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魏延的子午谷奇謀為何被爭執900多年?諸葛亮早就算到了

魏延的子午谷奇謀為何被爭執900多年?諸葛亮早就算到了

首先。我們來看看當時魏蜀兩國的局勢。當時魏國在籍人口有443萬,兵力約40萬;蜀國在籍人口有108萬,軍隊約10萬。從國力來年,魏國四倍於蜀國,雙方力量是非常不對等的。你發育,人家也發育,人家四倍於你,就算還有一個吳國,但別忘了,人家是防守方,最起碼守城保守計算一個兵可以當你三個兵用。你怎麼跟人家耗?兵法有雲:以正合,以奇勝。如果你是佔據優勢兵力,當然可以橫推,步步蠶食。可問題你自己明顯弱,不出奇招正面對懟基本沒有成功的可能。

之所以提出如此的建議,魏延顯然也是經過判斷的。他的依據是:1、守長安的是夏侯淵之子夏侯楙,這人膽怯無謀,而長安城守備又不足。非常容易攻取。2、長安的糧食儲備,足夠維持魏延他們勝利之後進行堅守。3、魏國的救兵從東面趕來,至少要二十多天,而這時諸葛亮的主力也已經從斜谷趕來了。

魏延計劃可以速戰速決,在短時間內成功,而後可以分散一部分兵力堅守險要的潼關、武關、蒲坂津黃河渡口等地,確保關中的安全,而且可以防止魏軍主力的快速增援。由於魏國隴右和河西地區兵力不多而且分散,完全可以在隨後用步步蠶食之法加以各個擊破。

最後,作為曹魏一方的史料,當然要把曹叡的形象英明神武凸現出來,他要出來說些什麼。曹叡的見解是,諸葛亮打不迂迴以後,進軍的路線一下打開了。這無疑是正確的,從安定到長安已經是一馬平川,長安一側完全無險可守。但同時,曹叡也點出了這一戰略的潛在問題:戰線更長,補給更加困難,一旦有後撤的需要,則有更大的困難。事實上,這也是曹魏史官基於後來事態發展形成的認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用心拍攝影片 的精彩文章:

呂雉的屍體198年為何都沒腐爛?專家一席話讓人心驚
美軍駕駛F22叛逃俄羅斯,為何俄羅斯不敢接收?這一點太關鍵

TAG:用心拍攝影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