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創意 > 網紅,不及我紅

網紅,不及我紅

本文授權轉自:中華手工(ID:creatcraft)






《易》云:「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在中國陶瓷史上,打通了「道」與「器」任督二脈的,恐怕單色釉要佔其一。




單色釉,是指單一的色釉。清代單色釉瓷佳器眾多,可細分為數十個色型。其中歷朝不衰的,當屬紅釉。





?清·康熙·郎窯紅釉花觚,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單色釉簡單,用一色涵蓋一切色。它又複雜,每個人都可以從它身上讀出不同的況味。紅釉便是如此,在它「紅爐一點雪」的清苦禪思背後,也有著「無數深紅間淺紅」的熱烈奔放。




 牛血初凝



?清·康熙·郎窯紅釉膽瓶,香港蘇富比





若要窮,燒郎紅

」——清代坊間流傳的這句俚謠一語道破郎窯紅不菲的身價。




明代永樂、宣德時期燒造出了中國紅釉瓷器史上的巔峰之作「寶石紅」,但由於其對窯溫和氣氛的要求甚嚴,製作難度極大,生產成本頗高,加之明後期國力日漸式微,因此高溫銅紅釉瓷器在永宣後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幾近絕跡。



?清·乾隆·郎窯紅釉刻乾隆御題詩梅瓶




清初經濟復甦、國庫漸盈,為滿足帝王對瓷器的喜好,在郎廷極的督理下,經過反覆試驗,終於燒造出一種釉色濃若牛血、釉面光澤瑩亮的紅釉,世人謂之「

郎窯紅

」。




清人劉廷璣在《在園雜誌》中讚譽郎紅,稱它「仿古暗合,與真無二,其摹宣成,釉水顏色,桔皮棕眼,款字酷肖,極難辨別。」果不其然,後世的乾隆有次就「打了眼」,將清宮舊藏的一件郎紅穿帶直口瓶錯認成了宣德的作品,還命人將一首《詠宣窯霽紅瓶》鏨刻在了瓶底。





郎窯紅極具玻璃質感的釉面,流淌自然的發色,即使朝綱更替,仍然不減其美。其艷如殘陽的紅色,勾勒出大清帝國盛世的回魂。




 多少紅綠



?蘋果綠·豇豆紅釉




汪曾祺在《食豆飲水齋閑筆》里信手提到一句:「

中國人很會為陶瓷的釉色取名,如『老僧衣』『芝麻醬』『茶葉末』,都甚肖。

」大紅袍、美人醉、桃花片、娃娃臉、乳鼠皮、蘋果綠、驢肝、馬肺——中國人為了形容不同釉色的

豇豆紅

,分別為它們取了這些意趣豐富的名字。




?清·康熙·豇豆紅蘋果尊,華盛頓國家藝術畫廊




豇豆紅

因其紅色中散綴有綠色苔點,色如成熟的豇豆,故名。這種釉色來源於它較為特別的施釉方法:工匠用蒙有細紗布的竹管蘸取銅紅料汁後,將料多次反覆地吹到坯上。





?美人醉·豇豆紅釉




豇豆紅這種介於紅綠之間的無窮變化,彷彿「滿身苔點泛於桃花春浪間」,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視覺樂趣。甫一面世,就廣受推崇,成為皇族貴胄、文人雅士案頭的無上妙品。





?清·康熙·豇豆紅八大碼,鮑氏東方藝術館




由於它的燒成難度比郎窯紅更大,因此豇豆紅多為小型文房用具,不見大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就是聲名烜赫的「

八大碼

」。八大碼是對康熙朝八種豇豆紅器型的俗稱,具體指菊瓣瓶、柳葉瓶、蟠龍瓶、萊菔瓶、太白尊、印泥盒、鏜鑼洗、蘋果尊。





世界上能夠集齊八大碼的個人和博物館寥寥無幾。1996年香港佳士得曾拍賣過一套徐展堂舊藏的八大碼,20多年過去了,市場上再沒有出現過第二套。豇豆紅,遂成為很多人心頭那顆求而不得的硃砂痣。




