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1986年的《血戰台兒庄》堪稱抗日電影的經典,為什麼現在抗日影視劇難以超

1986年的《血戰台兒庄》堪稱抗日電影的經典,為什麼現在抗日影視劇難以超

原標題:1986年的《血戰台兒庄》堪稱抗日電影的經典,為什麼現在抗日影視劇難以超


恕我直言,《血戰台兒庄》和後面的《鐵血崑崙關》就軍事專業來說,拍的並不理想,如果不是特別了解這兩次戰役具體過程的軍事愛好者,除了看到打打殺殺以外,根本不能弄清楚戰役背景和發展過程。它的經典在於,在那個特定年代,能夠正面描繪國民黨軍隊的抗日功績,這已經是個很大的突破了。


《血戰台兒庄》中著力表現的主角,是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和第59軍軍長張自忠將軍,李宗仁1962年回歸大陸,張自忠犧牲於抗日戰場被新中國追認為烈士,這兩個人物在政治上沒有禁忌才是電影得以創作的主因。其它如龐炳勛(後來投敵)和湯恩伯都是一帶而過。


尤其是湯恩伯,他指揮的中央軍第20軍團是徐州會戰的絕對主力,下轄第52軍關麟征部和第85軍王仲廉部以及直屬師約八萬人,是最後能夠圍殲瀨谷支隊的不二力量,之前關麟征還逐退了第五師團的坂本支隊,如此才造成第十師團瀨谷支隊在台兒庄城下成為孤軍的有利局面,而顯然,第20軍團在這部電影里被邊緣化了,反倒是湯軍團是否抗命這一懸案又被坐實了。



另外被弱化的,是第2集團軍總司令孫連仲,他是死守台兒庄池峰城師的直接上級,集團軍主力沿運河沿線布防,並以主力一個師據守河東台兒庄,期間多次組織增援部隊加強池師。孫連仲是為數不多被蔣介石重用的西北軍將領,因為蔣一向對馮玉祥的部下沒有好感,而孫連仲是個例外。他的部隊第26路軍曾經舉行「寧都起義」,整體改編為紅五軍團;抗戰爆發後在華北歸屬劉峙指揮時也曾經大敗,換成其它西北軍將領早就被拿下了。

而孫連仲被信任依舊,台兒庄戰役表現不錯,後來一路升為第六戰區司令長官,那可是陳誠留下的位子,1949年逃台。



除去人物的輕重,另外就是服裝和道具的使用,總體來看,《血戰台兒庄》對國民黨軍隊的服裝與槍械反映還算符合歷史,比如西北軍的灰藍色粗布軍裝,湯恩伯中央軍的黃呢軍裝等,但對日軍的服裝和道具選用過於粗糙,磯谷廉介和板垣的將軍制服實在太水了,普通日兵的軍服顏色也不對,類似於抗日神劇里的打扮,遠不如近年拍攝的《太行山上》和《長沙保衛戰》等。


對台兒庄戰役的戰場細節把握的也不好,貌似是全景刻畫,卻沒有交代清楚戰役進程,反而漏掉了諸如日軍敗退殺死傷兵、白崇禧和林蔚輔佐李宗仁指揮等具體事例,其實五戰區參謀長徐祖貽所起作用不大。好的戰爭電影,應該是宏觀與細節相結合,能夠基本反應出戰場狀態。


不該漏掉的是桂軍、東北軍等雜牌部隊在南線的阻擊作戰,好像整個南線都是張自忠的部隊在頂一樣,那該軍調回北線臨沂之後,南線的日軍第13師團豈非如入無人之境?如果荻州立兵也率部衝到徐州附近,台兒庄戰役恐怕就是另外一種結果了。


也有亮點,那會的電影人物非常講究相似度,從趙恆多飾演的蔣介石,到李宗仁、白崇禧、湯恩伯、孫連仲、張自忠,到被槍斃的韓復榘,細細對比歷史照片,你都會發現有幾分神似。而現在的戰爭歷史電影除了大人物之外,這個優良傳統已經不復存在,一如高大的張豐毅可以出演薛岳一樣,完全是選演員而並非選角色。



在我們當年的歷史書里,國民黨軍隊在抗日戰爭時期可是「聞風四十里,槍響一百一」的廢物,所以《血戰台兒庄》最重要的是正視歷史的態度,顛覆了我們對抗戰歷史曾經的認知,這才是里程碑一般的意義。而至於拍攝手法、技術和水平,受限於時代和年代,不必苛求。


只是希望,會有越來越多《長沙保衛戰》這樣的正面抗日戰場好的影視劇出現,功是功,過是過,能反映中華民族抵禦外辱的史實就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白鹿野史 的精彩文章:

克什米爾地區和中國歷史上有沒有關係?
道光為什麼不立政治才能和身體素質更好的恭親王為皇帝,而是選擇了咸豐?

TAG:白鹿野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