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宋孝宗即位前生父去世,他該不該服喪?養父宋高宗的做法出人意料

宋孝宗即位前生父去世,他該不該服喪?養父宋高宗的做法出人意料

南宋紹興十四年(1144年)正月,退休官員趙子偁的後事驚動了朝廷。趙子偁生前擔任的最高官職是左朝奉大夫兼秘閣修撰,充其量是個正五品的中級官員,本沒有多大影響力,但他擁有的另一個特殊身份,卻讓朝野上下對他的喪禮充滿了關注。

趙子偁是宋太祖後裔,太祖第四子趙德芳的五世孫。靖康之難中,宋太宗一系的子孫大多被金人擄走,而太祖一系的子孫因散布各地,依然人數眾多。趙子偁只是眾多宗室子弟中的普通一員,名位不顯,並無出眾之處。但是在紹興二年,趙子偁的次子、五歲的趙伯琮被膝下無子的宋高宗收為養子,改名趙瑗,接入皇宮,成為了待定的皇位繼承人,趙子偁皇子生父的身份自然就具有了特殊性。

趙子偁去世,已經成為皇帝養子的普安郡王趙瑗還要不要為這個親生父親服喪?朝野上下議論紛紛!作為趙瑗養父的宋高宗該怎麼辦呢?宋高宗決定「詔侍從台諫集議普安郡王當持何服」。不過,上報給皇帝的「集議」結論其實並不是朝臣們集體商議的結論,而是被秦檜一夥的張澄、李文、秦熺、周三畏等人操縱的結論。

秦檜上奏皇帝,「今子偁死,若不使之持服則非本朝典故」(《建炎以來朝野雜記》乙集卷一)、「普安郡王持服,乞依故事」(《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百五十一)。這是請求讓普安郡王趙瑗著喪服,以孝子的身份為趙子偁送終,並且說明這樣做是依照本朝「故事」。

秦檜所謂的本朝「故事」,指的是北宋英宗皇帝趙曙即位前為親生父親服喪的往事。不過,趙曙為生父濮王趙允讓服喪之時,還是王子身份,名叫趙宗實。趙宗實是在服喪期滿後被無子的宋仁宗立為皇子,然後改名趙曙。由此可見,此時普安郡王趙瑗面臨的情況和當年趙宗實面臨的情況是有根本不同的。趙宗實當時尚未過繼給宋仁宗,為自己的父親趙允讓服喪天經地義;而趙瑗幼年時早已經過繼給宋高宗為子,從倫理上說宋高宗才是他的父親,趙瑗穿喪服為趙子偁送終不合禮制。但出人意料的是,宋高宗竟然批准了秦檜的奏議。

那麼,這是怎麼回事呢?其實,這是居心叵測的秦檜成功揣測聖意的結果。宋高宗雖然在多年前因受金軍驚嚇喪失了生育能力,為大局穩定不得不收養了趙瑗和另一個宗室子弟趙伯玖作為備選的皇位繼承人,但他一直是不甘心的,他在妃子們的身上辛勤耕耘,祈盼著奇蹟能夠出現,生下個親兒子來繼承皇位。所以,宋高宗並不急著確立趙瑗的皇位繼承人身份,他還想再等等看。對此,秦檜心知肚明,迎合上意的上奏果然獲得了皇帝的批准。讓趙瑗為趙子偁服喪送終,實際上就是對外表明,趙瑗的皇子身份並未確立,誰是皇位繼承人還要再等等看。

最終,趙瑗以孝子的身份為趙子偁服喪送終,正式的皇子身份多年得不到明確。直到紹興三十年,對自己生子已經絕望的宋高宗才下詔將趙瑗改名趙瑋,正式冊立為皇子。兩年後,宋高宗又為趙瑋改名趙昚,將皇位禪讓給他,趙昚就是南宋歷史上最有作為的皇帝宋孝宗。宋孝宗即位後,追尊他的生父趙子偁為「皇伯」。

(本文參考史料:《建炎以來朝野雜記》乙集卷一、《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百五十一、《宋史·孝宗本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原本很精彩 的精彩文章:

TAG:歷史原本很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