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武神趙子龍的年齡之謎,並論三國演義小失誤

武神趙子龍的年齡之謎,並論三國演義小失誤

原標題:武神趙子龍的年齡之謎,並論三國演義小失誤


題記:現在的歷史劇大多不按歷史乃至歷史演義去編演,因此,與歷史越來越遠,對於一些年輕人影響很大。但因為本人不擅長三國兩晉南北朝方面,特別邀請這方面的專家、通俗作者楊益老師作為主聊嘉賓。楊益老師出版作品有《賊三國》《魏延之死》《那些三國的女人們》《諸葛亮全傳》《燕鳴鮮卑:慕容家族傳》《兩晉天下:司馬家族傳》等作品。


在人們的印象中,趙雲通常以年輕英俊,武功高強的「白袍小將」而著稱。在一些版本的同人小說或民間傳說里,趙雲更被作為劉備、關羽、張飛這哥仨之下的「四弟」。甚至有的作品裡趙雲比諸葛亮年齡還小。那麼您可知道,其實您喜愛的那位武神趙子龍,乃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老將。


三國作品中影響最大的莫過於《三國演義》,基本上趙雲智勇雙全的無敵形象也是《演義》塑造出來的。那麼讓我們看看《演義》中趙雲的年齡。書中,好幾處提到和趙雲年齡有關的信息:


初平二年(191年),袁紹和公孫瓚磐河之戰時,趙雲初次出場:


「忽見草坡左側轉出個少年將軍,飛馬挺槍,直取文丑……看那少年:生得身長八尺,濃眉大眼,闊面重頤,威風凜凜,與文丑大戰五六十合……那少年也不追趕。瓚忙下土坡,問那少年姓名。那少年欠身答曰:「某乃常山真定人也……」


可見,191年,趙雲是個「少年」。但未說明年齡。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天盪山之戰,趙雲嘲笑黃忠老:


玄德大喜,即時令嚴顏、黃忠去與張郃交戰。趙雲諫曰:「今張郃親犯葭萌關,軍師休為兒戲。若葭萌一失,益州危矣。何故以二老將當此大敵乎?」孔明曰:「汝以二人老邁,不能成事,吾料漢中必於此二人手內可得。」趙雲等各各哂笑而退。


218年,沒說趙雲年齡,但嘲笑「年近七旬」的黃忠太老了。順便,這也是趙雲在《演義》中極少有的污點。


建興三年(225年),諸葛亮南征孟獲,趙雲隨行:


趙雲、魏延見孔明不用,各有慍色。孔明曰:「吾非不用汝二人,但恐以中年涉險,為蠻人所算,失其銳氣耳。」


可見,225年,趙雲是「中年」,仍未說明年齡。


建興五年(227年),諸葛亮在漢中閱兵,趙雲請戰、立功:

忽帳下一老將,厲聲而進曰:「我雖年邁,尚有廉頗之勇,馬援之雄。此二古人皆不服老,何故不用我耶?」眾視之,乃趙雲也。孔明曰:「……今將軍年紀已高,倘稍有參差,動搖一世英名,減卻蜀中銳氣。」 ……後人有詩讚曰:「憶昔常山趙子龍,年登七十建奇功。獨誅四將來沖陣,猶似當陽救主雄。」……雲與鄧芝收軍回寨。芝賀曰:「將軍壽已七旬,英勇如昨。今日陣前力斬四將,世所罕有!」



可見,這裡不但明說趙雲是一位「老將」,而且說明是年的年已七旬,那麼至少是70歲(虛歲,下同)。這也是全書唯一明確提到趙雲年齡的地方。


那麼,假設趙雲在227年是70歲,那倒推一下,趙雲就是生於158年。可這麼一來,麻煩大了。


先看191年,趙雲最早出場時,這位「少年將軍」已經34歲了!


當然,古人的「少年」和今天的用法不太一樣,三十多歲其實也可以稱為少年。這裡只是告誡各位,不要以為初戰文丑那位少年真是十七八歲的小夥子。


再看218年,趙雲已經61歲了。61歲的趙雲嘲笑年近七旬的黃忠太老,告訴諸葛亮別用老人。這個,算是五十步笑百步,還是烏鴉笑豬黑?


然後,225年,趙雲已經68歲了。這時候,諸葛亮居然說他是「中年犯險」?68歲叫中年??


所以,拿最後一句「年已七旬」來倒推,其實矛盾很多的。除了上面的這些,還有:


趙雲在長坂坡大戰(建安十三年,208年)時,已經51歲了。51歲的半老頭子在幾十萬曹軍裡面殺個七進七出,太狠了。

智取桂陽(建安十四年,209年)時,52歲的趙雲還沒結婚,並拒絕了太守趙范許配寡嫂的建議。老光棍苦啊。


截江奪阿斗(建安十六年,211年)時,趙雲已經54歲,還能夠「趙雲棄馬執槍,跳上漁船。只兩人駕船前來,望著夫人所坐大船追趕。周善教軍士放箭。趙雲以槍撥之,箭皆紛紛落水。離大船懸隔丈余,吳兵用槍亂刺。趙雲棄槍在小船上,掣所佩青釭劍在手,分開槍搠,望吳船涌身一跳,早登大船」,真是老當益壯!


