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瑜伽師地論》四念住(3)

《瑜伽師地論》四念住(3)

3

《瑜伽師地論》

四念住

身念住:二、云何於身住循身觀

住循身觀,略有三種:謂依身增上聞思修慧,由此慧故,於一切身、一切相正觀察、正推求,隨觀隨覺。

《瑜伽論記》

《瑜伽論記》卷第七(之上):「答第二問中住循身觀略有三種。即聞思修。由此三慧於前諸身觀察推求故名也。」

前面回答了第一個問題,「云何為身?」現在回答第二個問題:「云何於身住循身觀?」。「循」,可以解釋為循環;多次的去觀察。簡略的說,觀察者用三種智慧去觀察。

佛依據身體的不凈說出來的正法,此正法有強大的力量,叫做增上。學習佛法的人,聽聞了這樣的教法得到的智慧,就是「聞」所成慧。再去專精思惟、如理作意得到的智慧,叫做「思」所成慧。修學禪定又進一步地成就了的智慧,叫做「修」所成慧。

用這三種智慧,正確地觀察三十五種身的相。「正觀察」是概略的觀察,「正推求」是微細的觀察。隨這樣的觀察,覺悟身體不凈,叫做「隨觀隨覺」。

《顯揚聖教論》

《顯揚聖教論》卷第十九:「彼影像隨觀者,如尋思經說於彼身等影像隨觀,與所知事同分類故,名為影像。所言隨者,是相似義。」《大乘阿毘達磨集論》卷第五:「云何於身修循身觀,謂以分別影像身與本質身平等。」有兩種身:一個是「本質身」,一個是「影像身」。「所知事」就是身,三十五種身。外邊三十五種身就是「本質身」,禪修時觀察三十五種身,所緣境不是外邊的三十五種身,而是內心的「影像」,所觀察的不是本質境而是「影像身」。

比如修不凈觀,睜開眼睛用眼識去觀察,能把死屍的不凈取到心裏面來,這是由眼識到第六意識,通過了眼識取所緣境的相貌,就變成影像了。第六識觀察「影像」的時候叫「隨觀」。「本質身」和「影像身」是相似的。觀察「影像身」是不凈,也就可以覺悟「本質身」也是不凈了。這就是「隨觀隨覺」。安住在奢摩他裡面,循環的觀察身體的不凈,這叫「住循身觀」。由聞思修的三種智慧去觀察、推求,隨觀隨覺,這就叫做循身觀。

文章 | 觀諸法如

圖片 | 玉泉禪寺數據中心

▍版權聲明:

本文為大象佛學圖書館採集文章,由玉泉禪寺編校發布,尊重知識與勞動,轉載請保留版權聲明。

版權歸創作人所有,我們尊重著作權所有人的合法權益,如涉及版權爭議,請著作權人告知我方刪除,謝謝。

玉泉Monastery

微信:dy-yuquanchansi

天台祖庭 智者道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當陽玉泉禪寺 的精彩文章:

法華玄義 五章料簡
(008)初標五章,用者為三

TAG:當陽玉泉禪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