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瑞芬太尼用於預防全身麻醉術後患者圍拔管期不良反應

瑞芬太尼用於預防全身麻醉術後患者圍拔管期不良反應

瑞芬太尼用於預防全身麻醉術後患者圍拔管期不良反應



選取本院在2014年7月~2015年7月全身麻醉術後患者64例作為臨床對象, 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其中觀察組在結束手術之後依照有效劑量對瑞芬太尼持續的泵注一直到拔管, 而對照組則在結束手術之後將瑞芬太尼藥物停用, 對比兩種方法在臨床患者術後圍拔管期的各項臨床指標影響狀況[1], 獲取了顯著臨床應用效果, 具體結果報告如下。

瑞芬太尼用於預防全身麻醉術後患者圍拔管期不良反應


方 法

在患者入室之後對靜脈通路予以構建, 在靜脈進行快速的誘導, 予以0.3~0.5μg/kg舒芬太尼、1.5~2.5mg/kg丙泊酚、0.2 mg/kg 順阿曲庫銨。在成功拔管之後予以3.0~5.0mg/(kg·h) 丙泊酚、0.1~0.2 μg/(kg·min) 瑞芬太尼、1.0~1.5μg/(kg·min) 順阿曲庫銨進行持續的泵注, 依照手術的刺激予以濃度為0.8%~1.5% 吸入七氟烷, 對平穩的麻醉過程予以維持。在結束手術前30min將吸入七氟烷停止, 同時對七氟烷的泵注予以停止, 靜脈注射0.1μg/kg 舒芬太尼。在縫皮之前對照組需要對丙泊酚、瑞芬太尼停用;觀察組對丙泊酚予以停用且把瑞芬太尼的劑量減少到0.05μg/(kg·min), 一直到將氣管的導管拔除為止。在結束手術之前對七氟烷進行呼氣末的濃度是否已經降到0進行確認。臨床拔管標準:臨床患者的意識完全恢復, 且恢復為保護性的反射, 有正常的呼吸頻率, 其潮氣量>300ml,其吸空氣約10min時血氧飽和度(SpO2)>94%[2,3]

瑞芬太尼用於預防全身麻醉術後患者圍拔管期不良反應


結 果

1、兩組麻醉恢復相關指標比較在實施不同的方案之後, 觀察組自主呼吸恢復時間為(4.01±1.42)min, 蘇醒時間為(4.97±3.29)min, 拔管時間為(11.61±2.31)min ;對照組自主呼吸恢復時間為(4.61±2.31)min, 蘇醒時間為(5.11±3.68)min,拔管時間為(12.21±3.11)min, 觀察組的各項恢復時間短於對照組, 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1.2517、0.1604、0.8761,P>0.05)。

2、兩組血壓及心率的變化比較 觀察組在拔管前2 min :SBP(120.86±21.29)mm Hg(1 mm Hg=0.133 kPa), DBP(69.14±8.47)mm Hg, HR(76.11±10.40) 次/min ;拔管時:SBP(123.71±21.14) m m H g , D B P (68.39±7.94) mmHg , H R ( 74.40±11.02) 次/min;拔管後5 min :SBP(124.09±22.04)mm Hg, DBP(68.77±8.32)mmHg,HR(75.62±11.01) 次/min。對照組在拔管前2 min:SBP(120.81±14.01)mm Hg, DBP(61.49±7.72)mmHg,HR(89.29±10.12) 次/min;拔管時:SBP(119.74±12.21)mmHg, DBP(61.94±8.62)mm Hg, HR(81.61±11.51) 次/min ;拔管後5 min :SBP(129.86±19.11)mm Hg, DBP(66.14±13.12)mmHg,HR(76.77±12.51)次/min。觀察組在拔管前2 min 和拔管時DBP、HR 高於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兩組產生不良反應狀況比較 所有患者在術後沒有產生哮喘以及過敏的不良臨床反應。

