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胡辣湯、蒿子粑粑、糝湯、油茶,沒吃這口家鄉味兒,假期就白過了

胡辣湯、蒿子粑粑、糝湯、油茶,沒吃這口家鄉味兒,假期就白過了

久居大城市,每天翻遍千篇一律的外賣單,吃著流水線上供應的口味標準而一致的食物,總會念叨家鄉熟悉的味道。

那味道可能沒有多特別,甚至會讓第一次嘗試的生人吃不慣。東北人永遠無法從折耳根里品出幸福感,湖南人也很難理解不放辣椒的廣州靚湯有什麼好喝。炸灌腸混著蒜汁兒的味道能讓一個北京人高興一下午,濃稠噴香的胡辣湯則是河南人早起的唯一動力。

一旦離了故土,胃口跟著人經年輾轉,對「那一口兒」的愛好也會漸漸變得濃烈。可快遞和冷鏈雖能縮短產地到餐桌的距離,卻很難把傳統小吃的口味複製到十成相似。

有時是材料難得。離開了清遠的石潭水,豆腐就沒法如此韌而香滑。有時是做法不同,成為德漂的青島留學生只能點一盤混著奶油的青口貝,想念家裡的大盆蒸海螺。

吃到鄉味,才算回家。逢年過節,遊子在外,最念故鄉的一口吃食。十一黃金周到來,我們徵集了500個讀者關於吃和想家的故事,品一下天南海北的雜陳五味。

文 | 韓逸

編輯 | 金焰

圖 | 視覺中國、部分來自網路


河南胡辣湯

有光

今年是我在上海打拚的第三年,我想胡辣湯了。在精緻的本幫菜面前,黑乎乎的胡辣湯更像是黑暗料理。胡辣湯黑,是因為包容了太多佐料。一鍋色澤濃郁的牛肉湯,放了麵筋,花生米,海帶,黃花菜,撒點辣椒粉,胡椒粉,出鍋的時候勾上芡,濃稠噴香。趁熱喝一口,湯底微辣,麵筋軟糯,花生米香,海帶鮮,黃花菜脆。咽下去,胡椒在喉嚨發力,爽到必須馬上再來一勺。

我小時候,吃胡辣湯幾乎是件奢侈的事情。媽媽偶爾帶我去吃時,從來只要一份胡辣湯和豆腐腦兩摻,配上一份油饃頭,看我呼嚕呼嚕吃完。

這幾天,母親來上海看我,送她回家時,我掉了眼淚。母親到了家,打回電話,說第一句就頓住了,「妮兒,你心裡還是可難受嗎?」她忽然給我講起家裡最艱難的年景,她一整個夏天只有一件短袖襖,只能晚上洗,白天穿。

這些話是我第一次聽母親說出來。我只知道,我自小就被送進全市最好的幼兒園,別的小朋友有的玩具,我也會有;我只知道家裡的房子越住越大,越住越好,自己從來沒因為錢受過委屈。

現在,看我漂在上海的辛苦,母親忽然忍不住,給我講了當年捨不得多點一碗胡辣湯的故事,「你看,我不也是過來了嗎?」

廣東雞蛋仔

梁欣琳

我最喜歡的,就是東莞振華路老婆婆那檔原味雞蛋仔。雞蛋仔是港式小吃,在我八九歲的年紀,雞蛋仔沒有複雜的口味,只有原味一種選擇。調好的蛋液澆進滾燙的烙鍋,在蒸騰的熱氣里迅速凝固,變得香脆嫩軟,成為小孩子的最愛。

那會兒東莞還沒有禁摩,爸爸經常來載我回家。放了學,我爸總會載我去老婆婆那裡,給我買上一份軟綿綿的雞蛋仔。

我不會等到回家。坐在爸爸的摩托車后座偷吃是最快樂的事。我一手摟著爸爸的腰,風吹在臉頰上,另一手捧著雞蛋仔,咬一口,濃濃的蛋香味就留在身後的風裡了。

現在,全國各地都有雞蛋仔賣,有榴槤味,有抹茶味,也有鹹蛋黃味,但再也不是以前的味道。爸爸離開我14年了,我只想吃一口原味的雞蛋仔。


安徽蒿子粑粑

乾乾

每至清明,青蒿生長旺盛,安徽舒城幾乎家家戶戶都要做一道蒿子粑粑。媽媽們去田埂邊上剪蒿子葉,三五成群去小溪邊揉洗。洗凈之後,蒿葉切細,大米磨粉,揉成圓餅,上籠屜蒸熟,或放入滾燙的油中炸酥。出鍋時,獨特的清香一下子溢出來,就是春天了。

