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揭秘咸豐帝上位真相,大清帝國悲劇的開始,由此導致慈禧竊柄弄權長達40餘年

揭秘咸豐帝上位真相,大清帝國悲劇的開始,由此導致慈禧竊柄弄權長達40餘年


文:白居不易




存續275年的清王朝,共歷十二帝。雖然是少數民族建立的朝代,但仍舊免不了被漢化,不知是應了中國「槍打出頭鳥」的古訓還是有什麼風水原因,清朝皇帝中,僅咸豐帝是皇后親生的嫡子,其餘皆為妃嬪庶出。




談及晚清,除了大權獨攬的慈禧太后,出彩程度排第二的當之無愧就是恭親王奕?了。這位綽號「鬼子六」的外交家,為咸同光三朝重臣,創辦著名的總理事務衙門(相當於中國外交部的前身),興辦洋務,揭開了晚清政治體制變革的帷幕,為晚清政治制度的近代化開創了先例。相較於他的精明強幹,他的四哥咸豐帝奕詝這個皇帝做得怎麼看都不咋地——古板守舊,對內解決不了捻軍和太平天國的動亂,對外不擅交際又高傲自大,列強入侵的時候只能倉皇逃竄去熱河,借酒澆愁縱慾傷身,最後落得英年早逝的悲劇場面。











那麼,道光皇帝為何要傳位給奕詝而非奕?呢?




據史書記載,道光皇帝晚年最鍾愛聰明能幹的六阿哥奕?,但是四阿哥奕詝素有賢名,因此對傳位的事一直猶豫不決。一年春日,道光皇帝領諸皇子往南苑圍獵,考察諸子身手。奕?表現最為突出,幾乎箭無虛發,收穫頗豐。奕詝無法競爭,便依照老師杜授田的授計,一箭不發。道光皇帝問他緣故,他就說「春天才到,正是鳥獸繁育的時節。我不忍心殺生,也不願意用弓馬之長來和弟弟們爭高下。」道光高興地說:「這真是一國之君說的話呀!」並且道光帝臨終前又詔見諸子,奕?對父皇的垂詢對答如流,奕詝卻只是跪在地上抽泣流淚,說「惟願皇阿瑪早日康復」,一片孝心「感天動地「,最終以仁愛和親情堅定了道光傳位的決心。




其實,這個「狩獵考察皇子「的故事已經不新鮮了。在二月河的《雍正王朝》中,康熙帝也曾下旨詔所有8歲以上的皇子皇孫同往熱河圍獵,並將蒙古王公贈送給太子胤礽的金如意作為賞物,預備賜給狩獵表現最優秀的阿哥。



電視劇里的情節是這樣的:除四阿哥(即後來的雍正皇帝)因大病初癒,體虛不能射獵外,諸子皆有所獲,其中十三阿哥獵獲野物最多,十四阿哥次之,八阿哥別出心裁,獵獲的都是活物。按理說,十三阿哥表現最出色,應該得到金如意,但諸多王公大臣都說八阿哥仁義,金如意應該賞賜給他。











正爭執不下時,居然殺出一位少年英雄——弘曆(即後來的乾隆皇帝),他直接給皇爺爺康熙戴了一頂最高的帽子,說康熙一生射殺了許多野獸,是大清第一「巴圖魯」(滿語,勇士的意思),讓康熙龍心大悅,也間接強調了「狩獵表現應以獵獲野物數量為準」的原則。然後不怕得罪眾臣和八阿哥,直言賞物應該給十三阿哥。最後康熙帝龍心大悅,居然直接把金如意賞賜給了弘曆。




這裡就體現出康熙這樣的明君選接班人的帝王心術。他為善只是為了給下一個皇帝更好的改革平台,骨子裡還是非常狠的人。選擇皇位繼承人,考慮的更多是朝野格局、心術、志向的繼承,而不是單純的善良仁義。這就好比一隻羊顯得善良但它做起森林之王肯定不如一頭獅子或老虎稱職。八阿哥這樣的「仁義」,如果被認可,不等於是明的打其他皇子的臉,指責大家,包括康熙在內都嗜血殘暴嗎?況且康熙也早看出他的假仁假義,裝模作樣,此時又鋒芒畢露,所以康熙肯定會給他下馬威。




再回到道光立儲的問題上來。康熙晚年雖吏治腐敗,但好歹疆域廣闊,休養生息,國力日盛,算是一個好的盛世開端。而道光一朝呢,自從鴉片戰爭爆發以後,清廷的國力漸衰,可謂是內憂外患,江河日下。此時更加需要一個能夠力挽狂瀾的明君,而不是一個性情仁懦,只知孝道而無才能的庸主。這一點道光皇帝可能不明白嗎?











我們從另一樁懸案說起。




據史書記載,道光皇帝最為寵愛奕詝生母全貴妃,全貴妃「明慧絕時」,加上為道光生了這個兒子,聖眷日隆。道光十三年(1833年),孝慎皇后仙逝,全貴妃晉陞皇貴妃,「攝六宮事」,總管內廷里的嬪妃事務。第二年,立為皇后,正位中宮。按理說,奕詝因道光帝前三子均夭折之故「躍居」長子,母親得寵被立為皇后,這「得天」「獨後」的優勢,哪位皇子能夠企及?眼看就成為不爭的皇位繼承人,卻不料,紅顏薄命,全皇后於道光二十年(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這一年「暴崩」。因何「暴」崩?正史居然不記載,野史說「事多隱秘」,弄不清真相。那麼她的「暴崩」,與儲位之爭有沒有內在聯繫?有一首《清宮詞》提供了「破案「線索:




