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政府派遣的留學生最終結果是什麼?

清政府派遣的留學生最終結果是什麼?

季我努學社

整理出版中國近代史料,傳播歷史知識

清政府派遣留學生總共有四次大的潮流:留美、留歐、留日、庚款興學

留美:1872年,應曾國藩和李鴻章的請求,清政府派出第一批幼童赴美留學,由陳蘭彬、容閎為正、副都督。此後三年,按計劃每年派出30人,共計4批120人,學生年齡在12-16歲之間,學習年限為15年,多為南方子弟,按照計劃,這些幼童在美國主要學習軍政、船政、製造、測算等專業,除了學習西學還要學習中文,以《孝經》、小學、五經及國朝律例等書為課本,為了儘快提高英語水平和適應美國的生活,他們被分配到美國教師的家裡。由於這些孩子年齡較小,很容易被美國的文化環境、價值觀念、生活方式所改變,比如,剛開始去的時候這些孩子穿著是這樣的,而且還留著辮子,美國教師認為這樣不行,要求這些學生從頭到腳改變一下,和美國學生穿著保持一致,這件事傳到國內後遭到了頑固派的極力反對,最終1881年清政府召回了大部分的留學生,僅有極少數的留在美國艱難完成了學業。

留歐:在派遣幼童留美的同時,清政府又應沈葆楨、李鴻章等人所請,從福建船政學堂選派留學生到歐洲學習造船和航海技術,首批5人於1875年3月隨日意格赴歐留學,三年後回國,一共派出了三批,從1879年開始起陸續回國。留歐的學生一部分在法國學習製造,一部分在英國學習駕駛兵船,還有一些赴德國學習兵技。這些學生學成歸國後,對我國的近代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留日:相比留美和留歐,留日教育則要起步地晚一些。1896年,中國駐日公使裕庚徵得總理衙門的同意,派人赴上海、蘇州、湖北等地招收13人,前往日本學校求學,學習日本語言文字、外交知識和歷史、地理等科目。到1901年1月新政之前,到日本留學的學生不下200人,議政新政之後,在清政府的倡導下,留日的學生逐年增多,1905年,科舉制度廢除之後,士大夫為尋求新的出路,紛紛湧向日本,釀成留日的高峰。

庚款興學:1908年美國提出退還庚子賠款和清華學堂建立之後,留美學生數量大增,從1909年起,美國將所得的庚子賠款的一部分以「先賠後退」的方式退還中國,並以所退庚款發展留美教育,為了實施留美的計劃,清政府在華盛頓設立了「游美學生監督處」,在北京設立「游美學務處」負責留美學生的考選派遣事宜,同時,又著手籌建留美預備學校:清華學堂。

本來清政府派遣這些學生去留學是為了讓他們學成歸來用自己的所學挽救國家危機,但是事與願違。留學客觀上輸入了近代西方思想,壯大了實業技術人才、學術政治人才的隊伍,廣泛地傳播了資本主義的思想觀念,思想是行動的先導,他們在國外接受的教育大大改變了他們的價值觀念,在領略到西方的先進之後,更加感受到了清朝的落後和清政府的愚昧無知,他們當時去留學也是抱著科學救國、教育救國、技術救國的理念,但是這些理念在實施的過程中逐漸讓他們感受到改良甚至革命的必要性。正是這些人,逐漸推動著清政府進行一系列的改良,從政治、軍事、思想、文化、教育等各方面進行脫胎換骨,甚至廢除了科舉制度,學習西方改革學制,改變了清政府育人的教育結構,雖然在近代化的道路上和西方越來越近,但是這種疾風暴雨式的變化清政府在短時間內根本來不及反應,在各種改良相繼破產之後,以留日學生為骨幹形成了資產階級革命派群體,促成了辛亥革命的爆發,直接把清政府送進了墳墓。

華 興 春 秋

小編 :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楊培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季我努學社 的精彩文章:

清末名妓賽金花為何被稱為護國娘娘?她又是如何救國救民的?
壽春之戰:諸葛誕為什麼發動叛亂?

TAG:季我努學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