從小到大,清明做粑粑的傳統在家裡就沒斷過,我愛吃,我媽就一直給我做。高三的日子苦,早起睡不夠,吃早飯的時候,眼睛都是半睜不睜的。那時候我媽給我陪讀,起得比我更早,為了讓我吃上一頓好的早餐,摸黑給我做粑粑,又怕廚房的聲響把我吵醒。

今年清明,我已經在讀研,我媽捎了蒿子粑粑給我。那天,我課題進展不順,剛剛被導師訓了一頓,心情落到了低谷。收到粑粑之後,我安安靜靜地坐在辦公室,一口氣吃完了好幾個蒿子粑粑。這味道讓我想到了我媽,想到了高中吃過的苦,忽然就覺得身上有了力氣。

陝西澆湯麵

飄飄

《白鹿原》里,一碗油潑面最能攝走陝西人的心魄。而在老陝的年夜飯桌上,一碗澆湯麵才是真正壓軸的大戲。

在我小時候,從大年三十到大年初六,每一家親戚都會在自家院子里擺席招待,媳婦們、婆婆們、姐妹們在廚房各展絕活,小孩子們去隔壁鄰居家借小桌子小板凳,端盤子收盤子,不須講究座次,飯菜擺盤也沒有規矩。熱熱鬧鬧吃罷,就是澆湯麵上場的時候。

澆湯麵和臊子面不是一回事,它不注重湯里的菜碼,只是簡單的豬肉丁和韭菜。最上面一層翠綠的韭菜碎和亮晶晶的油花,用筷一攪,熱氣騰地冒出來,肥瘦相間的豬肉丁就露出來了,來一筷子韭菜葉寬的薄面,喝一口酸湯,夠滋味!

好像只有坐在冬日暖陽中院子里的露天酒席上,吸溜著熱乎乎的澆湯麵,才是回憶里真正的年味。可是如今過年,親戚們都張羅著去飯館吃飯。媳婦們不必再在天寒地凍里準備食物,不用一起刷碗切菜,大家穿著光鮮的衣服坐在桌前寒暄微笑,禮貌地舉杯祝酒,沒有了大聲的歡笑和小聲的抱怨。

酒席上的最後一道菜,變成了一大盆西湖牛肉羹,但我並不想動筷子。吃完飯,各人開車回家。一個年又過完了。


山東臨沂糝湯

春天

對臨沂人來說,凌晨四五點鐘去排隊喝上一碗糝湯,是很難忘的共同體驗。老輩人會開玩笑說,正宗的糝只屬於大清早,6點鐘之後都是「刷鍋水」。

糝湯只有臨沂才有,各種穀物熬到粘稠濃厚,混進鍋底濃郁鮮香的肉湯,加上牛肉片,雞肉絲,撒一把胡椒面,一碗通透,熱氣騰騰。

賣糝的都是街頭小鋪。破舊的老店裡支一口很大的鍋,盛糝的人要站在檯子上,糝盛出來,放肉片和蔥花,還可以打個雞蛋,吃罷這碗早餐,就是元氣滿滿的一天。

我讀書的時候並不十分好學,經常半夜出去玩到通宵。有一回,打完遊戲,凌晨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家。路過糝攤時突然被那香味勾住,覺得餓了,就索性坐下來喝糝。那是凌晨4點,等第一鍋糝湯的都是通宵工作後的工人。有眼裡充滿血絲的貨車司機,有剛剛下班的建築工人。

不知道為什麼,那個場景突然讓我覺得,生活沒有那麼容易,父母也付出了很多辛苦。在那之後,我再沒有通宵玩過遊戲。那一碗糝湯,竟然讓我改邪歸正。


江西德興涼皮

余坤煒

涼皮是陝西的特產,德興之所以有,是託了一批陝西人的福。剛剛有德興銅礦的時候,有一批陝西人遷居過來,他們的手藝隨著南方小鎮的口味不斷變化,幾十年後成了現在的味道。

銅礦涼皮攤多,三輪車後面架一塊大木板,板上反扣幾個凳子,支一把大傘就是了。到了攤點,凳子一放、食材配料一擺,醋水辣椒一加,5毛一碗,我總忍不住大喝幾口湯回味。

高中時候,我們常吃干拌涼皮做早餐,但涼皮料里蒜味濃,晨讀時偷吃,很容易被學校發現。我們的政治老師自有辦法。快高考的那陣子,晨讀時他就守在門口替我們把風,老遠看到要檢查了,就讓我們趕緊收起來,開窗散味兒。

