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逃一人就是勝利,激烈的二戰中,他完成了《敦刻爾克》式大逃亡

逃一人就是勝利,激烈的二戰中,他完成了《敦刻爾克》式大逃亡

逃一人就是勝利,激烈的二戰中,他完成了《敦刻爾克》式大逃亡

《第十二個人》是某天深夜用遙控器刷出來的一部挪威電影,之所以沒在觀看幾分鐘之後就不耐煩地把它換掉,是因為影片一開始展現的就是主角在雪地上受傷奔逃的場面,追趕者是一隊納粹士兵,士兵冷酷的面龐配上同樣令人不寒而慄的納粹制服,被雪光映照出來,製造了一種氣氛上的壓迫感,這使得觀眾從第一秒開始就沉浸其中,被逃亡者代入故事。

故事發生於1940年代初納粹德國佔領挪威時期。為了破壞被德國控制的港口與機場,英軍在蘇格蘭訓練了12名挪威士兵,並於1943年3月24日正式啟動「紅色馬丁行動」,但由於發生告密行為,12人小組在港口被發現,匆忙之下引爆炸藥逃跑,除揚-巴斯路德一人逃跑外,剩下11人要麼被當場槍殺要麼被捕。

逃一人就是勝利,激烈的二戰中,他完成了《敦刻爾克》式大逃亡

整部電影講述的,就是揚-巴斯路德的逃亡過程,冰天雪地的挪威,山景、海景被攝入畫面有驚心動魄的美,但對逃亡者來說,每邁一步都如踏刀尖。影片出色的取景,令人想到《荒野獵人》、《八惡人》中的畫面,美中帶著殘酷,而揚-巴斯路德躲避納粹追緝的苦難遭遇,一點也不輸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在《荒野獵人》中的荒野逃生之路。揚-巴斯路德躲藏在山頂石頭縫隙下等待四天未能被救援者發現的那一幕的壯烈,堪比萊昂納多藏身死馬腹中。

《第十二個人》講的是個人意志是如何經過嚴峻考驗的。納粹軍人根本不相信一個人可以在零度以下的海水中待超過20分鐘,於是放棄了搜捕,但揚-巴斯路德恰恰完成了即便在夏季也沒法完成的游泳渡海任務;藏身森林小木屋,自己動手切割掉了被槍擊後有可能感染至死的腳趾;藏身冰天雪地的山洞口,一個人熬過生不如死的日子;最後逃難關頭因為「隊友」的誤判,又在石頭縫下度過了如同置身冰棺的四天……沒人相信這是真的,但影片開頭很明顯地提示,這是根據歷史真實事件與人物改編。

逃一人就是勝利,激烈的二戰中,他完成了《敦刻爾克》式大逃亡

揚-巴斯路德身藏需要交給英軍的重要文件,因此可以將他強大的個人意志的產生,解讀為身負使命。可是影片並沒有對文件給出特別的交代,文件甚至沒有出現在鏡頭裡,按照他逃亡四十餘天所經歷的糟糕環境看,這份文件很有可能早已丟失或損壞。有沒有這份文件,其實已經不重要了,也無損故事的震撼性。對於挪威人而言,揚-巴斯路德的勝利逃離,本身就具有重大意義,如同片中台詞所說,只要逃出納粹嚴密到一隻蒼蠅也很難逃出的搜捕,就是對納粹沉重的打擊,事實上也是如此,眾多納粹士兵都沒法抓住一個負傷的挪威人,的確讓納粹軍官「崩潰」。

逃一人就是勝利,激烈的二戰中,他完成了《敦刻爾克》式大逃亡

《第十二個人》幾乎沒有渲染信仰,本能地逃生,不負11位戰友的犧牲,帶著全體挪威人的期望,這已經構成了揚-巴斯路德必須要活下去的足夠理由。有關信仰,電影只有一處著筆,就是在馴鹿群被邊境德軍槍擊四散而逃、雪橇散裂、揚-巴斯路德就要束手就擒的時候,一頭高大威猛的馴鹿來到了處於半昏迷狀態的揚-巴斯路德身邊,從揚-巴斯路德的視角仰望上去,這頭馴鹿的頭頂光芒四射,如同神的旨意降臨——這個細節,有可能是編劇創作,但它很好地體現了影片的信仰主題,無需太多,這一個鏡頭就足以表達「正義必勝」的深刻內涵。

逃一人就是勝利,激烈的二戰中,他完成了《敦刻爾克》式大逃亡

《敦刻爾克》講的是英國力爭撤離3萬人,結果成功撤離33.5萬人,贏得了「最偉大的逃跑」稱號。《第十二個人》雖然只撤離了一個人,但它帶給觀眾的震動,完全近似於「敦刻爾克大撤退」。活著就是勝利,活著就是希望,活著就是對敵人最好的打擊,這是最樸素的真理,在人類歷經的各個黑暗時期,總有「勝利大逃亡」的故事,在不斷地給人類精神注入光亮與力量。《第十二個人》作為一部並無太大知名度的挪威電影,值得喜歡戰爭、荒野生存以及信仰主題的觀眾,在夜深人靜的時候細細體會。

逃一人就是勝利,激烈的二戰中,他完成了《敦刻爾克》式大逃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韓浩月 的精彩文章:

《橙紅年代》:陳偉霆與馬思純各有命運感,演繹英雄與美人的悲情

TAG:韓浩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