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中國科學家對銀河系提出新的認識,以前的認識有可能是錯誤的

中國科學家對銀河系提出新的認識,以前的認識有可能是錯誤的

銀河系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太陽系圍繞著銀河系旋轉,地球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一,太陽系是地球的家園,同樣的銀河系也是人類的家園,不過這個家有點太大了,我們對它的了解非常少。過去我們對銀河系的認識,都是從國外尤其是NASA來獲得的,美國航天局說銀河系是什麼樣的,我們就認為是什麼樣的,但是最近我國科學家卻表示:我們以前認識的銀河系有可能是錯誤的,這是怎麼回事?

中國的航天事業起步較晚,但發展速度是驚人的,我們現在也是一個航天強國,也有自己正在建設的空間站,嫦娥號也多次載人上太空。在地面上,我國建造了世界上單口徑最大的射電天文望遠鏡中國天眼,這也是世界上目前最先進的射電望遠鏡。

中國天眼自投入使用後,為人類的宇宙探索做出了巨大貢獻,發現了很多新的脈衝星,由於中國天眼的主要目標是搜尋宇宙深處的各類無線信號,是為了尋找外星人,因此很多數據是不能隨便向外公開的,中國天眼比較低調,不會經常出現在人們視野中,但它的強大不用懷疑,未來第一個發現外星人的有可能就是中國天眼。

其實除了中國天眼,我國還有一個天文望遠鏡比較牛,那就是郭守敬望遠鏡,它在2008年建設完畢投入使用,郭守敬望遠鏡只用了10年的時間,就順利完成了一期光譜巡天觀測,一期觀測LAMOST共發布光譜901萬,其中高質量光譜(信噪比大於10)777萬,確定534萬組恆星光譜參數。

此外,科研人員利用LAMOST首次測量了近700顆系外行星的軌道偏心率和傾角,發現約八成的行星軌道都如同太陽系的近圓形軌道,這在某種程度上增強了人類尋找另一個地球和地外生命的信心。同時,科研人員還發現了一批極其稀有的、鋰元素丰度超過正常值上百倍的小質量貧金屬星。其中,有一顆星的鋰元素含量約是同類天體的3000倍,是目前人類已知鋰元素丰度最高的恆星。這一重大發現已於北京時間8月7日凌晨在線發表在國際科學期刊《自然·天文》上。

除了這些,有一個最大的發現,就是讓人類對銀河系有了全新的認識,這和過去我們一直認識的銀河系完全不同,有可能我們過去認識的銀河系是錯誤的。在我們過去的認識里,銀河系是一個直徑大約有10萬光年的棒旋星系,在這10萬光年的範圍內,恆星數量比較多,相對密集,但在10萬光年外,恆星數量大量減少。

而郭守敬望遠鏡的最新觀測卻發現,事實並不是這樣的,雖然恆星的數量和密度確實隨著遠離銀河系的位置變得稀少,但減少的速度並沒有原來認為的那麼快,大約在5萬光年以外的銀河系邊緣,仍然有很多年輕的恆星正在不斷誕生,最遠可以延伸到6.2萬光年處。

還有一個重要的認識就是銀河系的直徑可能要遠遠超過我們原來認識的10萬光年,有可能要達到20萬光年,這可比過去科學家認為的10萬光年整整擴大了一倍。還有就是對銀河系的形狀也有了最新的認識,過去一直認為銀河是一個棒旋星際,但新的認識認為這是不完全正確的。

我國科學家表示,銀河系大約在約80億-100億年前,曾經經歷過一場大災難,那就是與一個矮星系發生了碰撞,一個被命名為「香腸」的矮星系和銀河系碰撞。由於其本身規模較小,只有太陽的100多億倍,比銀河系差得多,因此迅速被銀河系撕裂,內部天體也融入到銀河系,造成了銀河系內圓外扁的形狀。

同時,郭守敬望遠鏡分析對比了銀河系大量的恆星,發現我們的太陽的確是銀河系中一個比較特別的一顆恆得,正是這顆特別的恆星,造就了特別的太陽系,也誕生了地球這顆生命星球,誕生了人類文明。那麼是不是也代表著,如果能在宇宙中再找到像太陽,太陽系這樣特別的恆星和星系,發現生命或者外星文明的可能性也越大呢?

科學家也把太陽系這種特別的星系做模板,在宇宙中尋找相似的恆星系,以便更好的發現地外生命和文明。如果宇宙中生命誕生的星系都是類似太陽系這樣的,也說明宇宙中的生命星球數量可能並不太多,文明的數量也有可能很少,兩樣的人類想要搜尋到地外生命也越困難。

我國科學家讓人類重新認識了銀河系,尤其是太陽系的直徑由原來的10萬光擴大到20萬光年,這可不是一個好消息,要知道以原來10萬光年的直徑,人類都不知道何時才有可能走出銀河系探索,現在擴大到20萬光年,那需要的時間估計會更長,或許只有等未來人類真的掌握了超光速技術才有可能實現了。

小夥伴們,你們認為我國科學家牛不牛?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討論,發表自己獨到的見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快樂天天見 的精彩文章:

科學家發現一顆溫度超高的恆星,太陽在它面前就跟冰窖一樣

TAG:快樂天天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