後來還曾經遭遇H7N9流傳,班主任聽說吃醋和大蒜能預防,在教室各個角落都放了一杯大蒜拌醋,上課都像是在吃涼皮。這對我而言實在是幸福。

長大之後,在各地看到涼皮我基本都會買一份嘗試。可是當吃到其他地方的涼皮,加了黃瓜西紅柿的,帶著花生芝麻醬的,都讓我覺得曾經滄海難為水。東北偏甜;西北偏酸;西南偏辣;而江南水鄉,是我的味蕾根上留著的味道。


海南白切雞

濕濕

白切雞,看上去平平無奇寡淡無味的樣子,但是在海南人的宴席上,它永遠是C位存在。它簡單,白水一鍋就足夠,可是想要吃到一隻好雞,完全仰賴雞本身的品質。

我小時候,家裡常買活雞回來做白切雞,幾個月的小母雞鮮嫩多汁,一歲多的大公雞肉香難啃,其中一隻螞蟻雞,成了我印象中的英雄。

叫它螞蟻雞,因為它平時放養山林,雞販子說平時只吃螞蟻,晚上睡覺都要飛到樹上,比現在的「跑山雞」還要自在洒脫。小小一隻,能賣百來塊錢。

那次殺雞的過程仍然好像在眼前。我爸燒水磨刀擼袖子,給雞放血。平常的雞半分鐘就不會再動了,它撲騰了接近一分鐘。好不容易停下來,我爸出一口氣,扔下雞,剛想擦把汗,雞忽然蹦起來,帶著脖子上半厘米深的刀口和滿身雞血,在屋子裡瘋狂逃竄。我們一家人齊齊驚呆,都顧不上收拾一地狼藉,光盯著這只不死雞看了。竄了兩圈之後,這隻雞終於倒地不起。

那天晚上,我幾乎是帶著敬畏之心吃完了這隻雞。說實話,它的味道真的不錯。後來搬了家,我們家就再也不買活雞了,想吃白切雞,只能去飯店裡打包。此刻在北京,我真的好想吃白切雞啊。


廣西桂林油茶

小綿

廣西的油茶,各縣都有特色。在我家,油茶總是爺爺親手做。茶葉用雞油搗成糊,加清水煮沸,做成湯底,用花生、干玉米和豆子炒飯,泡進湯底里。濃茶下火,能中和炒米飯的乾燥和油膩,加入小蔥,更是香甜美味。

對我來說,爺爺的意義不是從小把我帶大的至親,而僅僅是一個稱呼。我沒怎麼見過爺爺,只有過年才會回他的家。每次回家,爺爺總會做好油茶等我們,所以我到家第一句話就問,「爺爺好,油茶在哪裡呀?」

吃一口熱乎乎的油茶,夏天解渴,冬天暖胃,十分舒爽。有時候,我會一口氣吃很多碗。

各地油茶的做法都不一樣 圖 / 網路

這樣的日子一直到爺爺去世。他走了幾個月之後,爸爸才告訴我這件事。可當時我並不傷心,只是很同情爸爸,畢竟爸爸以後再也沒有爸爸了。到了暑假,爸爸帶我去爺爺墓前祭奠,這一次,門口迎接我們的人變成了嬸嬸。

嬸嬸也做了油茶。像往常一樣,我第一件事就是去廚房拿碗盛湯加料。可是只吃了一口,味蕾就告訴我,這不是熟悉的味道。爺爺做的油茶,湯底更濃,炒米更細,味道更好。

那一瞬間,我彷彿看到爺爺倚在門邊抽煙,笑著看我們喝油茶的樣子。我喉嚨忽然發緊,跟媽媽說,還是爺爺做的好吃。媽媽看了我一眼笑著說,是啊,還是爺爺做的味道好。

文章為每日人物原創

侵權必究

想看更多,請移步每日人物微信公號(ID:meirirenwu)。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日人物 的精彩文章:

唐山一病人因病無法收監,住院期間持刀傷人,踹老人逼迫小孩下跪
秦皇島市男子刺殺兩老人後自殺 知情人透露:老人曾向其求饒

TAG:每日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