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老中醫教你如何判斷胃寒還是胃熱

老中醫教你如何判斷胃寒還是胃熱

胃病有寒熱之分,想要知道自己是胃寒還是胃熱,可以通過今天小編分享老中醫的幾個方法去判斷一下,正確的辨證論治,可以更快更好的解決胃部不適。

胃寒與胃熱的病因

胃寒:大多是與飲食習慣有關,如飲食不節,嗜食生冷等等。經常冷熱食物一起吃,吃飯不按時或者饑飽不均,久而久之就會造成胃寒。

胃寒與胃熱的癥狀

胃寒的癥狀

胃寒多由外來寒邪直接侵犯胃腑,或過食生冷,寒邪停聚胃腑而發病。胃寒又分胃寒實證和胃寒虛證。

1、胃寒實證:大多突然起病,腹部受寒或過量進食生果、冷飲導致,表現出胃部突然冷痛,疼痛劇烈,口淡不渴,甚至有頭痛,骨節肌肉酸痛,舌質淡,苔白厚。病情輕的,用熱水袋外敷,或喝熱水、生薑水,或服用加味藿香正氣丸即可。若病情較重,則需要用乾薑、高良姜、胡椒、花椒、桂枝等以溫陽散寒。

2、胃寒虛證:則常常病情較長,口泛清水或酸水,四肢不溫,口淡不渴,小便清,大便爛,腹部稍受涼或飲食稍不注意就會發病,舌淡,苔白。表現為胃痛,輕則綿綿不已,重則劇痛,遇寒加劇,如果用熱水敷,則「得溫痛減」。胃虛寒證應在用健脾胃藥物的基礎上加一些溫陽的葯,如乾薑、花椒、胡椒、桂枝等。

胃熱的癥狀

胃熱又分胃實熱證或虛熱證,多因吃了太多辛辣煎炸油膩的食物而成,或因心情抑鬱,郁而化火等導致胃熱。

1、胃實熱證:大多表現為胃部疼痛或有灼熱感,伴有口臭或牙齦腫痛,口舌生瘡,大便乾結,心煩失眠,舌紅苔黃,脈滑數。這種情況可以用金銀花、石膏、蘆根、虎杖、丹皮、梔子、大黃等瀉火清熱解毒的藥物,也可配合牛黃解毒片、三黃片等中成藥應急治療。煲湯時可加用崩大碗、蛇舌草、蒲公英、火炭母等輔助治療。

2、胃虛火證:表現為胃部不適,口乾口苦,口腔潰瘍,勞累後或熬夜後加重,口臭,大便干,口乾不想喝水,舌淡胖大稍嫩紅,脈細數等。虛火時,要養陰清熱或益氣清熱,用生地、石膏、麥冬、太子參、沙參等藥物,煲湯時可用生地、麥冬、沙參、五爪龍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康盛好方 的精彩文章:

溫熱的米湯是個最好的藥引:可護胃,減弱藥物的毒性
老年人應該警惕這些非正常衰老的現象

TAG:康盛好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