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什麼太平天國留著江南大營不打,而去北伐、西征?

為什麼太平天國留著江南大營不打,而去北伐、西征?

原標題:為什麼太平天國留著江南大營不打,而去北伐、西征?


要想解釋太平天國為什麼留著江南、江北大營不打,而是先選擇北伐和西征。就要先搞清楚江南、江北大營到底是個什麼鬼,以及西征和北伐的目的。


第一,江南大營到底是個什麼玩意?


所謂的江南大營,指的是太平軍定都南京後不久,清軍的綠營兵在南京郊外的孝陵衛設立的一座清兵大營,起初有一萬人,後來增加到了十多萬。設立大營的目的,是為了讓南京城內的太平軍不能繼續向東進攻蘇杭地區,將太平天國的勢力堵截在南京一線。


第二,太平軍為什麼不拔掉江南大營?


不是不想拔掉,而是拔不掉。江南大營就是南京城外,對太平天國的威脅非常大。這座大營設立後,太平軍就想過立刻拔掉它。但是太平軍始終打不下江南大營,後來就放棄了圍攻計劃,轉而開始策劃北伐和西征的方案。對江南大營採取守勢。

第三,太平軍為什麼打不下江南大營?


從大湟口起,江南大營的統帥向榮就跟太平軍打交道了。一直以來,雙方旗鼓都是相當,一般而言,誰進攻誰吃虧。這主要是因為當時的土木工事比較成熟,而火炮技術比較落後,進攻一方在面對防禦工事時,往往沒有什麼好辦法破堅,硬攻又很吃虧。並且最關鍵的是,清朝實力比太平軍強太多了!而太平軍當時又只據有南京、鎮江、馬鞍山、蕪湖這四城。因此以當時太平軍的實力來說,跟江南大營死磕是非常不划算的。



第四,為什麼要西征和北伐?


太平軍北伐主要出於兩個目的,一是將清軍的包圍南京的兵力吸引走,減輕南京的壓力;二是以精兵搏一把,萬一成功了呢?至於西征的目地則很明確,第一也是吸引清軍西調,減輕南京的壓力,第二是擴張地盤,有地盤才有兵力和財政收入,才能縮小太平天國與清朝的實力差距。第三是為了控制長江中游,鞏固長江下游

因為自古以來,北方王朝想要滅掉建都在南京的政府,只有一個辦法,就是順長江東下,一舉攻破金陵城。歷史上的江南王朝裡面,堅守最久的是南宋,其次是東晉。這兩個南方政權的戰略就是以襄陽為中脊,以江漢為緩衝,串聯東吳和西蜀,形成一條完整的防線,讓北方政權無處可擊。


太平天國當時實力偏弱,雖然號稱有五十萬之眾,但實際上能打的人,估計不超過十萬。這些人如果不西征,傻不愣登的待著南京跟江南大營死磕,怕是死的快。而只要西征,縱然力量有限,可能打不到襄陽,但只要能打到武昌或者安慶,再收復淮南地區,先達到三國時期東吳或者南北朝時期南陳政權的程度,也還是可以接受的



第五,太平軍不怕江南大營威脅南京嗎?


一開始還真的很怕,畢竟敵人就在自己眼皮子底下,而且江南大營還主動攻打過南京城,讓洪秀全和楊秀清感到非常不安。

到了後來就不怕了,為啥呢?因為楊秀清發現所謂的江南大營完全就是一群垃圾,長江北面的江北大營比江南大營更垃圾。


具體垃圾到什麼程度了呢?可以用著名民間哲學家竊格瓦拉的一句話來形容:裡面個個都是人才……



太平軍攻破南京城時,南京城內有個馬壽齡的文人不相信粵匪能成功,就留在城內期盼著王師(清軍)能殺回來。當江南大營攻城時,馬壽齡以為勝利在望了。結果等太平軍打退了清軍的幾次進攻後,清軍就再也沒來了。(太平軍也沒有主動殺出去)於是,太平軍和城外的江南大營開始對耗。這就讓城內盼王師歸來的馬壽齡非常苦悶了。

他是左等也不來,右等還不來。後來這位清朝粉鐵實在是等不下去了,就找了個機會溜出了城,逃進了城外的江南大營。這一進大營,馬壽齡算是開了眼界了。


原來,江南大營中除了個別比較精銳的部隊還保持了戰鬥力之外,其餘的部隊基本上就是在玩養生。官兵的日常生活主要是十七件事:蓋房子、栽花、種樹、疊石頭、養鳥、養狗、編籬笆、搭棚子、抽鴉片、聽小曲、買玉石、買字畫、賭博、下棋、裝病、搞基,做買賣。並且這些還都是比較老實的士兵的日常工作。某些品行惡劣的兵,更是堪稱十毒俱全,像什麼殺人放火、搶劫、內訌、搶軍火庫等等,這些放在以前要掉腦袋的事,江南大營的兵也全都幹了。


看到江南大營士兵的日常生活,讓馬壽齡這個鐵杆清粉都忍不住了。於是在私下裡,他偷偷的說了一句掉腦袋的話:「翻羨賊人法令嚴、手乍持槍頭已懸」。意思就是說,這幫朝廷的官軍還不如太平軍那幫土匪,官軍比土匪還要土匪。


需要注意的是,關於江南大營的資料,主要是馬壽齡的個人記載,而他是沒有到過江北大營的。那麼,江北大營如何呢?根據琦善寫給朝廷的奏疏,他認為應該把太平軍引到江南大營方面,以減輕自己的壓力。由此來看,江北比江南還要爛……



總的來說,太平軍不打江南大營而西征,在選擇上是無奈之舉。因為太平軍在西征前沒有足夠的兵力攻破江南大營,與其在南京跟江南大營死磕,還不如選擇西征,擴充領土、兵馬和財源。等到西征之後,太平軍的實力擴充了幾倍,再回過頭來打江南大營,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一方面,江南大營對太平軍來說,短時間內也不是最大的威脅。因為江南大營是陸軍,而破南京需要水師。相比之下,太平軍更怕曾國藩的湘軍。一是湘軍的戰鬥力比江南大營的魚腩部隊強,二是湘軍有水師,對太平軍是很大的威脅。


至於說西徵到底對不對,從結果來說,太平軍的西征很成功。後來太平天國的失利,主要是內訌造成的,跟西征沒有關係。而北伐嘛,儘管很多人都認為太平軍選擇北伐是臭招,但是讓太平軍這種後勤極爛的部隊來說,如果大舉北伐估計死的更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白鹿野史 的精彩文章:

克羅埃西亞和塞爾維亞究竟有什麼恩怨?
越南首都為何不是胡志明市?

TAG:白鹿野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