至於趙雲威風的巔峰漢水大戰(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時,趙雲更是已經62歲,還能夠「雲大喝一聲,挺槍驟馬,殺入重圍,左衝右突,如入無人之境。那槍渾身上下,若舞梨花;遍體紛紛,如飄瑞雪。張郃、徐晃心驚膽戰,不敢迎敵。」這不是人,是神!



奇怪的是,趙雲在立下這些大功時明明已經年邁如斯,可是《演義》中對他不吝褒揚,卻都不肯來一句「老當益壯」,何哉?


同樣按《演義》記載,劉備生於161年,關羽生於162年,張飛生於167年。也就是說,趙雲比劉備大3歲,比關羽大4歲,比張飛大9歲。那麼,關羽曾說過「子龍久隨吾兄,亦吾弟也」,這話對一個比自己年長4歲的人說,似乎不太科學吧?


傳說中的「四弟」就更別提了,趙雲真要排進桃園結義圈子,他是大哥!比劉備還大!


至於諸葛亮,更別開玩笑了。孔明軍師生於181年,比趙子龍小了23歲,年齡夠給趙雲當兒子了。


這種種矛盾,其實很好解釋:羅貫中數學並不太好,寫書時壓根沒記錄過主要人物的年齡,就是那麼信筆一揮。他寫到諸葛亮北伐時,覺得現在劉備都掛了這麼些年了,那麼一開始就曾跟隨劉備的老將趙雲當然應該很老了。多老?那就七十歲吧,人生七十古來稀嘛!至於七十歲的趙雲倒推回去,在先前各章回(包括僅僅兩年前的南征孟獲)是多少,對不起,羅某懶得重新核算了。


同樣的問題出現在黃忠的年齡上。黃忠是個老將,這點毫無疑問。但《演義》在209年關羽戰長沙時,說黃忠「年近六旬」;在218年天盪山之戰時,說黃忠「年近七旬」;可是到了222年夷陵之戰時,黃忠戰死,又說「年七十有五」。以222年75歲計算,則黃忠生於148年,但如此則209年應該是62歲而非「年近六旬」,218年應該是71歲而非「年近七旬」。可見,《演義》中黃忠年齡同樣矛盾重重,只不過這個矛盾只差幾歲,所以一般讀者注意不到而已。

至於趙雲在《演義》中表現出的年齡,其實拿最終年歲減去10歲,算比較合適的。這樣一來,趙雲生於168年,比劉備小7歲,比張飛小1歲。



他在191年初戰文丑時24歲,正當青春年少。


208年長坂坡時41歲,正值壯年。


209年智取桂陽42歲,中年單身,鑽石王老五。


211年截江奪鬥時44歲,年富力強。


218年天盪山大戰時50歲,剛剛邁入老年,嘲笑70歲左右的黃忠太老還是有資格的。


219年漢水之戰時51歲,將軍的光輝綻放。


225年南征之戰58歲,叫中年雖然勉強點,算諸葛亮留面子吧。


227年北伐時60歲,過了花甲這道坎,也就急轉直下了。這以後,才是當之無愧的老當益壯。

當然,即便如此,趙雲大部分的精彩表現還是在40歲以後出的,無論如何,也不該叫「白袍小將」。除非這「小」是形容塊頭。可也不對啊,無論是正史還是《演義》,都記載趙雲身長八尺(摺合現代約184公分),明明魁梧得很。


說了這麼多全是在扯《演義》,而且結論是羅貫中數學不好,編年齡沒編圓。那麼,趙雲歷史上到底多大呢?很抱歉,歷史上並沒有記載趙雲的年齡。其實,歷史上只有劉備生於161年是確鑿的,其他關羽、張飛、黃忠都沒有記載。宋朝之後有人考證關羽是160年生,比劉備大1歲,但這個考證本身來源是所謂關羽故鄉的某某碑文,其實很不靠譜。



要推斷趙雲的年齡,只能從他發生事迹的時候來倒推。正史中,趙雲在191年左右即被常山郡所推舉,帶領義勇軍投奔公孫瓚,此時他的年齡不可能太小。假定趙雲此時年齡在20歲,那麼趙雲生於172年,這基本是趙雲出生年齡的下限。按此計算,則趙雲在229年去世時58歲,在那個年代也稱得上壽終正寢了。


如果假設趙雲出山時30歲,那麼其生於162年,在長坂坡大戰時46歲,229年去世時68歲。只是其主要表現都是在年屆半百之後,算得上是常青樹、老來俏了。


至於本人正在編寫的趙雲歷史傳記中,為敘事方便,準備設定趙雲生於167年。這一年,正是東漢後期兩位昏君——漢桓帝和漢靈帝叔侄交接的一年。選擇這一年並無任何史料依據,僅僅是這樣顯得比較折中而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當兵那些年 的精彩文章:

諸葛亮為何就是不待見魏延?真相讓人憤怒!
甲午戰爭失敗的真正原因,竟然是因為它!

TAG:當兵那些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