了萬壽節的莊嚴氣氛。

古代「國慶」什麼樣?「國慶節」為啥是十月一日?


古代「國慶」什麼樣?「國慶節」為啥是十月一日?


古代「國慶」什麼樣?「國慶節」為啥是十月一日?



古代「國慶」什麼樣?「國慶節」為啥是十月一日?


萬壽節盛況 局部

清代萬壽節,除了宴請百官和百官賀壽外,還有些特殊的規定。比如民間在此期間不能屠宰,官府刑事案件也暫停審理,官民均須穿上鮮艷的服裝,以表示對「國慶」的祝賀。不管是京城還是地方,包括駐外使節,都會有各種各樣的慶祝活動。

歷史上著名的「千叟宴」便與「萬壽節」密切相關。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康熙皇帝60歲生日的「萬壽節」,他認為自古未有像他在位時間那麼長的皇帝,所以要隆重舉辦,於是有了第一次千叟宴,65歲以上年長者,不論官民,均可到京城參加聚宴。

古代「國慶」什麼樣?「國慶節」為啥是十月一日?


這年3月25日,康熙帝在暢春園正門前首宴漢族大臣、官員及士庶4000餘人。諸皇子、皇孫、宗室子孫年紀在10歲以上、20歲以下者均出來為老人們執爵敬酒。其後,康熙帝又於27日、28日分別宴請八旗大臣、官兵、閑散人及八旗老婦等,三次參加宴會的滿漢老人總數不下7000人。

有記載的「千叟宴」共有4次,康熙、乾隆朝各兩次,真可謂舉國同慶,同時讓敬老之風愈加濃厚。

現代「國慶」的由來

現代意義上的「國慶節」始於民國時期,1912年9月,國民政府將武昌起義日「10月10日」定為國慶節,即「雙十節」,全國各地都要舉行盛大的慶典和集會、酒會等活動。

不過,當時的國慶節只有一天假期,《魯迅日記》中寫道:「10月10日晴,休假,上午許季上來,午後李遐卿來,晚劉半農、宋子佩來。」教育部給公務員們放了一天假,魯迅只能用這天假期來會客。民國時期的雙十節商業氣氛也已非常濃厚,商家都會在雙十節前後進行大促銷,已有現在「假日經濟」的影子了。


古代「國慶」什麼樣?「國慶節」為啥是十月一日?


新中國成立以後,每年的10月1日被確定為「國慶節」,最終成為了今天的樣子。中央會舉辦國慶招待會,地方也會舉辦各類慶祝活動,民眾也呼朋喚友、出行旅遊、放鬆休息。

如今中國的國慶節作為國家的法定節日,老百姓的節日,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紀念日被固化,不僅是咱老百姓的節日,更延續了中華民族期盼和平、國泰民安、豐收祥和的民族精神,代代相傳。

文章來源:書畫界藝術、茅台時空、日知錄、新華網等,經由正經國學整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旅行道 的精彩文章:

歐洲商鋪招攬遊客新招:我們有中文導購,還有手機支付

TAG:旅行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