瑞芬太尼用於預防全身麻醉術後患者圍拔管期不良反應


討 論

全麻手術結束清醒以及拔管之時因為麻醉程度變弱, 在術後其創傷會產生疼痛, 其氣管導管會產生刺激, 以及拔管也會產生刺激, 進而致使血漿之中將臨床指標的濃度顯著升高, 進一步引發血壓出現升高, 將心率顯著的加快[4-6]。在結束手術之後, 待拔管致使對血流動力學進行有效的控制十分重要, 在拔管期升高了血壓以及加快了心率, 都極有可能致使術後產生出血現象, 嚴重則產生心腦血管的意外事件[7,8]。在現代臨床上採取瑞芬太尼進行預防, 在鎮痛效果方面有較強的作用, 具有較快的起速時間以及較短的作用時間, 將不良反應的產生顯著減輕, 平穩了患者的心率,令血壓的波動也較小[9-11]。在本研究之中, 選取本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全身麻醉術後患者64例作為臨床對象, 觀察組自主呼吸恢復時間為(4.01±1.42)min, 蘇醒時間為(4.97±3.29)min, 拔管時間為(11.61±2.31)min ;在拔管前2min :SBP(120.86±21.29)mm Hg, DBP(69.14±8.47)mm Hg,HR(76.11±10.40) 次/min;在拔管時:SBP(123.71±21.14)mm Hg,DBP(68.39±7.94)mm Hg, HR(74.40±11.02) HR(74.40±11.02) 次/min;拔管後5min :SBP(124.09±22.04)mmHg,DBP(68.77±8.32)mmHg,HR(75.62±11.01) 次/min。該結果與有關文獻的研究報道相同[12-14]

綜上所述, 對於實施全身麻醉術後患者在圍拔管期產生不良反應的預防予以瑞芬太尼, 獲取了比較顯著的臨床應用效果。可以將心率明顯增快, 可以將血壓明顯升高, 對心肌耗氧予以有效的規避。在術後不會顯著的抑制呼吸, 對蘇醒的時間以及拔管時間不會造成影響, 故在起效中有較快的速度。在鎮痛以及副作用方面對劑量有一定的依賴性, 和麻醉藥物聯用具有協同的臨床作用。總之, 可以在臨床上予以廣泛性推廣以及應用, 具有較強的可行性。

參考文獻

[1] 羅少波, 柯東風, 林三瑜, 等. 不同劑量瑞芬太尼在全身麻醉術後圍拔管期的應用. 貴陽醫學院學報, 2014,39(1):117-119.

[2] 黃劍杭. 小劑量瑞芬太尼在預防全身麻醉脊柱手術後圍拔管期不良反應的臨床研究. 中國醫藥指南, 2015, 13(24):70-71.

[3] 李燕. 瑞芬太尼對全身麻醉患者圍拔管期應激反應的影響.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誌, 2015, 24(35):3967-3970.

[4] 劉大船. 小劑量瑞芬太尼在預防全身麻醉脊柱手術後圍拔管期不良反應的臨床效果分析. 中國醫藥指南, 2015, 13(33):135-136.

[5] 袁桂嬋, 王漢和, 彭長征, 等. 小劑量瑞芬太尼在全身麻醉後抑制氣管拔管心血管反應的臨床效果分析. 吉林醫學, 2014(33):7335-7337.

[6] 張新花, 佟飛, 王亞麗, 等. 鹽酸瑞芬太尼用於預防全麻拔管期躁動的臨床觀察. 泰山醫學院學報, 2015(9):1038-1039.

[7] 李鐵, 肖維萍. 舒芬太尼與瑞芬太尼對神經外科手術麻醉蘇醒期的影響. 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誌, 2015(7):112-113.

[8] 王依慰, 陳春龍, 支亦博, 等. 瑞芬太尼與舒芬太尼全身麻醉後對患者蘇醒質量影響的Meta 分析. 醫學研究生學報, 2016(2):170-177.

[9] 任暉, 田渭濱, 曾玲莉. 全麻術畢小劑量瑞芬太尼對拔管期心血管反應的. 中外醫學研究, 2010, 8(29):27-28.

[10] 王春紅, 田富濤, 徐芳. 瑞芬太尼靶控輸注預防全麻拔管期不良反應療效分析. 中國誤診學雜誌, 2008, 8(21):5127.

[11] 魏芳芳, 岑光旅. 小劑量瑞芬太尼預防拔管期心血管反應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亞太傳統醫藥, 2013, 9(9):179-181.

[12] 唐蘇紅. 瑞芬太尼持續輸注預防神經外科全麻拔管期不良反應療效觀察. 實用臨床醫藥雜誌, 2009, 13(13):92-93.

[13] 吳靜, 劉立莉, 楊帆. 小劑量瑞芬太尼對全麻拔管期心血管反應的影響. 南方醫科大學學報, 2012, 32(9):1316-1318.

[14] 袁桂嬋, 王漢和, 彭長征. 小劑量瑞芬太尼在全身麻醉後抑制氣管拔管心血管反應的臨床效果分析. 吉林醫學, 2014(33):

7335-7337.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學顧事 的精彩文章:

頸椎人工椎間盤置換術
舌頭上出現斑點可能是嚴重疾病的徵兆

TAG:醫學顧事 |