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什麼當探花郎比中狀元還高興,這裡邊的秘密說出來你不信

為什麼當探花郎比中狀元還高興,這裡邊的秘密說出來你不信

早在隋朝就開始的科舉制度在我國歷史上延續了上千年,這個制度的成立讓許多學子能有機會脫離曾經低下的社會地位,通過這些考試提升自己,成為為國家做事的社會棟樑。

這個制度為帝王創造了許多的可用之才,也為眾多寒門學子創造了擺脫窮困的機會。

但是,科舉考試是真的非常難的。全國上下的讀書人有多少,然而能考中進士的人又只有幾個?考中進士後能成功被皇帝看中任命為官的又有幾個呢?官場不是讀書的學習之地,考不出頭當不了官,考出頭也當不了官,當了官也能被貶謫、被罷免的都大有人在。

所以為了能為自己拼一個好的前程,許多學子都會希望自己能考一個好的名次,越靠前越好,這樣才越容易接觸到皇帝,也才能有更大的可能被賦予重要的職務。所以古代的學子們都是從小就發奮讀書,頭懸樑,錐刺股,就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夠出人頭地,面見聖上,得到重用,一展抱負。

但古代的考試是比現代考試更加殘酷的。多少人從一個孩童考到人生暮年也沒能考到什麼名堂出來。那時候的考場里,可能既坐著老人,也坐著小孩兒。所以古代考試人群是很大的,但是錄取人數卻十分有限。所以每一場考試對學子們而言都是一場無聲的拼殺。

考不中的人固然十分傷心欲絕,但考中了的人也是真的會欣喜若狂。尤其是中了前三甲的人,那絕對是光宗耀祖的大喜事。但有一點很奇怪,那就是往往考中探花的人會比中了狀元的人更加高興,這是為什麼呢?原來是古代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那就是探花郎一定要是長得好看的人才能當。

所以當上探花郎不僅是別人對自己文採的一種肯定,也是皇上對自己外表的誇讚。這種事情誰遇到不會開心呢?沒想到古代皇帝也是顏控吧,說出來你可能不信,還有人因為長得不好差點丟了探花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嬸說史 的精彩文章:

為了削弱此省,中央把軍事要地劃給鄰省,強省不復存在
日本相當常任理事國,中國和俄羅斯反對正常,美國為啥也反對

TAG:大嬸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