朝霞霽色




?清·雍正·霽紅釉碗,台北故宮博物院




雖然元代景德鎮窯就已成功燒制出高溫銅紅釉瓷器,不過彼時技術尚未醇熟,發色多偏灰暗。到明代永樂、宣德時期,景德鎮窯終於燒制出純正鮮艷的紅釉,其色有如雨過天晴之霽霞,故名「

霽紅

」。又據清人藍浦在《景德鎮陶錄》里的記載:「蓋宣窯造此,初為祭郊日壇用也。」因此也被稱為「

祭紅

」。






?清·雍正·霽紅釉膽式瓶,

台北故宮博物院




霽紅釉釉面均勻凝厚,色澤純正安定,其發色明顯區別於郎窯紅和豇豆紅,它既不似郎紅之濃艷瑩亮,也不像豇豆紅般柔潤清麗。霽紅華貴的釉色背後,自有一股高雅之感,隱隱然透露出皇家不容侵犯的森嚴氣派。



 


 吹破胭脂



?

清·雍正·胭脂紅釉菊瓣盤,Sydney Marchant舊藏 




胭脂紅

是從西洋傳入國內的一種低溫彩釉,是清宮色釉瓷中最矜貴的品類之一。工匠要在鉛硼熔劑中加入萬分之一左右的黃金,然後採用吹釉的方法將釉料薄施於白胎之上,入窯經過800℃低溫燒制而成。因其呈現出淺粉或紅紫的色調,酷似胭脂,故稱胭脂紅。其中顏色淺淡的,叫做「

胭脂水

」;顏色濃重者,稱為「

胭脂紫

」。





?清·雍正·胭脂紅釉碗,玫茵堂舊藏




康熙時,作為進口原料的胭脂紅,只在琺琅彩瓷器上偶有應用。到康熙末雍正初,造辦處成功研製出國產琺琅彩料,雍正朝遂大量出現了以單一胭脂紅為裝飾的瓷器,造型以杯、碗、碟、盤多見。器形雖小,實則需在各個環節精益求精,方能成品。難怪陳瀏在《陶雅》中對胭脂紅大加讚歎,稱它「

勻凈明艷,殆亡倫比

」。





不知在位13年從未踏出過北京城的雍正把玩著胭脂水碗時,有沒有想起過少年時在雍親王府度過的那些歲月?想起王府紅牆下花影扶疏、色如胭脂的玉蘭花?




 珊瑚如活




?清·珊瑚筆架,台北故宮博物院




天然珊瑚在古時雖不易獲得,但從明代礬紅彩基礎上發展演變而來的珊瑚紅釉,顏色卻幾可與真珊瑚相媲美。珊瑚紅釉是以氧化鐵為著色劑,與高溫銅紅釉瓷相比,它的燒造溫度僅在800℃到900℃,不僅製作難度大幅度降低,而且呈色也相對穩定,極大地保證了瓷器的成品率。自康熙年間創燒以來,在雍乾兩朝風靡一時。



?清·雍正·珊瑚紅地琺琅彩牡丹紋碗,香港蘇富比




珊瑚紅

的施釉方法與胭脂紅近似,都是由工匠用竹管蘸取釉料並將它噴吹在素胎表面。珊瑚紅釉面光潤,紅中微微閃黃,與天然珊瑚的顏色極其接近。由於其大氣雍容的色調,在後來還常作為一些高級品種的瓷器的底釉來使用。




文|鄭鈺瀟


圖|版權標註所屬


編輯自《中華手工》10月刊











老北京千層底單鞋紅色


手工女鞋 綢緞繡花





 心動價¥255.00

 



長按並識別二維碼  

立即購買




買東西


要是皇上有手機,手機殼肯定是這樣的



河豚耳釘:治癒你身邊的「傲嬌小姐」



推薦閱讀


時尚破壞者山本耀司:用黑暗的浪漫,定義雌雄同體的性感



潛水20年,他竟然在海底雕了座博物館?!





第二自然



這是一個聚集國內外頂尖匠人及其作品的線上線下呈現平台,同時也是一個讓匠心得以留存並能實現匠人文化傳播的互動平台。



點擊閱讀原文,瀏覽意想不到的美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二自然 的精彩文章:

故宮又放大招,浪漫暖男弘曆陪你賞月啦

TAG:第二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