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東北失勢,陳誠遭政敵落井下石,極端者要求「殺陳謝國」

東北失勢,陳誠遭政敵落井下石,極端者要求「殺陳謝國」

文|周渝

自1945年日本投降以來,國共兩軍在東北的衝突從未停止。東北地區幅員遼闊,物產豐隆,工業發達,鐵路密集,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早在接收東北之時,蔣介石就下決心要將這塊寶地控制在南京中央政府手中,他擔心從前的東北軍死灰復燃,成軍閥尾大不掉之勢,專門叮囑東北行營主任熊式輝,「毋使盡用前漢卿(張學良)舊人,免得將來指揮不靈。」熊式輝日記中,有不少關於當時東北黨政軍人事安排的記載,處理人事上激烈的爭奪使其疲於應對。1945年10月18日,國民政府軍委會正式任命杜聿明為東北保安司令長官,負責接收東北後具體的軍事部署。

所謂「關內小打,關外大打」,在國共兩黨談判期間,東北已是烽火遍地,雙方互有勝負,總體而言還是國民黨一方佔優勢。不過在經過「三下江南,四保臨江」的戰略相持階段後,國共雙方的優劣已發生轉變,從1947年5月起,東北解放軍開始轉入戰略反攻和進攻階段,連續發動夏季、秋季、冬季三次聲勢浩大的攻勢。此時,國民黨方面兩次臨陣易將。第一次是解放軍夏季攻勢結束後,蔣介石因不滿東北保安司令長官杜聿明,解除其職務。1947年8月2日,蔣介石最信任的參謀總長陳誠受命前往東北。蔣的目的很明確,必須確保東北和山東不失!正如他在8月5日打給熊式輝的電文中所言:「無東北,則華北無屏障。東北為我惟一之工業區,如為俄共所取,則彼以無量之工業生產,即可侵略中國之全境。如果至此,則遠東無寧日,世界和平亦無保障矣。又遼東與膠東為我國海防樞機。無遼東則膠東不能獨存。山東一失,則華中、華南亦無法生存矣。」

陳誠

8月22日,參謀總長陳誠正式兼任東北行轅主任。國民黨中央這個時候派參謀總長到東北,顯然是下定決心想要扭轉東北逐漸處於劣勢的局面。陳誠走馬上任後,雄心勃勃地宣布「要六個月恢復東北優勢,收復一切失地」。一方面,他積極整編軍隊,將正規軍編為四個兵團,地方部隊編為暫編師補入正規軍,總兵力增至50餘萬人。而此時共產黨領導的東北民主聯軍已發展至9個縱隊,39個師,總兵力達到51萬人。

還未等陳誠展開「收復計劃」,東北民主聯軍就發動了聲勢浩大的秋季攻勢,一連攻克城市15座,殲滅國民黨軍6.9萬餘人,進一步掌握了東北戰場的主動權。當年10月13日,陳誠以瀋陽防務空虛為由,請求加派軍隊。次日蔣介石即赴北平,命令李宗仁、孫連仲從華北抽調一個整編師增援瀋陽。然而這些只是杯水車薪,國民黨軍在東北的局勢並未見好轉,相反,民主聯軍在1948年1月1日改編為東北人民解放軍後,總兵力已多達73萬人,其中東北野戰軍就有42萬人。這樣的形勢讓陳誠一籌莫展,而蔣介石見東北局面不僅毫無起色,反而比從前更糟,對於陳誠的不滿亦與日俱增。

王叔銘

1月8日,蔣介石在接到空軍副總司令王叔銘關於瀋陽前線失利的電報後,不勝焦慮,於10日親自飛到瀋陽召開軍事會議,會上大罵部屬:「你們當中絕大多數是黃埔學生,當年的『黃埔精神』都哪裡去了?簡直是腐敗!像這樣下去,要亡國了。」因東北局勢敗壞,國民黨派系鬥爭的問題也日益突顯出來。陳誠作為土木系的領軍人物,政敵眾多,這次東北問題沒處理好,各方正好落井下石。蔣介石回南京後,發現各方多主張召回陳誠,更有極端者要求「殺陳誠以謝國人」。據說某次會議上,有人說及陳誠將赴美國治病,全體代表竟不約而同地大喊:「不讓陳誠逃往美國!」

實際上陳誠身體健康的確出了問題,加上蔣介石本身也對他有所不滿,遂於1月17日宣布以衛立煌為東北行轅副主任兼東北「剿匪」總司令。當天,蔣介石在日記中寫道:「自瀋陽視察回京後,對東北與華北軍事倍增憂患。辭修(陳誠)因病而發生心理變態,更為可慮。乃即決派衛立煌為東北剿匪總司令,前往替代,或可轉危為安。」一年之內,兩次臨陣易將,前線戰事失利,派系傾軋不止。指揮系統尚且如此混亂,基層官兵士氣又從何而來?實在是不祥之兆。

該內容為騰訊獨家合作內容,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人文歷史 的精彩文章:

光緒廣開言路卻招致大臣強烈不滿,任用年輕人最終自己成孤家寡人
載湉被立皇帝,其父嚇到失聲痛哭,強烈請求辭去一切職務

TAG:國家人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