如意多因少小憐,蟻杯鴆毒兆當筵;


溫成貴寵傷盤水,天語親褒有孝全。




第一句就一語道破天機——全皇后因「鴆毒「案而崩。」鴆毒「案的案情怎樣?沒有」卷宗「,又是一本糊塗賬。如果我們大膽地把」鴆毒「案與儲位之爭聯繫起來,似乎可以肯定,這是一個大陰謀,全皇后就是大陰謀的製造者。











全皇后雖然貴為皇后,但是對於自己的兒子是否能夠如願承繼大統,她並沒有把握。奕詝溫文爾雅,性格有些內向;奕?性格開朗,幹練有主見;奕詝長相一般,腿還有點跛(騎馬摔成骨折,很遺憾),這是為君主的大忌;奕昕果毅英發,一表人才,他的生母博爾濟吉特氏年輕貌美,也愈發受寵。總之,因為六阿哥奕?是很明顯的比自己的兒子出色,道光也確實更喜歡他,這使她無法忍受。奕?無疑是她兒子即位路上的最大障礙,甚至可以說,若不是因她的皇寵,與其他皇子比較,奕詝也並不出色。為了兒子……一個可怕的念頭在她腦海中閃現。她決定採取極端手段,清除包括奕?在內的一切「障礙「,為親生兒子鋪平通往太和殿寶座的道路。人對於權力的追求到了瘋狂的地步,往往會不擇手段,不顧後果。全皇后開始實施她的」毒「計了。




有史料說:「宣宗(道光)愛恭王(奕?),欲立之。孝全後欲鴆殺諸子。」有一天,皇后設筵招待諸皇子。她在魚中暗投劇毒,對奕詝千叮萬囑,萬萬不可吃魚。奕詝明白母親的用意,但要他眼睜睜看著朝夕相處的骨肉兄弟們都中毒慘死,他無論如何也下不了狠心,」文宗(奕詝)殊友愛,陰告諸弟勿食此魚。「全皇后的毒計沒有得逞,反而東窗事發。太后震怒,立即搬出家法要道光將」毒婦「賜死,道光不敢抗命不遵,只好照辦。全皇后」投繯「而死。(《賓退隨筆》,《庸言》第2卷第5號記載,《奕昕慈禧政爭記》記載)











道光皇帝與全皇后非常恩愛,感情篤深。縱有萬般不是,親賜愛妻自縊而死,那種痛徹心扉的感覺,是一般人難以想像的。痛定思痛,他決意從此不再另立皇后,他要把大位傳給奕詝,以告慰孝全(「孝全」為死後的謚號)皇后在天之靈。




說白了,奕詝這個皇帝位置是他的母后拼了命換來的,而他的父皇道光帝出於對皇后之愛也出於他的大義滅親,也不得不給他這個天大的面子。照《清朝野史大觀?清宮遺聞》的話說:「宣宗既痛孝全之逝,遂不立他嬪妃之子而立文宗,以其為孝全所出,且於諸子中年齡較長。」這才是歷史的真相。




全皇后用這樣極端的方式為兒子換來了皇位,這對奕?是不公平的,道光帝心裡比誰都清楚。他鐘愛奕?,很想把皇位傳給他,幾度猶豫、徘徊,但是一想到深愛的全皇后因此而死,他就義無反顧,因為奕詝已經承受了喪母之痛,他不能讓他再受委屈。




道光三十年正月(1850年2月),道光帝「龍馭上賓」,永遠地離開了他殘破的江山和愛子愛妃們,而他留下的傳位遺詔中,「立皇四子奕詝為儲君,皇六子奕?封為親王」,一匣兩諭,這在清代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這反映了道光帝內心的矛盾和對於奕?的歉疚,他是想一次求得心理上的平衡和對奕?的補償。但是,無論如何,登上皇位的是奕詝,奕?在儲位之爭中無可奈何地失敗了。











道光帝立奕詝而不立奕?,是目光短淺,過於感性的選擇。這無疑是大清帝國的悲劇,可以在奕?與奕詝後來的表現上明顯看出。奕?在清末有「賢王」之稱,才具敏慧,勤於國事。不比奕詝,本就體弱多病,做了皇帝後不久,就因內憂外患交相煎迫變得消極頹廢,沉湎酒色不能自拔,最終因酒色戕身,只活了31歲就短命而死,把一片破敗不堪的江山丟給了他6歲的兒子載淳,安排顧命八大臣又將奕?排除在政治權利中心之外,最終導致權力無法制衡,徒然為野心勃勃的慈禧製造了竊柄弄權的機會。因此,道光皇帝的誤立奕詝是導致晚清歷史走向積弱腐敗的重大原因。如果他所立的是奕?,此後的情勢當不至如此,起碼不會出現慈禧太后垂簾聽政,這麼一個識淺守舊的婦人一手握定中國的命運長達四十餘年之久。




帝王才情的優劣足以對國運和歷史進程產生不同的影響。不過話又說回來了,根據執政的表現看,道光帝本就平庸,只知儉省而不知開拓創新,跟康雍乾三位帝王的文治武功更是無法同日而語,他本目光短淺,怎能把握好大清國的未來?一切看似人為,說白了都是命運的安排。畢竟,歷史已經成為事實,誰都無法改寫或重來。




作者:

白居不易,魚羊秘史特邀作者。


版權聲明:

本文由「魚羊秘史」原創製作,並享有版權。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歡迎轉發朋友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魚羊史記 的精彩文章:

一代霸主楚成王,楚國在他手裡強大,為何在群雄爭霸的舞台上黯然失色?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分別是來自哪個省?

TAG:魚羊史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